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欧中世纪若干问题刍议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西欧,(日耳曼)蛮族,庄园,农奴,领主
  新高考的推行带动了中考的改革,过去长期不纳入考查范围的西欧中世纪历史,也引起初中教育界的关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的九年级历史教材,其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在第7、第8、第9课分别讲述了“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并且第五单元“步入近代”在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讲述了西欧中世纪晚期的社会转型。中世纪的社会特征及变迁,其内容本身就比较复杂,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又比较遥远,而且教材很多内容又语焉不详。这就需要教师留意教材中的疑难点,将学生关注的问题深入浅出地讲清楚,甚至以此为纽带,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
  一、“蛮族”和罗马之间的纠葛
  4到6世纪的民族大迁徙中有两股相向而行的潮流:一是流动的蛮族消灭了西罗马帝国,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二是扩张的基督教同化了蛮族,向他们传播了文明。①中世纪西欧的民族构成、意识形态、文化心理等同过去的罗马帝国存在瓜葛。
  1. 何谓“高卢罗马人”?兼谈法国的民族渊源及早期变迁。
  教材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提道: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从而取得了罗马教会、信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②学生对“高卢罗马人”,对高卢、罗马和法兰克人之间的关系很模糊,而这些问题又同基督教的兴起和变迁、罗马文明对中世纪欧洲的影响等教材内容相联系。这就需要将问题的来龙去脉,与教材的叙述体系紧密衔接,从而打通关节,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历史上的高卢人,以“凯尔特人”③为主,大体居住在今法国及其临近地带。高卢后来被罗马征服,被划分成几个行省,接受了罗马文明和罗马人用的拉丁语,尤其还接受了羅马地区逐步流行的基督教。④法国一带的高卢人由此成了教材中说的“高卢罗马人”。紧接着,到了4—6世纪欧洲民族大迁徙时期,这里又迎来了东边的法兰克人。法兰克人本是日耳曼人的一支,生活在莱茵河下游,5世纪时移居高卢北部,其杰出首领克洛维联合法兰克各部落,打败罗马帝国在高卢的残余势力,驱逐其他的日耳曼部落,并开创了墨洛温王朝;克洛维还皈依了此前就已成为罗马国教的基督教,从而既赢得教皇支持,又得到当地高卢-罗马人的认可。①
  简而言之,早期高卢人(以凯尔特人为主)大体算得上法国人的祖先,后来由于被罗马军事征服,又遇上民族迁徙,逐渐融入罗马文明,并融合了法兰克(日耳曼)因素。无论作为被征服者的高卢人,还是相继的征服者罗马人、法兰克人,都皈依了基督教。
  2. 蛮族出身的查理大帝为何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
  教材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提到,“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第35页)学生便有疑问:(西)罗马帝国早就在476年灭亡了,为什么出身日耳曼蛮族的查理曼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
  中世纪早期的西欧人,尽管多是蛮族后裔,极少受过教育,通常也没读过罗马历史的书,却在观念里仍然感受到罗马的存在,并心甘情愿地承认教皇是他们至高的精神领袖,因为教皇住在罗马城,代表罗马的精神理念;同时,查理曼大帝复兴了“世界帝国”的梦想,似乎恢复到了几百年前的罗马帝国时代,人们非常感激,纷纷称查理曼为“罗马皇帝”,并尊其为“奥古斯都”(罗马帝国开创者屋大维启用的尊号)。②然而,“查理曼帝国不过是古罗马帝国的暗淡阴影”,“查理帝国缺乏一套与其大帝国相适应的管理体制”;③而且,仅仅40多年后,即843年,查理曼的3个孙子便将帝国一分为三。当年查理大帝的统一插曲,迅速消失。
  蛮族出身的查理曼被称作“罗马人的皇帝”,充分体现了中世纪欧洲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罗马情结。这种罗马情结虽然没有让欧洲真正实现“罗马式”的持久一统,却深刻影响着欧洲的行为模式、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创建新罗马的梦想鼓舞着查理曼和拿破仑等众多帝国缔造者;罗马法是中世纪教会法规的基础,至今影响许多国家的法理学;拉丁语在中世纪长期作为饱学之士的通用语言,并且派生出现代欧洲的意大利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罗马(还有希腊)文明为查理曼时代和后来意大利文艺复兴提供文化根基。④教材第7课在文末补充提到的“加洛林文艺复兴”也充分体现了查理大帝的罗马文化情结。
  二、庄园里的司法权
  1. 庄园领主为何拥有司法权?
