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教学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y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新课标形势下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减轻学生的压力,又要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初中物理教师来说势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要想战胜这次挑战就得从思想上去除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观念太过注重学生的成绩,一味的追求升学率.教师往往通过增加上课时间加大作业量来实现.这种方式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教育要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因材施教.使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学生的压力减小就意味着教师的工作量要加重.教师要在上课前对下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力求在一开始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听课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出这一节课要讲的内容.例如:在讲到电路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为什么小鸟站在电线上也不会触电;在讲到水的三态变化时可以先提问学生为什么游泳完以后岸边比水里要冷等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以此来引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在将课本里的内容时,教师要注重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参与进来积极思考,而不是教师一个人占据整个课堂.例如,学习“欧姆定律”时,先让学生复习电流形成的原因和电阻的概念,然后提问:“电流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如果改变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或导体的电阻,通过导体的电流会变吗?”然后学生进行互相讨论:①假如把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由1 V增加到2 V,通过导体的电流会变吗?是否可以这样推测:导体两端2 V的电压由两个1 V组成的,每个1伏电压都形成了电流,两股相同的电流合在一起,电流就大了.②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把导体的电阻由6 Ω减小到3 Ω,通过它的电流又会怎样呢?是否可以这样推测:电阻减小了,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了,电流就大了.这种老师和学生一起探究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后作业教师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习题,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回家测量计算一下家里的电磁炉烧一壶水需要多少钱,同样一壶水用天然气烧开有需要多少钱.将所学的东西应用的实际生活中,这样即达到了为我们教学的一个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热情.不再是“高分低能”.
  2因材施教,全面发掘学生潜能
  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法方法所有同学都在一个模式下学习.那么势必会导致一些学生的潜能不被发掘,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重视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书本的奴隶.
  (1)对于思维比较活跃又有很大学习热情的同学,教师就应注重对他们的培养和训练.在完成必要的作业同时在对他们进行一下加强性的训练.
  (2)对于那些平时学习认真态度端正成绩相对一般的同学,教师应侧重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不宜让他们作难度太大的题,加强他们基础的培养.
  (3)对于思维活跃但对学习并不是很认真的学生,教师要加强对他们的“引导性教学”,加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适当的给他们做一下有难度的题,让他们在解除问题后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加对学习的兴趣.
  3采用多媒体教学
  近几年在很多中学里都出现了多媒体教学,但很少应用到物理教学中来.其实物理这门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很抽象的学科.单凭教师的口头描述学生很难想象出一个生动真实的画面.这样也就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效率.但多媒体教学可以记住计算机辅助教学,很多画面可以通过Flash动画呈现.例如:在讲电流的流动方向时,通过Flash动画给同学们演示正电荷的流动方向,生动形象.将抽象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比如利用Flash动画还何以清晰地展现不同的电路接法几个灯泡的不同亮暗方式.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教师只负责引导思想的工作,将学生引上门以后.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培养学生自觉发现、思考、并动手实践的能力.
  (2)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初中物理课本中不乏有一些实验.例如:“瓶子吞鸡蛋”,摩擦生电,还有很多简单的电路实验.这些实验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完成.在电路的试验中,学生可以尝试各种电路的连接方法是来点亮小灯泡,而不是简单地在纸上用几条线、几个电路元件图标来表示.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觉发言,畅所欲言.还可以组织小组交流.例如:老师可以就某一个知识点发问,然后让学生们自己进行讨论,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讨论.讨论完以后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说出小组讨论的结果.然后教师综合所有小组讨论的结果说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所得出的答案里有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成果,学生会更容易记住答案,掌握知识.
  (4)在自学过程中要掌握好课前、课上、课后三个阶段.课前是自学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课前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它意味着你能否在课的一开始就进入到状态.课前预习工作做好了上课的时候才能跟上老师的进度,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做好预习工作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老师要告诉学生对哪些内容、这些内容的哪个方面进行预习.让学生预习的时候有方向又着重点.在课堂上老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讨,将课堂放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的讨论,拓展他们的思维.课后老是尽量少布置硬性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的探讨.
  总之,最重要的是实现一个良性循环.课前课上课后循环起来,在这三个环节都能实现自主学习.能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初中物理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层面.一定要做到老师与学生的有机结合,老师不再只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也一起参与进来.让学生自己动手 自己思考让学生享受到自己思考结果的喜悦.学生与老师结合共同互动的课堂符合新课标要求下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学习中收获知识.
其他文献
我3岁以前的记忆里没有他,6岁以前的记忆里,他的形象完全模糊。rn他在我出生不久就去河北读大学,供他读书的钱,是妈妈在一个乡村小学代课用每月两三百元的工资省吃俭用攒的…
以调动学生思维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切入点,是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最实际的方法和手段.物理课堂可依据启发性原则、自主性原则、交互性原则、创造性原则,通过设置问题,点拨思维;利用“争辩”,“挑起”思维;联系实际,多做实验,调动思维;利用比较,引导思维;变换角度,开拓思维;变换角色,激发思维等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全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向人们询问消息、征求对方的评价性意见是日常生活中时常使用的话语,那么在英语中有哪些方式呢?请看下面的归纳:  1.What about…? 口语中最为常用,表示“……怎么样?”、“对……如何办?”、“你认为……怎么样(好不好)?”等,常接名词、代词或动名词。如:  What about going to the park? 去公园如何(怎么样)?  What about a cup of coff
期刊
课堂学习区别于其他形式的学习是它的浓缩性、高效性、任务性等.课堂上不仅要学习新的(生疏的)知识,而且还要重新认识自己认为已经知道的知识,纠正原来理解的偏差.  我们知道学习分为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两种,课堂学习属于有意识学习.有意学习要求一般说来高于无意学习,因为有意学习多有后续的“监管”,或考试或应用,而无意学习没有事后的针对检查,没有相应的压力.其学习的内容多与少,学习的效果好与坏等都是个人素质
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家就有一个“大活宝”——爷爷!rn爷爷又瘦又小,像根面条,黝黑发亮的皮肤,似乎可以与漆黑的夜融为一体。爷爷虽然“海拔”不高,但是力气大,他常
几年前,当70后大骂80后是浪费、自私一代的时候,80后标榜自己是“红色一代”。这些年,随着90后逐步成长,社会上对90后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等评价又催生出了“粉红力”这个说法。粉红色也是红色的一种,只不过颜色没有那么深而已。那么这个“粉红力”究竟代表什么呢?  The term “Pink Power” was born in a fierce online debate among net
期刊
在中学物理2013年11月刊发一道物理题:  例题 如图1所示,质量为m、带电量为 q的带电粒子(重力不计),以初速度v0垂直进入相互正交的匀强电场E和匀强磁场B中,从P点离开该区域,此时侧向位移为s,则  A.粒子在P点所受的磁场力可能比电场力大  的差值越大,轨迹变化越明显.模型中取v1=3v2,带电粒子运动一个周期的轨迹如图4所示,与分析的结果是一致的.例题出题者只是截取了起点M(对应起点F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中学物理》第2013.7期的第28页刊发了一篇“构思虽巧 改进更好”的文章,作者指出了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中“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设计上的几点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那篇文章的主要观点:  作者先是通过理论分析指出,当摆线偏角确定时,做圆锥摆的小球的线速度是一个确定的值,而不可能是任意值.因此,做实验时,让小球做稳定的圆周运动后,我们手释放(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