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法在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金色年华·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的变化主要在于课堂的变化。现代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已由教师一支粉笔一本教参包打天下,转换成今天的多媒体因特网学生自主学习主体回归。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教学方式方兴未艾。具体而言,探究式教学是指整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与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为前提,对语文学习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在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我校课题组在研究实践中,通过积极探索,形成了一套有自我特色的基本模式:教师精讲激趣引思——筛选目标定向导航——资源共享探究发现——师生互动整合观点——探究报告能力升级。
  第一步:教师精讲激趣引思
  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授者,而只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而学生则真正成为语文探究学习的主动者、研究者、发现者。“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学生主动探索、合作研究的积极性能否调动取决于教师的引导激发程度。教师对新课的导入,文本的解读,问题的创设都是为学生的课堂探究蓄势。新课的导入应具有审美性、创作性、情感性、形象性、趣味性、目的性和启发性。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有情景导入、悬念导入、提问导入、图片导入、角色导入、激励导入等。在选择导入方法、设计导语时,教师应根据课文特点、教学目标、现有教学条件和学生认知特点灵活处理。例如,教学《触龙说赵太后》一文,教师可用青少年学生的一句流行语“爱我,请不要太在乎我”导入,切入到广受诟病的家教问题,这一角色导入法可引发学生强烈的倾诉欲望。再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可先引《孙子兵法》力战与心战之论述入手,然后抛出问题:“秦晋围郑,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欲知郑国有何退敌妙计,请看《左传》故事《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评书式导言可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对文本作品必要的解析是引导学生深入认识文本、质疑探究的基石,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点重点所在、美点亮点所系、疑点难点所存,用简洁明快的教学语言、饱含感情的肢体语言、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去帮助学生梳理文本信息,捕捉智慧灵感,打开迷宫之门,引导学生由此而登堂入室,以窥堂奥。这一过程应以不超过整堂课时的四分之一为宜,否则就会挤占学生的探究时间,冲淡了主题。
  第二步:筛选目标定向导航
  学生的探究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探究的问题则是其中的主旋律。探究的问题可以是教师事先的设定,也可以是学生在教师对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自己的质疑问难,但一定要是紧扣材料内容,符合学生特点,有探究空间,有启迪意义,有成功乐趣的话题。例如,教学鲁迅小说《药》,学生可能对作品的主题认识比较模糊,教师可设计如下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作品强烈的批判性:《药》中人物命名探秘:(1)华老栓与华小栓为何父子同名?(2)“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和”驼背五少爷“为何无名无姓?(3)刽子手康大叔和牢头红眼睛阿义为何都取了好名字?再如,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两篇谋臣策士婉言进谏的文章,有学生提出:如果邹忌、触龙采取直言不讳的进谏方式结果又当如何?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事例,请列举几例,指出他们的进谏方式、进谏结果,并与邹忌、触龙进行比较,从中得出富有启迪性的结论。
  探究目标的筛选确定,使课堂教学的展开深入有了可靠的依据,课堂教学的中心有了明确的主题,又足以激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求知欲望,催生其达到目标的动力。同时,也避免了教学过程的随意性,探究活动的盲目性、低效性。
  第三步,资源共享探究发现
  现代技术环境下,教师并不是课程资源的全部占有者,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因特网、图书馆、影碟工具、报刊电台等媒介,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进行有指向性的搜集整理,为课堂探究学习储存丰富的原材料。当课堂教学的探究目标一旦确定,学生可凭借对教材的理解和相关资料的占有情况进行自主探究,理性思考,同时,也要注重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争取在资源共享、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形成有创见的观点,力求“言之成理,言之有据”。例如,教学《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读《水浒传》第七至第十回的情节,了解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轨迹,从而深刻认识林冲由忠厚本分到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直至被迫反抗、奔向梁山的性格根本性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从而从理性的高度把握《水浒》的“官逼民反”的思想主题。
  第四步:师生互动整合观点
