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jspa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创新,史观,思维含量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7—0051—05
  2011年11月19日至20日,新疆第9届中学历史年会及高中优质课大赛在乌鲁木齐八中举行,先后有各地推荐的20名青年教师参加讲课比赛,各位选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合理选择教学方式,达到预期效果。笔者有幸担当评委并做最后点评。现将有些听课感受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一、本次优质课有不少可喜之处,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渗透,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在发生变化。
  不少教师设计了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角色和学习方法也在发生着改变,学生的角色在由单纯被动的听课者、回答者向参与者、质疑者转变。乌鲁木齐八中的姜力元老师在讲授《新航路的开辟》时,效仿“杜郎口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合作,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再加上教师优美精练的语言,富有感染和亲和力,师生互动,课堂效果活跃。昌吉州二中的马晓雨老师为《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设计的学案新颖独特,构思精巧,使课堂增色不少,值得学习推广。教师对导学案的合理运用,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
  2.关注课标,课标的意识比较强。
  课标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是课程标准最主要的载体,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和归宿。此次比赛大多教师都能较好的把握课标,根据课标进行教学设计,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有机结合,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3.对教材的挖掘、整合、拓展具有新意。
  不少教学设计独具匠心,让人耳目一新。如兵团二中陆冲辉老师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以“千秋家国梦”为题,以张謇和荣氏兄弟的企业兴衰为线,折射出民族企业在近代发展的艰难。还有不少教师在教学中增加了许多史料、图片,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了学生史学意识和理解能力。教师合理的处理教材,挖掘新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
  二、有些参赛课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令人担忧和着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有些教师基础知识薄弱,还停留在“教教材”的层面上。
  新疆的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一轮,但是还有一些教师对课标、教材不理解,吃不透,仅限于按照教材照本宣科,甚至还出现了常识性史实错误,连教材都教不好,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新课改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树立新的教材观。教材只是教学内容的一种载体材并非等于教学内容,它是课程资源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教师绝不能只会“教教材”,而是要学会“用教材教”。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通过读书学习充实自己,增强自身知识的厚度和史学的功底。
  如在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时,先要破题。什么是民主?民主一词源于希腊字“demos”,意为人民,指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民主政治,是凭借公共权力和平地管理冲突,建立秩序,并实现平等、自由、人民主权等价值理念的方式和过程。民主政治是奉行多数人统治的一种政治制度。然后可以从“学史可以明智”人手,领略古代希腊雅典人的智慧。雅典贵族面对严峻的社会矛盾时如果不进行改革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暴力革命,社会动荡或改朝换代。而雅典人又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化解矛盾的?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里克利不是平民,也不是工商业者,都是贵族出身,伯里克利还是名门之后。他们更有理由通过改革强化奴隶主贵族的统治,然而他们却主动适时地让步妥协,将权力下放,让权于平民,鼓励平民参政议政,并创立了许多至今仍令后人羡慕的制度和方法,保证和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稳定和文化思想的繁荣。尽管是少数人的民主,但已经打破了专制独裁统治,在当时无疑是历史的重大进步,雅典人的智慧照亮了历史,给后人留下巨大财富。
  追求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现代社会的基石,法律更要与时俱进。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一课就更容易把握其中的精髓了。正如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罗马法精神》中所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这就是罗马人的智慧,灵活运用法律来缓和矛盾维系统治。从习惯法到《十二铜表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万民法再到《民法大全》,在这个过程中,贵族重视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与时俱进,更体现着罗马平民政治的成熟和斗争的坚决,贵族明智的妥协与开明,清醒克制与宽宏大量以及法律建设的前瞻性。
  遗憾的是还有不少教师仍受传统史观的影响,还在大谈特谈改革仅仅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这就无法领略历史的智慧和魅力了。殊不知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法正是平民与贵族不断斗争妥协的结果,是平民争取权利斗争的胜利,是双赢的结果,体现着斗争和妥协的艺术。有些老师在分析雅典民主政治时,给人一种错觉:小国寡民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条件。让人不禁要产生疑问:难道小国一定会民主吗?大国一定就专制吗?这样就出现了逻辑思维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和发展除了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外,更要考虑雅典文化思想方面的因素。
