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学术研究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vfg4gf3fg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德耀先生与城市住宅,有一段段曲折的历史和因缘。李先生今年七十六岁,一九四八年进入清华,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她是建筑系第三班学生。即使是一名学生,她也是政治业务“双肩挑”,一方面学习专业,一方面做政治工作。一九五一年,她还没有毕业,便在“清华、北大、燕京三校调整建设委员会”中担任基建工程方面的领导工作。当时,周卜颐先生在委员会中任设计处处长,张守仪先生参加了住宅设计。李德耀先生是他们的“上级”。一九五二年,建筑系成立了党支部,她是第一任支部书记。在清华园里,她走的是一条明朗而顺畅的又红又专的道路。一九五六年留苏,一九五八年回国。当时在苏联读研的中国留学生数以万计,但在毕业时大多数人都没有得到副博士或博士的称号。对此,留学生们暗地里议论纷纷。李德耀曾就此向我驻苏使馆反映意见,据说她还因此受到使馆有关同志的批评。这有可能成了她的一个“历史污点”。
  但是回国之后,一切仍很顺利。她是北京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党委委员,建筑系党总支副书记。在业务方面,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城市住宅方面。一九五八年,苏联举办莫斯科西南区九号居住街坊规划设计国际竞赛,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和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联合组成一个规划设计小组参赛。李先生作为一名政治干部兼有留苏经历和对苏联住宅建设的研究和把握,使她成为这次参赛的领军人物。她为此又三次赴苏,领着参赛人员亲临莫斯科西南区现场踏勘规划建设用地、考察苏联的住房构件预制工厂和住宅工业化施工现场。最后,中国的参赛方案荣获二等奖。
  参加国际设计竞赛,在各国建筑师间,已成为可以自由参与的学术和经验交流的盛大节日。但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八○年三十二年间,中国建筑师只是在有关单位的允许和组织下,参加过两次国际竞赛。除了苏联这一次外,还有一次是参加了古巴举办的吉隆滩胜利纪念碑设计竞赛。一九七五年,第一次发展中国家城市住宅规划设计竞赛,有四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师参加,中国台湾、香港的建筑师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侨华裔建筑师也参加了竞赛,但中国大陆的建筑师却没有露面。一九八○年,西安青年建筑师曹希曾,自作主张、自寄设计方案参加了日本举办的“国家住宅设计”国际竞赛,获佳作奖。得知这个从外面传来的消息,我曾以一个小集体的名义写信向他祝贺。但他当时从身旁听到的仍是数落他无组织、无纪律、个人主义出风头之类的声音。然而,国门已经打开,中国建筑师们,尤其是青年建筑师和学校中建筑学专业的师生们,往往奔走相告,主动、热情地参加了各种国际设计竞赛。根据鄙人所作一九八○年至一九八六年的不完全统计,中国建筑师和建筑系师生已有五十四人次在多次国际设计竞赛中获奖。二十年来,更是群情踊跃,捷报频传。我们国家也频繁举办国际设计竞赛了。对建筑师来说,参赛获奖的场景和欢乐,真不亚于运动员荣获奥林匹克奖牌。
  回头再说李德耀先生。一九五九年初在国际竞赛中获奖的喜悦还没有退去,她的家庭就在一次政治山崩中遭到沉重打击。一九五九年秋,庐山上打倒了彭德怀。在清华园,李德耀的丈夫周维垣同志也成了“反党分子”。周维垣与李德耀同年进入清华,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他没有投身于自己学习的水利专业,而成为清华大学党委的主要干部。
  一个革命家庭,顷刻间垮掉了一半。周维垣被撤职,被开除党籍。明里说是不搞株连,但李德耀同志同样交了厄运。她不再是政治工作中的活跃分子,专业工作也随着政治气候的冷暖而浮沉伸缩。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她参加了《城市型住宅》一书的撰写。对苏联城市住宅的了解和研究,使她在教学中,在这本书的撰写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在解决城市居民的住宅需求方面曾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国有土地,福利分房,包括工业化标准化在内的强大的住房建设体系,是苏联解决城市住宅问题的三大“法宝”。十多年前,李先生在给我介绍苏联的情况时说道:“他们的居住条件并不阔绰。到教授家去看看,他们也住得相当拥挤。”但苏联的住房政策,医疗制度和国民教育的普及,对中国老百姓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文革”开始,本来李先生不是什么“当权派”,也还不是什么“学术权威”,但同样受到冲击,遭到惩罚,其处境甚至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更难堪,更狼狈。她被安排打扫清华学堂(当时的建筑系馆)的厕所,连男厕所也归她一个人打扫(上班时间,男厕所正常开门使用)。看来是一种故意的安排,是一种刁难与羞辱。整人之术,登峰造极。
