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为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kechengsh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影响。所以,笔者认为教育教学应当“兴趣为先”,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努力做到投其所好,构建生动、新颖的教学课堂,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本文立足当前初中数学教育教学实际,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对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提出几点浅薄的意见。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和爱好;高效课堂
  兴趣是学生叩开知识大门的敲门砖。皮亚杰就曾说过:“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偶要依赖于兴趣。”只有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带着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去。换而言之,兴趣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如何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这也是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关键所在。可是,在教学实践中该如何进行呢?
  一、激发兴趣,创设趣味开端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在教学开端就能做到“一鸣惊人”,那么也会为接下来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初中数学在实际教学中,切勿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应当立足学生的兴趣爱好,精心设计教学开端,尽可能在教学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想要别出心裁,就需要教师能想法设法的结合教学内容,用导语、精美的课件或者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眼球。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相关知识时,笔者就用一个故事来创设教学开端:唐朝有一个官员叫杨损,他想提拔一名下属,于是组织部门物色人选。经过千挑万选,最后选出两个候选人。但是,由于这两个候选人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分伯仲,一时也无法决断。随后,杨损给两人除了这样一道题:一个樵夫上山砍柴,忽然听到几个盗贼正在商量怎么平分布匹。其中一个盗贼说:若每个人分得6匹,就会剩下5匹;若每人分得7匹,还差8匹;樵夫经过精密计算,很快便算出了这里有多少盗贼,多少匹布?很快便通知了官府,官府将他们一网打尽……接着,笔者提出问题:请问这个聪明的樵夫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学生的胃口被调动了起来,为了弄清樵夫的计算方式,他们带着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数学教学过程来,这也为一堂高效的数学教学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实验导入,创设数学情境
  “实验导入”的含义是指:教育者运用实验作为新课导入,创设引人入胜的数学情境,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实际教学当中去。数学教学中的实验导入,要求数学教师能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创设理想的诱发情境,从而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构建数学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性质”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要求学生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测平仪,随后,问学生:如何利用测平仪来侧面一个平面是否水平?又该如何测量呢?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测平仪来测量书本、桌面等物体的边是否平行。学生的兴致高涨,学生经过“思考——实验分析——总结”等步骤,最终自主解决这一问题。
  三、问题意识,以疑激趣
  鲍波尔曾经说过:“正视问题激发着我们去发现、去思考、去实践”。问题意识是刺激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與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学习新知识,难免遇到问题。学习数学的过程,就不断设疑,释疑的过程。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随后,利用科学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感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乐趣,从而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利用这种快感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前进。例如,在教学“负数”相关知识点时,笔者并没有照本宣科,让学生学习“零上”“零下”“上升”“下降”等概念,而是,直接问学生“4-3=”“3-4=”。不让学生依据那些没有见过的概念去进行学习,而是直接转变成一些生动形象的等式,接着,引导研究对于被减数小于减数的问题,学生很快便会回答出:“不够减”,最后,给学生引入“-1”和“欠1”,学生很容易明白这便是“负数”。利用学生的一些简单的问题,规避数学教学中抽象概念,学生很容易就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
  四、生活情境,构建趣味课堂
  生活是知识的宝库,数学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也是叶老所说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家苏霍姆林也在《给教师的建议》中也指出:“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丰富学生的情感,这便是唤醒学生对知识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数学教师要注重学生咋学习中的情感体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在教学“几何图形”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建筑图片,如白宫、故宫、东方之珠还有悉尼歌剧院等等。跟学生讨论这些著名建筑中的几何体的美,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对几何知识进行感性认知,很容易让学生理解相关抽象几何概念,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总之,兴趣是刺激学生不断前进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精心设计各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桃.浅谈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J].教育革新,2006,06.
  [2]周涛修.浅谈数学兴趣教学[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
  [3]吴传敏,张炜.兴趣教学势在必行——教改探微[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其他文献
背景: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目前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主要方法有CEA检测、大便隐血检测和内镜检查,由于前两者特异性和敏感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后者受到设备和人
第一部分:综合影像技术确定非小细胞肺癌肿瘤靶区与临床靶区的研究.目的:该研究拟通过不同影像学手段测量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肉眼肿瘤区(gross tumor volume,GTV),并与
摘 要:数学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财富”教学一直是人类文明重要的文化力量,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思雏工具,而且还是一种理性的艺术,充满理性精神。  关键词:数学;文化;课堂教学  数学经常因其高深莫测而被很多人敬而远之,其实,数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也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文化,纵观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数学发挥着它独特、广泛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必要性和
背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目前国内缺乏有效的、适合于中国CHF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量表.目的:旨在建立一个有效的、敏感的、适合
目的:采用队列研究方法分析婴幼儿(年龄1月~3岁)首次自发性痫性发作后的复发率,探讨影响婴幼儿首次自发性痫性发作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首次自发性痫性发作的纳入及排除标
摘 要: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浪潮不断深入,教学方法也随之不断革新。新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法逐渐涌现课堂之上,课堂氛围也随之活跃起来。虽然教学质量有所提升,但深入其中则不难发现,有效性课堂的构建并不理想。本文针对目前所出现的高中化学教学现状,并据此制定出几点办法,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所学课程相对较为复杂,且处于初中与大学这两个阶段中
目的:利用兔眼LASIK术后上皮植入的动物模型来探讨LASIK术后上皮植入的发病机制、自然转归、治疗及预防严重上皮植入的方法.结论:角膜层间上皮植入是LASIK术后比较棘手的并发
构建人蜕膜组织的cDNA表达文库,筛选蜕膜组织中与胚胎发生有关的抗原.该实验构建了人蜕膜组织cDNA文库,并进行了初步的免疫血清筛选.为进一步筛选文库、寻找蜕膜组织中与胚胎
摘 要:中职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教师应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落实提问教学法、布置学习任务、开展数学竞赛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生动立体的课件,通过运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最终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模式  中职数学教学内容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学习中一时间难以快速
本实验应用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细胞培养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探讨海风藤是否能选择性抑制β-APP基因的表达.结论:1.25.0g和5.0g/L的海风藤对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