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野表现分析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wew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视野损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确诊为NAION并有完整视野检查记录的13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5例,占46.7%;女性74例,占53.3%.平均发病年龄(56.2±10.8)岁.所有患者均行视力、屈光状态、屈光间质检查,裂隙灯显微镜加前置镜眼底检查、眼底彩色照相、视野检查,其中125例患者进行了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同时行血压、实验室血常规及血生物化学检查.对所有患者的视野表现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对77只眼的FFA检查结果与视野检查结果一致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视野检查结果显示,典型下半视野缺损者48只眼,占34.5%;弓形暗点者24只眼,占17.3%;不典型弓形暗点者24只眼,占17.3%;全视野缺损者20只眼,占14.4%;上半视野缺损者10只眼,占7.2%;上半视野缺损+下方弓形暗点者5只眼,占3.6%;下半视野缺损+上方弓形暗点者8只眼,占5.8%.患眼视野平均缺损值(MD值)为-3.0~-32.0,平均MD值为-17.9±7.9.77只眼中,FFA荧光缺损区与视野缺损区非常一致者7只眼,占9.1%;大部分一致者26只眼,占33.8%;小部分一致者39只眼,占50.6%;完全不一致者5只眼,占6.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红细胞平均体积(MCV)(β=0.203,t=2.005)、胆固醇(CHOL)(β=0.230,t=2.244)是影响患眼视野MD值的因素(P<0.05).结论 NAION视野损害呈现多样化表现;血MCV、CHOL可能是影响视野缺损程度的主要因素。

其他文献
各类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治疗,糖皮质激素是首选药物.但单一药物治疗对慢性或复发性葡萄膜炎的疗效欠佳,长期应用又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因此部分患者需辅助以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治疗.不同类型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因此各自的适应证、疗效和毒副作用也不尽一样.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葡萄膜炎的类型选择敏感的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治疗,同时密切观察其疗效和毒副作用.葡萄膜炎治疗中的常用药物类型、疗
由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省眼科学会联合主办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国际论坛·2009”将于2009年12月4~6日在海口市海南皇冠滨海温泉酒店举行。本次论坛主要围绕当前玻璃体视网膜专业的热点和难点,重点讨论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进展、眼底病诊断技术新进展以及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期刊
目的 客观评价视网膜内界膜(ILM)剥离手术联合全氟丙烷(C3F8)眼内填充治疗高度近视黄斑劈裂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高度近视黄斑劈裂患者31例33只眼,手术前屈光度-9.5~-21.0 D,平均屈光度(-13.1±-3.6)D,眼轴26~32 mm,平均眼轴长度(28.3±2.1)mm,均伴有黄斑部的巩膜葡萄肿而不伴有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采用常规20G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ILM剥离和10%C3
目的 观察单眼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对侧眼黄斑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比分析24例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为单眼RVO患者的24只对侧眼及18位正常受试者18只正常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测结果,比较两组受试者黄斑功能的差异.采用罗兰RETIsean电生理仪记录mfERG,将记录图形分别按照6个同心圆和4个象限对P1、N1波的振幅密度及潜伏期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RVO患者对
全视野视网膜电图(full-field ERG,ffERG)检查具有无创伤、客观、定量和可重复的特点,是现代眼科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评估中不可或缺的手段.目前国内ffERG应用较广泛,但存在检测病种偏少、检测方法不标准、结果描述不规范等问题.重视其国际化、标准化、正规化应用;了解与多焦视网膜电图和图形视网膜电图的适应证、检测技术和结果判读的区别;重视拓展其新的临床应用领域和方法,才能真正发挥f
目的 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与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等影像特征.探讨其与视力、病程转归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47例临床确诊的NAION患者47只眼的FFA、OCT检查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视力、眼底、视野等常规眼科检查.初诊时同时进行FFA和OCT检查.FFA及视野检查按常规方法进行;OCT检查分别选择线性和环形扫描方式,进行黄斑和视
眼底病治疗探索是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但如何对眼底病进行规范化治疗以及如何评价治疗效果等方面却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循证医学(EBM)的出现和应用,为眼底病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了一种严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应该根据EBM的方法,改进临床治疗研究工作质量,探索基于我国眼底病患者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最佳临床证据,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常见眼底病的诊疗水平服务。
例1 患者男,18岁。左眼被足球击伤后视物模糊2h就诊。检查:左眼视力0.1(以下均为最佳矫正视力),屈光间质清晰,直接检眼镜检查见黄斑区视网膜浅脱离,黄斑中心凹见一圆形裂孔,大小约1/8视盘直径(DD),边缘不整齐。裂隙灯三面镜检查周边部视网膜未见明显异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在相当于中心凹处有一窗样缺损,其周围视网膜荧光渗漏。
期刊
2011年“第三届中国眼科学基础研究大会 (3rd Chinese Congress of Research in Vision and Ophthalmology,CCRVO)暨研究生导师论坛”将于2011年3月31日至4月3日在美丽的山城重庆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办,第三军医大学承办,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赵堪兴,组织委员会主席阴正勤。本次会议是国内眼科学界基础研究的盛会,将为眼科学界
期刊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TT)和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孤立型脉络膜血管瘤(CC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噪青绿血管造影(ICG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部B型超声检查确诊为CCH的患者32例33只眼的临床资料.所选病例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为指数/眼前~0.2,瘤体大小2~10个视盘直径(DD),均有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其中21例22只眼C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