  学生个人探究,小组互相交流,得到的可能只是零碎杂乱的发现与体会,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组织全班共同探讨,见仁见智,然后将某些有共性的观点进行整合,使探究成果转化为一般性的专题结论,并要求学生陈述时力求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序”。例如,教学《勾践灭吴》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勾践为什么能够反败为胜,一举灭吴”这一问题。学生探究后畅所欲言,师生互动整合成三方面因素:国内因素——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同仇敌忾;国外因素——吴国争霸,夫差骄纵,国势日衰;个人因素——隐忍坚韧,卧薪尝胆,志在吞吴。而其中最具关键性、最具启迪性的当是勾践的性格特质与人格精神。
  第五步:探究报告能力升级
  实践出真知。对于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的创见发现、认知体验、情感体验、人生启迪,如果不及时加以整理和积累,很可能会因时过境迁而无处可寻。因此,此时宜引导学生趁热打铁,及时积累、迁移,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最有效的方法,当是指导学生写作问题探究报告或是小论文,将探究所得诉诸文字,转化为成果,形成人文积淀与经验技能。如能养成习惯,则对学生的文本探究能力、赏析能力、写作能力大有裨益,甚至是终生受益。这一步骤,要求教师充分鼓励、适度指导。写作形式先可以是实验报告体:“探究的问题—探究资料的来源—探究的发现—支撑的依据—本人的启示。”熟能生巧,学生日后或许就可以自由写作札记、随笔、赏析文等人文性与工具性都很强的评论文章。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积极高效的教学方式。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大背景下,在贯彻新课标的课程改革中,我们认为“语文探究式教学五步法”可以促进课堂教学的根本性转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特赘述如上,敬请大家与同仁指正,以帮助我们完善。
其他文献
“随文练笔”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教学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它融读写为一体,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学生负担少,效率高,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一些老师对文本的钻研不深,设计的随文练笔随意性大,对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等,致使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因此,笔者结合具体的设计,对“随文练笔”的实施策略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找准训练
生涯导航教育理念旨在大学生全面发展,创新班级活动平台,实现了教育工作的具体化、有形化、系统化,有效地解决了成长成才教育的“空”和“虚”,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和“为活动
人设原本的意思是设计动漫人物的时候,设定的身高、皮肤、性别、服装造型等。然而,现在成了娱乐圈惯用的套路,即为流量明星设计人物性格。说简单了,就是贴标签,容易让大众迅速记住。流量明星是有商品属性的,人设一事自偶像诞生以来就开始存在,只不过越来越专业精细化。了解市场和产品关系的人应该都知道,当一件产品要投入市场的时候,首先要找寻目标群体、第二需要做用户调研、再做市场调研。找到精准人群后,要为这群人定制
期刊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那么什么是教学语言的技巧呢?教学
汽车的发展依靠材料和技术的发展,目前,纳米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同时也为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从1980年以后,纳米科学在材料学、化工学
20 0 0年 1 1月 1 0日 ,对于“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来说 ,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原因有二 :一是这一天是纪念杂志创立 1 0周年的日子 ;二是我们从国内请到了一批著名的或知
11月1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赴上海、浙江调研,了解经济运行、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情况.调研期间,实地考察了阿里巴巴集团、聚光科技公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二次全体会议是省委在稳增长调结构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凝聚共识、提振信心,全力打好稳增长调结构攻坚战,扎实推进山东经济
摘 要 近年来,大学图书馆的教育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的轨道,随着教育大环境的变化,信息素养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本文阐述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以及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提出了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 图书馆 信息素养 培养  近年来,大学图书馆的教育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的轨道,学生学习的方式也有信息的记忆过程转变为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过程,学习能力也体现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应用
在生物学教学中如发挥网络优势,使学校、教师、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相互协调和促进,达到学生的创新性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网络资源的丰富是本文所要阐述的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