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书”煮出一片精彩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00789563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间刚踏进教室,便见学生分为两群,正争论不休。一见我进来,学生们随即围了过来:“虞老师,煮书是不是就是多读?我昨天预习了。可认为煮书仅限于默读,认为要默默‘煮’。”“不是,我认为绝不只是多读,否则干吗叫煮书?”……大家的目光都注视着我。
  在大家期待的眼神中,上课铃声响了。我在黑板中央写了个大大的“煮”字,然后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接着刚才同学们争论的话题,来说说‘煮’书。”紧扣这一话题,我把想讨论的要点写在黑板上。同学们踊跃举手,陈冠宇和邓逸帆迫不及待地上来写下了几条:什么称之为煮书?就像煮汤、煮粥一样,煮书有没有步骤?怎样的书才要煮?大家见了,都不由笑了。
  在大家的笑声中,我问:“那我们就从煮粥、煮汤说起,谈及煮,首先你想到的是什么?”
  “自然是时间长,慢慢炖,小火煮。”
  “还要把米煮成烂糊,才能成为粥啊。”
  “是啊,那煮粥换成煮书呢?不就很好理解了吗?谁来说说呢?”
  “读一本书也要有足够的时间去反复读,读到把其中的内容和含义都烂熟了,那就‘煮熟了’。”我带头鼓起掌来:“说得真好,你看,第一个你们想讨论的问题不是解决了吗?”
  “那怎么‘煮’才能熟呢?有什么步骤呢?我想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交流一下。”我指着黑板上的要点说。
  等交流的时候,大家把自己怎么读书的体会全说上了:读懂、读通、读透、读熟、品味、想象、边读边思……
  “大家集思广益,你看煮书的步骤出来了,但顺序可需要重新排一排。”我相机引导。大家很快理出了煮书的步骤:读通、读熟、读懂、边读边思、想象、品味。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不是讲的是煮书?”一学生说。“是的,不过我想那是煮诗。他想到了这句诗,煮书又让你们想到什么呢?”听了我的话,这一下教室里又热闹了,尤其是争辩的双方更是不甘示弱。“滚瓜烂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精思,倒背如流……”
  等大家都明确了什么是煮书、煮书有什么步骤后,对什么书值得煮这个问题很快达成了一致:有益的、值得积累品味的好书,经典的名著值得去煮。
  “是啊,煮书精读是汲取新知的一种方法,浩瀚的书海,我们读书光煮不行,还要如何呢?”
  “自然是爆炒喽!”不知谁忍不住插了一句。
  “对啊,就是爆炒!”我称赞道,“有时浮光掠影也是读书。”被我这么一说,学生又开始起劲了。
  “一目十行也是读书。”
  “走马观花也是读书。”
  “囫囵吞枣也是读书。”
  这样一堂练习课,煮出一个这样丰富的课堂,既巩固了自己原来的读书收获,还明确了读书的多种方法,积累了许多关于读书的诗句、名言、成语。有效的课堂教学如何得来的?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营造一个活跃的、适于学生充分表达、充分参与的学习环境,更主要的是把这个单元教学进行精心设计,把它作为了一个整体进行教学,根据学生所拥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把握“学习最佳期”,激趣引导,各种训练互相整合,拓展延伸,创造学生乐学、爱学、学有所获的课堂,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认知参与讨论,参与交流,自主学习,学生思维的火花不断地与文本碰撞,与同学、与教师的思想碰撞,学生学习的状态始终积极,学习的过程始终轻松、愉悦。这样的课堂充满和谐,这样的教学让教师和学生都充满幸福,而幸福的课堂正是我们师生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乐园。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侨谊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教师。
其他文献
新时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如考取新的学校、新的学期开始、期中考试刚刚结束、刚刚当选为班干部,这种时候,孩子会有一种新鲜感、上进感,产生强烈的“从头开始”、“好好学”的内在动力,去积极争取老师和家长的肯定。此时家长若能因势利导,教育效果会比较好。  孩子受到委屈或挫折的时候。此时家长若能以理解和同情的态度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挽回局面,使其得到客观公正的对待,孩子会对家长产生由衷的感激之情,在这种情况下,父
摘 要: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升华,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存储,还能通过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筛选、独立分析的能力。课外阅读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终生发展的需要,且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