分层递进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层递进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以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身特点为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近年来一直受到教师们的追捧。本文结合分层递进教学的现状,探讨如何将这一教学策略更有效地运用到初中化学的教学中,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课堂探究三个方面作具体探讨,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分层递进教学;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7-075
  分层递进教学这一词的含义理解最初来源于孔子的“因材施教”说,即教师要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以使他们提高学习质量,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我国现代教学中,初中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掌握这一阶段的化学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初中化学知识的难度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而增加,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由于分层递进教学恰好符合这一学习规律,所以将这一教学策略有效地运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必要。
  一、现状分析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否让学生在一定时期内根據有效的学习方法学好化学知识,是教师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形成,个性开始彰显,如果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良好的吸收和收获,会很容易降低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学习自然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之间在智力方面是存在差异的,结合一些教师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的学习领域不是全面的,是有优劣之分,那么想要实现学生的整体性发展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运用探讨
  1.学习目标分层递进。
  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提出的,它是教学目标在学生学习中的具体体现。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学习目标,从而建立起相同层级课程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学生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也更容易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学习情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设置相应的学习目标。对于A部分的学生,教师应该以培养他们的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对于B部分的学生,要提升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鼓励他们多参加与化学有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深对化学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并引导他们养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C部分的学生,首先要培养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攻克知识的薄弱环节,为他们建立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例如,学习CO2可以灭火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A部分的同学根据日常生活的事例来思考CO2为什么可以灭火,以及相关的生活现象有哪些;B部分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灭火的原因,老师再加以引导;C部分的学生记住CO2可以灭火的基础知识及实验操作流程。以这样的方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也更有利于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学好化学知识。
  2.学习内容分层递进。
  学习内容的分层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加符合自身需求的化学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来设计学习内容,从而使知识变得具体,进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对于A部分学生而言,他们吸收知识快,教材内容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教师要注重生活素材的积累,在教学内容中多做延伸和拓展;针对B部分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在巩固知识基础的同时,可以增加一些必要的学习内容,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对于C部分的学生,主要以所学知识的基础内容为主。例如,学习“酸和碱”的内容时,A部分学生在掌握这一节知识后,可以延伸酸和碱的可溶性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用等相关知识;B部分学生先学好酸和碱的基本内容,再拓展一些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等内容;C部分学生以学习酸和碱的基本内容为主。
  3.课堂探究分层递进。
  初中化学是一门非常注重实践探究的学科,所以,仅学习知识还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目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为主,既顺应了这一学科的要求,也顺应了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具体到化学课堂中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各自的情况来设置不同的提问,以培养他们会思考、会探究的能力。问题的设定可以按照由易到难的模式进行。对于C部分的学生,问题主要以课上所学内容为主;对于B部分的学生,在回答基本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深入提问,引导他们去思考。对于A部分的学生,则以CO2有关的实验举例,实验过程中穿插这样的提问模式,比如CO2为什么不支持燃烧?它有哪些特点?让这部分学生在实验中去探究CO2的特点,并总结出它不支持燃烧的原因,一方面巩固了相关知识,另一方面也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
  分层递进教学是“因材施教”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它符合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满足不同情况学生的需求,有效地利用了学生的差异来进行教学,最大限度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应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方面,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升了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会琼.分层递进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18(24):254-255.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南郊中学,山东 淄博255300)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的高考作文题型已经从传统的全命题转变到半命题,以及现在的去命题;体裁也已从传统的议论文、记叙文转变成现在的开放性的独立思考的评论文,以考核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独立判断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文教学;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
摘要:本文以“电容器的充放电”实验为例,在课堂中通过观察分析,找出不同电容器构造的特点,合作交流,制定探究电容器充放电的方案,观察实验汇报结果,提出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方式多方面渗透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品质,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电容器充放电;科学探究能力;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7-09
血小板低会不会恶变  我从2005年3月发病,一直精神不振,乏力,头昏。检查血常规,白细胞3900,血小板78000。服了氨酞素、利血生、脱氧核糖核酸、血宁糖浆等1个月复查,白细胞3500,血小板60000。再到医院做骨穿检查,无特殊发现。后到南通三级医院验血,血小板70000,B超检查正常。请问,血小板低会不会恶变?  江苏陈启丰    陈启丰读者:  您的白细胞数处于临界水平,血小板数为轻度低
摘要: 近年来颁布实行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是初中生物学信息化教学资源设计的主要依据,而生物学教材则是设计过程中的核心。每一位初中生物学教师应当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教学资源的总体设计。笔者结合教学实际,首先介绍了初中生物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总体设计,之后分析了初中生物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情境创设方法,然后又分析了初中生物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模拟教学方法,最后探讨了初中生物学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教学评价,希望
我国现幸存脑中风患者600万,其中明显致残者450万。中风不仅发病率、死亡率高,更可怕的是它会给患者留下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残疾症。  令人遗憾的是,中风的治疗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把中风的康复治疗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一点是非常肯定的。2005年9月,美国脑卒中(中风)协会和心脏病协会发布了新的中风康复指南,针对性地提出了详细的、操作性强的治疗与康复方法。  本期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下,中学班主任要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开展中学的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让中学生拥有一定的事物辨析能力,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一起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氛围。  关键词:立德树人;中学德育;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108  培育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是我国基础
摘要: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信息化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日益广泛,形成了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整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这一现状不仅大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磨灭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强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的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丰富
编辑在线:来自监狱的信等  本期发稿之前,编辑部收到一封来自新疆某监狱的信件。信是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郭剑华主任中医师转来的,写信的是监狱里一位在押人员。信上说,自己大学毕业,但因经济罪入狱。在狱中,他最喜欢看《家庭医药》,特别是里面的自我按摩系列。他对照杂志边学边练,不但自己用来防病治病,还和其他狱友交流学习,互相帮助。得知《家庭医药》增刊《自我按摩去百病》即将出版,他写信给郭剑华主任中医师,希望
摘要:在新时代教学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对教师与学生有了新的要求,将“史料佐证”素养的发展列入了历史的重点教学目标。“史料佐证”素养能够引导学生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更多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辩别史料的真伪与价值,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在高考历史试题中,也对“史料佐证”进行了考查。本文中笔者就高考历史试题对“史料佐证”素养的考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考历史;史料佐证;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电子通信设备、多媒体技术逐渐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可。为了与时俱进,迎合新的教学理念,历史教学在新课改的引导下,逐渐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开始强化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效融合,期望促使历史教学方法多样化、内容生动形象化、教学形式先进化,以科技为教学先导,激发学生对历史课程的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本文主要基于当前信息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