  英国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历经多年政体的尝试,最终通过1688年的光荣革命,英国人在政治斗争选择了妥协,对传统既继承又扬弃,将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结合,实现了“三赢”的局面,也将英国人的民族特性——“绅士风格”充分体现。英国统治阶级虽然保守,但并不顽固,当民众的改革意愿表达得十分充分并且面临暴力革命威胁时,统治者适时退让,满足人民的部分要求,逐步扩大政权的基础。正是通过一点一滴的妥协和退让,在英国古老而传统的政体框架内,装进了许多全新的政治内容。英国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顺利完成了向现代民主社会的转变。这就是英国人的智慧——在冲突与斗争中产生融合,融合出一种新文化,产生了一个新社会。斗争冲突并非意味着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消灭另一方。斗争中融合的方式就是英国的发展道路一和平、渐进并不意味着无斗争、无冲突,它仅仅意味着冲突各方最终能够相互包容,形成新的社会整合体。此后英国碰到重大问题和矛盾时基本都是通过和平、渐进的方式去解决。1688年——个普通的年代和数字,英国却由此一路向前,政治稳定,步步走在其他国家前面,最终成为近代世界强国。
  美国从英国殖民统治中脱胎而出,深受英国民主思想和制度的影响,最有可能走上君主 立宪之路。然而美国却在继承中创新,独具匠心地创造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1787年宪法》就是美国人智慧的结晶。在讲授《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需要教师挖掘其中的细节,让学生领略华盛顿人格的魅力和美国富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1787年,来自各州的55名代表会聚费城,就如何建立一个权威的联邦政府,同时又能充分保障个人自由这一难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制宪会议一共开了116天,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会议期间,各州代表在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州与北方州等议题上矛盾重重,代表既坚持原则又善于妥协,激辩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最终诞生了美国联邦宪法。通过了解美国宪法制定过程中的曲折艰难,再理解宪法内容就相对比较容易了。
  在对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共和制进行对比时,不能简单地介绍两种政体的不同,更需要讲清二者的共性。在介绍法国和德国时,要让学生了解两国通过不同方式都建立起了民主制度,但又与本国国情结合,各具特色。
  再以《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为例,不少教师对其中一些概念和结论的了解比较僵化,不了解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如对民族工业在“一战期间的短暂春天”的提法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时间上,不是一战期间而应该是一战前后(1912--1919年);二是这一时期民族工业进入“春天”不假,但绝不短暂。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至少从甲午战后已经明显,民国肇始,趋势未变,一战期间,风头更健。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并未“立即萎缩和萧条”。一战结束后的1918年至1936年,中国的经济不但没有锐减,反而呈明显的增长趋势。可以称之为中国民族工业继“黄金时代”之后的“白银时代”。在1937年之前的民国时代,民族工业一直都是“春意盎然”,只是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才遭受了重创。关于短暂春天出现的外因我们习惯上认为是欧洲列强因忙于战争而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获得巨大的发展机会。事实上欧洲列强是放松了侵略,但美日却加紧了侵略,民族工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不仅没有减轻反面更加严峻了。
  还有将张謇的企业在一战后走向萧条的原因,简单归结于列强卷土重来,也有不妥之处。其中固然有列强的挤压和军阀混战造成的不利的外部环境,但是也有张謇后期管理经营不善的问题。张謇急于建立庞大的企业体系,投资领域过于宽泛,仅从1903年到1920年,张謇就先后创办了小学315所,中学若干所,师范学校3所,专科学校6所,大学1所,投资无数,结果资不抵债,企业亏损严重,1925年企业宣告破产。用今天的话来解释是企业无限扩张,资金链出现了问题。胡适对张謇就有这样的评价:“张季直(张謇)先生在近代中国史上是一个很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30年的开路先锋,养活了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终于因为他开辟的路子太多,担负的事业过于伟大,他不能不抱着许多未完的志愿而死。”嘲这一点也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极佳的素材——张謇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缩影,他的不幸和遗憾是那个时代的不幸和遗憾,其中也有他个人的原因。爱国仅有一腔热情还远远不够,同时还要有现代企业管理经验,更要有国家的强盛和支持。
  2.比知识的匮乏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教师史学观念的落后。
  培根曾说过:“跛足而不迷路的人,能赶过虽健步如飞却误入歧途的人。”道理很明白,我们教师在成长过程要有正确的理念和思想引领,才能避免误入歧途,少走弯路。
  从初中历史课改到高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我们的教师也接受了不少的课改培训,我们的课程观和教学观也确实在发生着变化,但许多教师却忽视了新的史学观念的吸纳,史学观念陈旧,对学术界的动态反应漠然,对新教科书中新的史学观点了解不到位,致使教学内容与学术研究成果严重脱节。
  如多元史观的问题,在初高中教材中都有体现,然而仍有一些教师深受传统史观的影响,不关注不了解多元史观,或者只知其概念而不知其内涵。更有一些教师不能用正确的史观引导学生,学生得出错误结论后,不加以正确引导,反而加以肯定鼓励,这就是在误导学生。
  比赛中有两位教师讲授《新航路的开辟》,在评价新航路开辟时都没有很好运用多元史观,多角度分析评价。如一位年轻教师在评价麦哲时,找到麦哲伦在菲律宾遇难的地方的两段不同的碑文,一个写给麦哲伦,一个写给杀死麦哲伦的当地英雄拉普拉普。
  正面碑文写着: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死于此地,他与马里坦岛酋长拉普拉多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于1522年9月6日返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反面碑文写着: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入侵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这是一则非常好的史料,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和人物,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运用。遗憾的是这位年轻教师在让学生讨论后总结到:任何事情没有绝对的东西,世间万物本不可以用绝对来衡量,有些东西正面看是一个“真理”,反过来看就是谬误了!