  “文革”结束之后,李德耀先生全力投入住宅的教学、研究工作,在调查研究和指导研究生过程中,把社会问题、社会效益作为侧重点。建筑系的教师们这样议论说,张先生和她指导的研究生关注住宅的环境效益,李先生和她的研究生关注社会效益,吕先生和她的研究生关注经济效益。这种说法可能过于简单化,有点以偏概全,但也说明三位先生的学术成就,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我国人口多,建设用地紧张,各种资源和土地的消耗,都潜藏着危机。李先生认为,许多国家的住宅问题,主要就是社会问题,中国也是如此。在她的论著中,在她指导的研究生的毕业论文中,可以看到对这一观点的阐述。举凡居住环境居住空间的亲和性、私密性、领域感,是否具有认同感、安全感、传统生活氛围与和谐,以至于已经普遍出现的住宅短缺、老年人和青年人的住房问题等,都是十分现实十分迫切的问题。九十年代中期,房地产市场刚刚起步,她便忧心忡忡地说:“房地产市场一哄而起,如何制止?”所表现的忧虑,正是她多年关注住宅社会问题的必然反应。而当时,包括鄙人在内,许多人对房地产市场的兴起,还抱着乐观、天真的幻想。
  假如说,张先生关于住宅问题的学问和创见,更多来自她对欧美各国的观察和研究,那么,李先生关于住宅问题的忧患意识,则来自于她对苏联同一领域的熟识与思考。“住”和“食”,无论在何种社会制度下,都带有许多共性。“住”的合理解决,必须依靠负责任的政府(权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专家学者(智慧)和社会各单位的通力合作。把这个国计民生的大事,交由房地产商去主导、去炒作,是政府的失职。
  
  三位女学者中,吕俊华排行第三,年龄最小,今年七十四岁。一九五三年从南京工学院(从前曾称东南大学、中央大学,现在称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来清华建筑系当研究生。回首往事,她特别提起华揽洪先生,对华先生充满敬意。
  华揽洪先生有一半法兰西血统,但他对中国充满着真诚的爱。他于一九一六年生于北京,一九二八年去法国,一九四二年获法国“国家建筑师”文凭,一九五一年回到出生地,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建筑设计和理论方面都表现出智慧与才华。一九五七年,华先生被打成右派分子之后,他所设计的北京儿童医院,立即由原先受到肯定赞扬变成了横蛮无理的批判。他在政治上所遭遇的逼迫,在业务上所受到的钳制,可能比别的右派分子更厉害。一九七六年,华先生和大伙一起走上长安街,欢庆“四人帮”的覆灭,一九七七年退休,移居巴黎,继续为中国、为中法友谊,做出新的贡献。一九九四年,北京儿童医院建院四十周年,特邀华先生回来参加庆典。那个现在仍在照常使用、曾受到赞扬又受到批判的儿童医院,是他留在祖国的一座纪念碑。
  吕先生回忆说,当年她刚开始研究生的学习,清华学堂走廊上展出了包括她在内的新入学的研究生的第一个城市住宅规划、设计作业。刚好华先生来建筑系讲学。梁思成先生和吴良镛先生特意请华先生参观、评价,并希望他帮忙培养建筑系的研究生。参观过程中,吕俊华的作业受到华先生的关注和称赞。华先生当即表示愿意让这位研究生到他设在北京市建筑设计院的住宅研究所当助手。过了几天,吕俊华遵约来到华先生的工作室。华先生一见,“啊,您原来是一位女同学呀!”但仍高兴地叫吕俊华留下,并让她立即动手完成自己刚刚开了头的一个住宅区规划设计方案。不久,华先生高兴地接收吕俊华为自己的助手和研究生。那个最后在华先生指导下完善、完成的住宅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方案顺利投入施工,那就是我们现在见到的北京崇文门外的幸福村。许多原来居住在人民大会堂和革命历史博物馆地盘上的老居民,在政府的安排下,愉快地迁居于此,重组成一个幸福而和谐的新村。
  