  教材第8课提道:庄园是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具有司法权”。(第39、40页)这不同于中国中古时代的地主往往只能经营自己的土地,而无权在自己的土地上行使政治和司法权力。毕竟,中国同时期,政治和司法权力通常只能由官府或者专职的官员行使。⑤可为何这种按中国式经验明显违背“王法”的事,在中世纪西欧绝大多数庄园却合情合理?
  西欧封建制度是日耳曼蛮族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的。蛮族首领夺取罗马帝国的权力后,由于缺乏维持官僚机构、法院和军队所需要的资金,当时的办法就是将地产赐给部下作为服务的报酬,使得地产连同附着的政权转到了受封者手中。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社会形势,连同日耳曼蛮族的一些历史传统,共同造就了封君封臣制度。受封的封臣一方面向上一级的封君履行从军等义务,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封地(后来还可合法世袭)拥有政治大权。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度下,拥有地产的人在其占有的土地上也拥有政权。⑦这就好理解领主对领地内自己经营的庄园拥有各种政治权力。绝大多数采邑庄园都附有司法权,“领主可以发布规章制度,裁决争端,惩罚罪行,或以别的方式行使公共权威。同时,领主也必须保护领地上的居民,这在一个充满暴力的时代是很有吸引力的”,“随着领主的经济和司法权力的发展,中世纪早期欧洲的割据倾向终于达到了巅峰。对许多农民来说,‘政府’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领主,因为他们的生命只是在‘当地’才受到保护和制约的”。①以上,从历史渊源角度,结合封君封臣制度和采邑制度,结合当时的惯常做法,理解庄园为何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政治单位,而且还具有司法权。   2. 庄园法庭为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教材第8课提到“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第40页)前一句好理解,庄园由领主或他的管家主持,其所获的罚金又都归领主所得,那领主无疑是受益者。而存世的大量庄园法庭的审案记录中,则有着很多限制领主及其代理人的特权,或者对农奴权益做出保护的判决。在一个案件中,庄园主试图剥夺一个农奴的某块地产,理由是该佃户的土地超过了规定的数量,这个农奴则辩称其他佃户也有类似的情况,法庭经审理暂时抵制了领主收回土地的企图而支援了佃户;还有一个案件,那就是某领主的代理人指控一个农奴装病不服劳役,在家干私活,而该农奴据理否认,法庭调查后宣布领主代理人的告发与事实相左,并以诬告罪处以其罚金。②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那庄园法庭为何也会限制领主的特权?
  中世纪西欧人的观念里,并不是以统治者认可或者颁布的规定为当然合法,而是将过去存在相当时期的做法与惯例视为合理合法的;庄园庭审发生争议时,往往会请村里公认的“智者”或者“贤人”来澄清惯例细节,这些“贤人”“智者”依据惯例做出的说明往往对佃户有利而颇令领主不满,因此在领主势力强大的庄园,领主又常常胁迫“贤人”做出有损于佃户的解释,结果又引起佃户的不满。③这就会在领主和佃户之间发生僵持。“中世纪西欧法律中保存了许多古代日耳曼的自由传统,司法有一定的独立性,而且,法庭也不是完全掌握在领主个人手里,裁决(还)要由包括农奴在内的农民组成的陪审团进行。”④习惯法的力量,农奴的斗争,中世纪西欧法律中的相对独立性,农民陪审团不可或缺的参与,都对领主的司法特权有着相当的约束,从而尽量让农奴避开任意的侵夺和盘剥。
  三、庄园外的农村新世界:
  垦殖运动和新垦区教材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开篇提到“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各地纷纷开展垦殖运动”。(第60页)这就有疑问:中世纪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基本束缚在大大小小的庄园里,怎么会出现大规模的对外垦殖运动?这对传统的庄园制度有何影响?
  1. 垦殖运动为何兴起?
  11—13世纪末,欧洲农村人口出现极大增长,很多庄园难以承受新增人口的压力,许多人被迫设法离开世代生活的土地,设法寻找新的谋生手段。⑤这些人除了一些流入新兴城市,或者被招募加入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外,相当多的人都进入了拓荒队伍。此时,西欧改进了生产技术,尤其是耕犁的改造,使得贫瘠的砂土或者难以翻耕的洼地,其开垦都成为可能。⑥那么问题又来了,新垦的荒地所有权属于谁,为何允许外人开垦?以英国为例,垄断森林的国王、贵族是不允许外人前来拓荒的,甚至以绞刑相威胁,但垦殖大军纷纷涌来,王室无法应付,于是在拓荒者的压力下,也出于财政的需要,王室变通了禁令,规定垦殖者缴纳一定数额的现金就可开垦相应面积的林地。①大体来说,人口增长带来的压力使拓荒成为需要,技术的进步为垦荒提供条件,政策的变通又使拓荒者和地产拥有者一定程度上达成“双赢”。
  2. 新垦区的吸引力是什么?