  听到这时我有些愕然,怎么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对麦哲伦的两段不同评价,角度不同,结论迥异,但结论都是正确的,这不就是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吗?这与“真理”和“谬误”并没有关系。
  这样的例子还有对哥伦布的评价,1992年欧美许多国家举行庆祝活动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5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打算将哥伦布到达美洲的日子(10月12日)定为全球纪念日,但许多美洲国家印第安人游行示威,指责哥伦布的到来给美洲带来的是痛苦和灾难。不仅如此,许多土著居民坚决反对人们使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这种说法,他们认为,早在哥伦布之前,他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
  鉴于印第安居民的强烈反应,美洲的许多国家都已经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这一天定为“种族日”,意思是说在这一天,美洲人的血统和种族都发生了改变。
  众多的史料需要教师用科学的理论去统领,一节好的历史课也需要新的史观去整合。如果在给学生分析新航路带来的多种影响和变化后,用多元史观稍加总结提升,培养学生多维度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就会达到高屋建瓴的效果。如:(1)革命史观_÷早期殖民扩张,灾难屈辱落后;(2)文明史观_人类文明链接,交流碰撞发展;(3)整体史观(全球史观)一市场雏形出现,分散走向整体;(4)现代化史观_ 资本主义扩展,落后地区开发;(5)社会史观_ 促进物种交流,丰富人民生活。
  有位年轻教师讲授《抗日战争》一课,上课很有激情,但深受传统史观的影响,过分强调国共两党的分歧,过分贬低国民党在抗战中的作 用,却又认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是相互配合和相互依存的。在评价两个战场的作用时,强调敌后战场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又说敌后战场力量较小,还处在积聚力量时期。由此看出教师思维逻辑较混乱,史学观念落后,在课堂中甚至还出现了史实性错误。
  关于抗日战争的评价近年来史学界已经有了许多新的论述,现行的教材中也反映了学术研究成果。抗日战争是一场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的反侵略战争,应站在中华民族的角度来看待,突出国共两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捐弃前嫌、搁置纷争,再度合作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弘扬抗战中中国军民联合抗战、一致对外的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在两个战场的问题,不宜过分强调党派不同,事实上在抗战初期,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在抗击侵略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敌后战场也并非都是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开辟的,国民党领导下的军队也开辟有敌后战场,进行游击战争。说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显然也有些夸大。两党合作共同抗战才是抗战胜利的保证,这才是抗战的中流砥柱。同时还应该把中国的抗战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大背景中看待,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世界其他战场共同配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中国在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
  历史新课改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很关键因素是教师的个人素质,中学历史教师能否更新史学观念,吸纳新的学术成果,提升史学理论素养,已成为影响新课程进展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3.一些教学设计缺乏思维含量,教师的语言贫乏。
  许多教师在授课中为活跃课堂气氛都设计了师生互动环节,向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但提问时口语化、随意化、低龄化现象严重,缺乏思维含量和深度,弱化了学生的智商。没有思维含量的教学提问和活动看似热闹,其实就是“胡动”“乱动”,是无效的活动。还有个别教师为了渗透思想教育,生搬硬套与现实联系举了些例子,喊一些空洞的政治口号,思想教育成了干瘪、枯燥无味的贴标签式教育了。
  讲课过程中还可以看出我们一些教师语言贫乏,不严谨。作为历史教师,首先要注意语言的严谨、科学、准确,每一句都要经得起推敲,力求精练简洁。其次要追求语言的生动、幽默和感染力。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苏霍姆林斯基也曾强调:教学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毋庸赘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要多留意、多看书,不断修炼自己。
  参赛教师几多兴奋几多遗憾,其实赛课本身就是一种遗憾的活动,遗憾也是一种美,是我们成长过程不可或缺的过程。参赛不仅仅是为了拿奖而来的,而是来寻找差距,在这个过程中结识同行、前辈,交流学习进步。评委在某种意义说可以说就是在挑毛病,评课就是观点的碰撞,思想的交流,这正如英国作家萧伯纳做的比喻:“两个人各自拿着一个苹果,互相交换,每人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两个人各自拥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每个人就拥有两个思想。”
  既然我们已经选择了历史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做一行爱一行,去不断的读书学习,充实史学知识,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史学素养,用新的教学理论和史学观念引领我们的教学行为,改变我们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探索历史的意义——钱乘旦教授访谈录历史教学(上半月),2003(11).