  从一九六三年到二○○三年,从《城市型住宅》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三位女学者已从年富力强的盛年而进入老年。她们是几十年来中国城市住宅发展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她们在城市住宅问题上的洞见和贡献,这两本书仅仅是两个标志点。在国家一级学术刊物《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和《城市规划》(中、英文版)中,我们可以读到她们的更多的论著;在建筑学院资料室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专室里,我们可以读到她们指导的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在规划设计机构、科研教学单位和政府部门中,在国内或国外,我们会看到她们指导过的学士们硕士们博士们的身影和所取得的成绩。她们的思想、人格和学术建树,正被新的一代发扬光大。
  张守仪先生自一九六二年起、李德耀先生自一九七七年起、吕俊华先生自一九七五年起,分别开始招收、指导研究生。这些年来,根据不精确的统计,三位导师共培养硕士、博士四十八人,平均每位导师每年培养零点五八人。金笠铭教授,是张先生指导的研究生,一九七八年获硕士学位,曾任建筑系系主任,蓝旗营新住区的规划设计者之一。边兰春教授,是李先生指导的研究生,一九九○年获硕士学位,现任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吕先生指导的美国学生艾丹(Dan Adramson),是建筑学院的第一个外籍博士,一九九八年获博士学位。三位先生培养的研究生不多。他们追随自己的导师,学习、研究、规划、设计,也为中国城市住宅的发展与推进,做了很多建设性的工作。
  目前,我们一些高校中的“硕导”“博导”,一个人每年动辄招收十名、十多名研究生,一带一大班,三四十人。有人说,这些导师,不仅没有时间指导研究生的学业,没有时间审阅研究生写的(或出钱央人代笔的)毕业论文,有的连自己指导的研究生的名字都叫不利落。过去,我们把在教学中不负责任的教师的“教学工作”叫做“放羊”:赶着羊群,任其自行觅食,自行成长,完全卸掉了授业、引导的责任。看西北高原上的老羊倌,赶着羊群在山坡上觅食,他能叫得出每只羊的名字吗?
  
  我曾经说过,清华建筑系在师资力量并不宽余、在住宅这门学问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长期安排一批教师(除了张、李、吕三位先生外,还有与她们一起工作和由她们培养起来的其他晚辈教师)专注于城市住宅的研究、教学工作,在中国建筑界和高校建筑系中,显得十分突出。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建筑系的师生和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工作的同事们,在国际、国内举办的住宅规划、设计竞赛和有关部门举行的评奖、评比中所获得的几十项奖赏,令同行们瞩目。
  我也曾经说过,在建筑学领域中,住宅设计是一项富有人情、亲情和温情的工作,是十分细致的学问,女学者女建筑师对住宅设计和住宅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比男性的同行们更透彻、更深入。在她们的思维中,在她们的笔下,住宅——千千万万个家庭的载体和避风港,带有更多的柔情和亮色。对城市住宅的关注和投入,在清华建筑系,似乎已形成了以女性学者为主导的传统。一九四六年,建筑系刚刚建立,林徽因先生就开讲《住宅概论》。半个多世纪来,从林徽因先生,张、李、吕三先生到她们的学生凤存荣、黄汇、刘益蓉……她们像传递接力棒一样,在城市住宅这一领域中,贡献了她们女性的、家庭主妇的、母亲般的情怀与爱心。但是,在中国建筑界的几十名院士、大师和“梁思成建筑奖”获奖者中,却很难见到从事住宅设计和研究者的名字。很多院士和大师们都不从事住宅设计和研究,从事住宅设计和研究的人,却成不了院士和大师,岂不令人感叹?过去,也曾有人从另一方面立论:由于住宅设计是一种不重要、不保密的、不吸引人的平凡工作,许多出身不好、历史有问题的人,才被安排干这一行。
  人类“住”的历史,跟“食”的历史同样古老、绵长,同样充满血泪和异数。房荒与饥荒,饿殍与盛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仍然是人类必须面对的现实。“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其他文献
编者按当年韬奋先生等三联前辈,能使读者出入编辑部有宾至如归之感。我辈后人,虽愧望前尘,但也竭诚欢迎读者能够经常和我们沟涌、交流。我们每月25日举办的“服务日”活动,与读者进行经常性的对话,也是目的之一。    我是一名学航空工程的大学毕业生,偏爱社会科学,故《读书》成了我最偏爱的朋友之一。  我每次拜阅《读书》后,总有许多想法——就象它每次亦可融释我的许多想法一样——但这并非达成平衡。如读完《从“
大千世界,稍稍留意一下就会发现,擅长交往且能获得成功的人,往往多用肯定,少用否定。心理学理论也告诉我们,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要外,最重要的需要就是被尊重的需要,希望得到他人的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夸张地承认:一句美好的赞扬,能使他不吃不喝活上两个月。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仅是管理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要实现班级管理的预期目的,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