  农民在新垦地里,获得相对优惠的政策和条件,只需缴纳年贡,而不需要像过去那样为领主提供劳役服务,这大大提高了农民自主经营的意识。②新垦区最重要的特征是自由劳动,没有人身依附的农奴制,劳动者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耕作。③垦殖运动不仅形成了新农村,还造就了“新市镇”。这些“新市镇”的居民也不同于传统庄园里的农民,其身份更像自治城市的市民;“新市镇”虽然建在乡村,但其实盛行着城市的法律。④这也正如教材第13课说的“这些新开发的地区也仿效自治城市,成为具有独立司法权和行政自治权的地区”。(第60页)
  新开垦地区创造的大量就业机会,其类似于自由城市的氛围,都对农民尤其是农奴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在许多新垦区或“新市镇”,逃来的农奴只要住上一年零一天就有了公民权,从而生活在一个和过去的庄园完全不同的世界。⑤至于西歐传统农村里,一些领主为了确保庄园或村落的劳动力充足,“也不得不向农民提供与新开垦地相同的优惠政策和条件”。⑥
  另外,教材第13课先是简单介绍垦殖运动,接着突然转入西欧庄园的变化,其过渡非常突兀。教学中需要点明垦殖区是庄园外的农村新世界,并指明新垦区对传统庄园的冲击,做到知识点的紧密衔接和有机关联。
  四、西欧庄园制瓦解的深层原因及影响
  教材第13课提到“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第60页),而对其瓦解的原因没有做具体交代,学生对这个问题又比较好奇。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叙述体系进行简要拓展。这就要先提到中世纪后期,新垦区扩大及“新市镇”不断产生,城市的逐步兴起,都冲击着传统庄园;再简要介绍哪些因素合力导致农奴制解体和贵族领主制衰落,从而造成西欧庄园制的终结;并由此分析农村土地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这前后又贯穿一条主线:生产力进步和货币商品经济发展对西欧社会转型的影响。
  1. 农奴制度为何瓦解?
  当中世纪社会经济进入发展期的时候,农民主动选择成为领主属民、接受保护的权宜之计,成了约束自由的绳索;13世纪之后,包括农奴在内的农民愈发不满自己和领主之间的那种隶属关系,随着货币经济的发展,农民手中有了钱,并且同领主展开谈判,提出种种有利于自己的条件。⑦为什么这个时候包括农奴在内的农民有了钱呢?中世纪西欧的农民承担的地租往往是固定的,由于当时习惯法的有效保护,也出于佃户的集体压力,地租一般难以上涨,往往长期稳定,英格兰还屡屡出现了佃户承担的地租两三百年保持不变的情状;随着土地产出率的增长,地租在土地产值中的比例,由早期的1/3,缩减到1/5、1/6甚至1/18。⑧在生产力水平提高和商品货币经济大发展的条件下,留在农民手里不断增多的产品源源不断送到市场,也让农民获取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这就不难理解相当一部分农民乃至农奴有钱承租土地或者赎买自由。   问题又来了,为何这个时候领主同意农奴“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甚至允许农奴“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第60页)?这同样得益于商品货币关系的渗透和发展。中世纪后期,封建领主和农民都被卷入市场关系的漩涡,领主们设法谋取厚利,庄园自然经济为货币经济所取代,劳役地租和实物地租逐渐改为货币地租;13—14世纪,西欧很多地方的农奴通过“折算”的方式,向领主缴纳一笔金钱,便可购买个人或全家乃至集体买下整个村庄居民的人身自由,折算的过程也是农奴解放的过程。①
  农奴制度的衰落,又与中世纪后期的黑死病和英法百年战争有密切关联。1348—1349年蔓延欧洲的黑死病,夺走了1/3到1/2的生命,造成了庄园劳动力的锐减。中世纪土地分封制下通常不允许领主到别人的领地上挖劳动力,但黑死病后,一些领主为解决劳力紧缺而招引外面的农奴来自己的领地上,许以相对优越的条件,甚至还给他们自由,不再是农奴。②肆虐欧洲的黑死病,还有英法之间连绵不断的百年战争(1337—1453年),是西欧贵族领主制衰落和社会阶层变动的直接和重要原因,战争中大量贵族骑士的死亡导致农民或者平民参加战争,并为产生民族意识提供了路径;而黑死病造成了不分贵贱的死亡压力,推动了阶层变动和近代社会的思想准备。黑死病和英法百年战争都导致了欧洲人口骤减,造成劳动力紧缺,使得雇工的工资飞涨,农民纷纷涌向城市。③这就是说,农奴一旦逃出,在城市或别的庄园都容易找到容身之地,甚至可以较快获得自由身份。这都使原有庄园领主陷入困境,不得不做出让步,使很多农奴成为自由农民。④
  农奴制的解体,还与农民的武装斗争密切相关。与中国农民起义把矛头主要对准王朝政府不同,西欧中世纪农民起义把矛头主要对准封建领主。中古时期,西欧的社会基础是领地、是庄园,农民往往把积怨对准各自的领主;尤其到了14世纪庄园制度的瓦解时期,以法国扎克雷起义(1358年)和英国泰勒起义(1381年)为代表的农民运动,捣毁庄园,烧掉庄园文书。⑤这些起义往往规模不大,并且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但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使领主精英阶层意识到不能再用传统的严酷剥削的方式经营庄园领地了。⑥
