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阳光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体育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ps88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几年来,国家教育部对校园体育课程教学进行了硬性规定和有力督查,继而在全国范围内普遍掀起了校园“大课间体育活动”。这说明了“体育与健康”对一个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学生是未来核心生产力的准备力量,而小学阶段则是一个人走向“万里人生的第一步”,由此可见,小学体育教学在打造社会建设和发展“人才工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战略地位。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新课程理念 阳光教学
  
  体育锻炼不仅是造就一种健康体魄的活动,而且是磨炼一种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坚定不移、顽强拼搏的意志的运动。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强盛繁荣、先进发达的标志。因此,体育课程教学在学校教育中应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就现状而言,由于应试教育的习惯性影响和急功近利现象,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中,位于“副科”行列,无论是教学人员的安排、教学时间的保证、教学器材的配备,还是各方重视程度,都存在“就低不就高”的勉强性,教学质量和效果可想而知。这与国家的体育发展方针,与新课程理念下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符。因此,我就如何开展小学阳光体育教学活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坚持以生为本,积极开展兴趣体育教学活动
  由于小学生尚处于初步规范化阶段,对他们来说,学习的兴趣远远大于责任意识,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像其他常识课那样,坚持以兴趣教学为抓手,把完成教学任务与发展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紧密结合起来。一是要在深入教材的基础上走出教材。虽说教材是教学的根本依据,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可一味地依赖,甚至是拘泥于教材,要注重实践、灵活运用、善于创新。如为了增强体育课程的教学魅力,兼顾男女学生的不同兴趣点,教师可把少年武术操和韵律操适当提前进行“倒叙”教学,吊足胃口后,教育孩子们要想把武术学好,把韵律操做美,必须打好基本功,待形成乐学心理后再回头教学。二是在备课环节和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紧贴学生实际情况,善于创造一定的平台、环境和条件,妥善处理好“主体与主导”、“乐学与乐教”的关系,以迎合学生特点、适应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标准,努力开发校本体育教程。三是坚持众生平等的学生观,尊重学生人格,关爱学生发展,实施以激励为主的教学机制和学生评价机制,努力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互尊互信、协调合作的和谐教学关系,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亲师信道”作用。课堂教学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教学的最大合力。
  二、注重导学演示,努力强化体育技能指导训练
  在学校教育中,体育课程教学最重要最直接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运动体能和技能,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运动和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以直接的感性经验作为学习基础,而开展训练动作的示范和指导则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教法。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任务要求、教学步骤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动作示范的内容及怎样示范等,而且动作演示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准确性。例如在开展小排球传球技术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形象的动作概念,教师首先要开展整体性的动作示范,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认清整个动作的结构与演示过程;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教学要求,将相关动作具体分解,尤其对教学重点环节要强化示范性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更加深入无误地理解所学内容,从而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注重对思维不够敏捷、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和分类指导,也可让学得较快较好的学生帮助补习,激励这些“慢热”的学生在勤能补拙中不断取得进展,在“多积跬步”中不断增强体育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渗透电教技术,适当运用形象手法促进教学
  多媒体技术可以展示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综合效果,充分发挥无可比拟的优势功用,是目前最为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当大有用途。一是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把体育教学中的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有机融为一体,综合运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效激发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二是体育训练是一项体能消耗较大的课堂教学活动,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营造教学环境,有效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适度减轻运动者的精神疲劳,变相扩充他们的运动能量,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如在学生进行能量消耗较大的体育项目教学训练中,适时播放一些与之相配套的影像音乐,能够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催人奋进。三是多媒体技术运用于体育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例如在教学“挺身式跳远”时,教师的快速示范动作只能在瞬间完成,学生在不经意间难以把握运动要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运动中的助跑踏跳、腾空滑翔、展腹挺胸、缓冲落地等系列动作连贯而缓慢地演示出来,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中的某些细节“回放”和“定格”,教师可以结合画面从旁讲解和指导学生观察模仿,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还要活化形式方法,努力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即教师要积极参与学生的体育活动,引领和带动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中玩、玩中学,寓教于乐,不断增强学科情感和自我表现能力。二是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以赛激趣促学”的体育活动,通过创优争先激活学教状态,促使学生在竞争性教学环境中“不用扬鞭自奋蹄”,在充满趣味和自加压力的游戏活动中发展体能和技能。三是创造环境和条件,结合校内外的体育性活动,把学生带出课堂、推出校门、引向社会,不断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在阳光心态下快乐学习、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国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的关系值得探究,古典诗词与流行歌曲本质上相差不大,在韵律节奏表情达意表现形式上存在很多相似性,品读古典诗词审视流行歌曲的通俗,透过流行歌曲体味古典诗词的高雅,在语文教学中要找到二者的融合点,用时尚诠释经典,用兴趣捕捉精华,让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在语文课堂上亲密接触。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古典诗词 流行音乐 融合点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诗词有极其重要的分量,
摘 要: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高等数学课的教学特点,以服务于专业为出发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以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为侧重点,指出教师必须优化课程内容设置,把分层次教学模式和探究式教学模式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数学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高职教育 高等数学 教学改革    一、引言  高职教育发展近20年,它的层次与类型的定位
摘 要: 作者结合新课标要求,并根据自身教学实践体会,就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三个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具有能动性、积极性。学会学习、掌握学法、学会求知,是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的重要体现,更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的组成因素。新实施的小学数学新课程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一、修之一身,其德乃真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
摘 要: 本文主要探索运用意动心理学的理念和研究方法,使中职德育能够有效地深入教师和学生之心,使德育成为人人自身发展的需要;运用意动心理学的研究模式,规划好中职生的职高生涯的德育发展目标,探索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方式方法,为中职生的人格发展和品质培养提高帮助。  关键词: 意动心理学 中职德育 有效应用    一、意动心理学  1.认识起源。  意动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布伦塔诺(183
摘 要: 校园体育文化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融合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它对高校的和谐校园建设起着关键的作用。两校合并后, 海南大学步入“211工程”启动的新时期,本文对作者所在学校体育文化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校园文化 高校体育 体育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和教师为参与主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各种竞赛为主要内容的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是体育教学、科
摘要: 毕业设计是高等工科院校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结合电类专业特点,从选题、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模式的改革等方面探讨了提高电类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电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电类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及创新能力,能够系统地掌握和应用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检测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一些专业
学生的眼神专注,说明这堂课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也是所有教师期待的课堂效果。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在课堂上,能激之以“趣”,使学生“乐”学,体会到学习是一件快乐而又轻松的事,体会到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实际上,经过中学六年的学习,高中生阅读浅易文言文依然困难重重。在平时训练和考试时,文言翻译成为学生们最头疼的事。如何培养学生对文言翻译的兴趣及怎样准确翻译成为教师们研究的重要问题。在这里,我就课堂教学及在平时的训练、考试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兴趣及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要让学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一手好字,是诸多素养及能力之必备,它既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又是优秀素养的具体表现,更是人际交流和终身学习的必备工具。近几年,我们以写字教学为突破口,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精心组织、指导、规范、改革写字教学,想方设法狠抓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