英国著名的学者李约瑟说:“中国的‘科学之王’既不是神学,也不是物理学,而是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育一直承载着智育、德育、美育三大任务,在培养并树立个人、群体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历史教育长期存在着“粉笔+黑板 嘴巴 教材”“上下五千年,全凭老师说”的呆板教育方式。而这种教育方法已不再适应教育发展、史学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
〔摘要〕怎样才算一名合格的心理教师呢?心理教师除了要能开展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外,在没有统一教材的情况下还要能汇编和开展校本心理教育主题课程,策划组织开展心理活动,做心理课题研究等等,还需学会运用一些心理技术开展心理分析,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同时和学生一起成长。  〔关键词〕心理教师;学习;成长;潜能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30-
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函髻记》这本小书,人所罕见,这里作一介绍,也许对了解弘一大师的人生观、伦理观、爱情观有所帮助。  《函髻记》是用文言写的仿唐传奇小说,以木活字排版,罗纹纸精印,活字仿欧阳率更劲秀之致。卷端署名“盟鸥榭著”;封面正书“函髻记”三大字,左下署“盟鸥榭杂著”,在杂著二字之间钤一朱印,文曰“李息私印”(白文无边方形)。李息为大师未出家以前常用名之一(茹素后则改用李婴),照常例只有作者
《清史艺文志及补编》上下册(一九八二年四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第337页附录四,《马太玄清史稿艺文志校勘记》“人名之误”内,“戴田有”应作“戴名世”。案:《中国人名大辞典》载:“戴名世字田有,号褐夫,别号忧庵,清桐城人,康熙进士,官编修,少年才思艳发,尤留心明一代史事,网罗放失,时访明季遗老,考求故事,后因所著《南山集》,用明永历年号,左都御史赵申乔劾为狂妄,事下刑部,竟坐大逆伏法,株连获遣者数十
初中社会学科教学现在普遍处于尴尬的状态:一方面从教学目标出发,社会课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从教学实际看,社会课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不良现象,其效果可想而知。其原因虽说有多种因素,但教育体制没有理顺;教材缺乏科学性和趣味性;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却是不争的事实。如何从根本上改变社会课教学的这种疲软的现状,还精彩给社会学科,展社会独
〔关键词〕感恩;冥想;心理活动课  孔子有云: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也就是说,孝敬父母乃为人之本。而世上也有三种事情不能等,其中“孝敬父母不能等”最为先。可是,现在还有多少青少年能做到孝顺父母呢?现实的状况不得不让我们感到忧心。  笔者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封奇怪的公开信  亲爱的儿子:  尽管你伤透了我的心,但你终究是我的儿子。虽然,自从你考上大学,成为我们家几代里出的惟一一名大学生之后
奥斯伯恩电脑公司是一家新兴的企业,生产微电脑,生意曾一时很兴隆,一九八一年远销世界各地十五万台电脑。两个月后,它却乞灵于美国破产法第十一章。按企业的首脑人物亚当·奥斯伯恩(AdlamOsberne)著书《奥斯伯恩电脑公司的兴衰》(TheRiceandFal1ofTheOsborneComputerCorporation)书中说,是“过渡的增长”使企业垮台了。这本书是奥斯伯恩以第一人称口述的,约翰·
2006年3月创刊号(上)总第1期  2006年3月,《环球人物》杂志创刊。  当时正值第七十八届奥斯卡颁奖在即,面对隔着太平洋扑面而来的好莱坞式疯狂,新生的《环球人物》杂志将目光聚焦在了这场电影盛宴之上,但并没有仅仅局限在“小金人”之争。为了揭秘奥斯卡,本刊记者深入好莱坞,采访奥斯卡评委会主席、外语片评委会主席;邀请演员撰文,讲述寻梦奥斯卡的心路历程;采访大导演李安,分享其搏击奥斯卡的背后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