  总体而言,自由城市的兴起、新垦区扩大及“新市镇”出现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生产力水平提高和货币商品经济的发展,地租的逐渐货币化,法律惯例对地租的严格限定,劳动者选择空间的扩大,农奴的斗争等因素,都合力促成了农奴制的解体。农奴制的瓦解,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并引起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结果。到1500年左右,农奴制在欧洲西北部退出了历史舞台。⑦
  2. 贵族领主制为何衰落?
  与农奴制度瓦解相伴的,正是贵族领主制的衰落。教材第13课提道:“13、14世纪……大多数贵族不重视或没有能力经营自己的地产,将其抵押或变卖,以偿还债务或应付开支”(第63页),“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第61页),到了16世纪,贵族出租土地收入的租金仅仅是土地承租者经营收入的1/10。为何贵族领主会出现这种“窘境”?
  一方面,早在12—13世纪,西欧的货币流通量增加导致物价上涨,与此同时,很多贵族领主又过着愈发奢侈的生活;另一方面,贵族所收的地租按惯例是不能改变的,他们收取的贡赋,用以维持旧的生活方式是可以的,但无法用来维持新生活标准;他们不能抗拒新的需要,又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满足需要,因此很多贵族先是欠债,后来就是破产。⑧为贴补费用,很多贵族领主干脆通过释放农奴以获取一笔赎金;与此同时,领主将很多土地租给富裕的农民耕种,这样,过去具有很大政治权利的领主,几乎成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地主。⑨“庄园与农奴制度的衰落,消解了贵族们在乡间的统治,因为他们中的许多已经变成了单纯的田产出租者,对佃户的控制力已经不复如他们的庄园主祖先那般强大了”。⑩当然,也有领主不愿出租土地,而是改用新的资本主义方式,即雇用农业工人,进行集中的大规模的商业化农业生产,转变成了农业资本家。而这类成功转型的贵族领主很少。
  顺带提一下,到了14世纪,西欧国王逐渐强调全国臣民归他统治,封臣制和封土制仅剩下空洞的形式。①王权对农村的统治日益强化,中央集权化程度越来越高,就连以往农民向领主缴纳的人头税,也改成了缴往国王的直接稅。②中小封建领主在庄园衰败、收入下降后纷纷投靠国王;(英、法)大封建贵族则在与国王的对抗中失掉了政治上割据称雄的独立性,只能依附王权以维持其显贵地位。③此外,中世纪晚期的战争、瘟疫同样给贵族领主带来了巨大浩劫。④这些都造成(或者体现了)“14世纪后,曾经在中世纪农村极为普遍的领主统治形式日渐势衰”。⑤
  由上可知,货币商品经济的冲击,传统地租的定额惯例,农奴制的瓦解,封君封臣制度的解体,王权的强化,战争和动荡,都合力导致了西欧贵族领主制的衰落。由此引发的西欧庄园制瓦解中,农奴逐步摆脱领主控制,获得自由身份;领主逐步失去对土地的政治权利,多成为单纯的田产出租者或者新式的经营者;自给自足的传统庄园多被市场化的租地农场取代(以英国为典型),租地农场雇用农业工人从事生产,具有资本主义性质;农村手工业的市场化趋势也明显加强,并出现集中劳动、分工合作的手工工场,工场的雇主和工人之间还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旧式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步被新的契约关系代替,封建生产关系逐步被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取代;新兴有产者政治地位上升,贵族的实际影响力下降。
  尽管如此,贵族头衔和贵族身份仍然令人钦羡。中世纪晚期,贵族阶层对人民的控制力下降,对社会的干预能力被削弱,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也降到历史低谷;但贵族继续保持着精英的风貌,阔绰高雅,气度不凡。⑥教材第13课也提到新兴的城乡有产者喜欢与贵族联姻,提升自己的身价。这也反映了西欧社会转型期呈现的新旧杂糅的局面。
  结 语
  西欧中世纪的很多问题,若能巧妙地进行分析和拓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这就需要教师依托丰厚的学养,以强烈的问题意识研读课标和教材,以宏大的视野和变动的视角解析问题,从而构架历史的轮廓,把脉历史的变迁,同时注意参照学情和考情把控深浅难易,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理性的认识和更系统地掌握。
  【作者简介】程鹤祥,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天门中学历史教师。
  陈卫华,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武汉西藏中学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其他文献
[关键词]促进学习,历史学业评价,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62—05    一、“促进学习”的评价理念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学习委员会(Board ofStudies NSW)在2003年修改了原有的教学大纲,主张实施“促进学习”(Assessment forLearning)的评价理念。比如,在该州的7--1