其他文献
[关键词]了解之同情,核心素养,历史情景,西学东渐,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1-0056-05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写道:“历史学家是属于他本人的时代的,而且由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使他不得不属于这一时代……如果我们脱离
二战期间,德国在占领区征召“志愿者”,要么参与治安,要么参加另外战场作战,一般决不用于与本国政府军作战。只有苏联的大批叛国者主动要求参与前线作战。这与苏联的民族关系与政策失误有关。当德军入侵到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和俄罗斯,一些乡村的妇女用木盘装着牛奶、面包和鸡蛋迎接德军。但是,纳粹德国对待苏联的残暴使苏联人认识到只有团结在斯大林周围才有生存的希望。希特勒要求德军对占领的其他欧洲国家采取完全不同于苏
关键词 时空,维度,观念,洋务运动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31-07  文章先从一道高考题说起:  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
关键词 西欧,(日耳曼)蛮族,庄园,农奴,领主  新高考的推行带动了中考的改革,过去长期不纳入考查范围的西欧中世纪历史,也引起初中教育界的关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的九年级历史教材,其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在第7、第8、第9课分别讲述了“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并且第五单元“步入近代”在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讲述了西欧中世纪晚期的社会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评价,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20)15-0043-09   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学科核心素养的凝练,高中历史课程目标更加清晰、明了,彰显了学科特色。从2017年以来的新课程高考,无论是考纲变化、能力目标,还是试题的呈现等方面,均做了积极的尝试与引领。河南省作为全国为数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教版)呈现的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其中政治制度的教学有不小难度。其一是政治制度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其二是理论性较强,学生觉得枯燥,学习兴趣不高。以“祖国统一大业”一课为例,课标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这涉及对“一国两制”政策的理解,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认识祖国统一的历史意义。对教师而言,如果把握不好很容易使此课变成政
[摘要]1926至1930年的几年间,是天津金融风潮的高发时段。本文集中分析了这一时段频繁而集中发生的银行挤兑风潮,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职能的缺失,角色、行为的错位,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诸多矛盾的长期积累。面对风潮,商人们做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尽可能地去化解风潮,然而风潮还是屡屡发生,因为问题的症结在于政府,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1920年代中后期,挤兑风潮,政府,商人  [
摘 要 随着高中统编教材的扩大使用,如何用好新教材成为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新教材大部分课或时间跨度大、或史实密集度高,而一线的教学时间却相对不足。笔者认为,将结构性思维运用于教学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本文尝试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主题下两节课的设计调整过程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将结构性思维应用于整体把握大单元视野、突出课时重难点以及选择教学环节史料等问题,进而提升教师驾驭新教材的整体感和实践力。 
关键词 问题驱动,专业阅读,专业素养,康有为,性格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23-0047-11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活动。中学历史教师的专业阅读是提升其专业胜任力的关键,更是中学历史教师精神成长的重要历程,是对历史问题理解、领悟,在阅读中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的过程。   中学历史教师为
关键词 核心素养,历史客观性,认识论转向,历史解释,边际效用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9-0015-09  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和方法。①修订后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历史解释”列入学科核心素养,正是希望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学会像历史学家一样进行思考和研究,运用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