关键词教材异同,学术观点,秦始皇,统一六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8)11-0059-04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必须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教科书内容是否与课标的要求相一致,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实施效果。2017年8月,最新历史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注意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使课程内容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史事,并为学生提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整体思考,论世知人,明清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1-0060-05  思想史的教学因其历史背景之繁、思想内容之夥、理论概念之多而经常成为教学中的难题。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为例,历史地看,明清易代之际,尽管皇权专制日益加强,并有宋明理学相辅,然而,反专制的思想却呈现出活跃的局面,其间,顾、黄、王、李等人思想并立存在
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与亚洲和非洲各国的交往,不仅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更多体现在文化交往上,其中也包含着麒麟(长颈鹿)等动物的交流。郑和下西洋可分为第一至第三次和第四至第七次两个阶段,活动地区由第一阶段在东南亚和南亚,拓展到第二阶段的西亚和东非地区。与郑和七下西洋直接有关的海上“麒麟贡”约有七次,均出现在第二阶段,之后出现的“麒麟贡”,也与下西洋有着紧密的关联。或以为第四至第七次下西洋地域上的拓展,是
[关键词]演历史课堂,合作学习,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7-0033-04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无论在当前的公开课、大赛课还是研讨课,乃至常规课中,都颇为“流行”。本来,从理论上讲,合作学习能够改善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拓展学生获取课堂知识的信息来源,从提高学生认知的广度、理解的深度、推理的质量、记忆
有学人曾指出,“2016年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元年,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官方文件将正式发布”。①尽管“官方文件”至今尚未正式发布,但由官方支持的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已经公开发布发表,②教育领域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展开的研究和研讨也十分热烈,并取得了大量成果。③从“官方文件”公布的谨慎态度和学界研究的热烈程度看,“核心素养”作为“立德树人”教育总要求的核心抓手,必将对基础教育发展产生质的推进。历史学科作为
关键词 时间,时间素养,时间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1-0035-08  时空观念素养是历史课程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它包括时间观念、空间观念两个方面。不少历史教师以为,所谓时间观念就是让学生记住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这种认识是从静态知识的角度进行思考的结果,其实,时间观念的内涵没有这么简单。下面笔者将围绕时间观念的内涵及培养,谈谈个人的一
[关键词]了解之同情,核心素养,历史情景,西学东渐,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1-0056-05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写道:“历史学家是属于他本人的时代的,而且由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使他不得不属于这一时代……如果我们脱离
二战期间,德国在占领区征召“志愿者”,要么参与治安,要么参加另外战场作战,一般决不用于与本国政府军作战。只有苏联的大批叛国者主动要求参与前线作战。这与苏联的民族关系与政策失误有关。当德军入侵到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和俄罗斯,一些乡村的妇女用木盘装着牛奶、面包和鸡蛋迎接德军。但是,纳粹德国对待苏联的残暴使苏联人认识到只有团结在斯大林周围才有生存的希望。希特勒要求德军对占领的其他欧洲国家采取完全不同于苏
关键词 时空,维度,观念,洋务运动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13-0031-07  文章先从一道高考题说起:  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  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