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江户时代中国“十八描”类画谱传入的三重影响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f1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描法古今一十八等”即“十八描”,最早见于明代邹德中编次《绘事指蒙》.后经明清诸家不断完善与发展,载有描法释义、谱例的画谱被称为“十八描”类画谱.17世纪中叶“十八描”类画谱经中日长崎海上贸易以商品的形式传入日本并得到广泛传播.我国传统衣褶勾描理法既是历史的又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它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反映了中华传统人物画衣褶的审美追求、同时还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价值,更彰显了中国传统人物画意象风格与审美关照.本文意在阐发“十八描”类画谱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所具传播性并揭示对日本近世描法类画谱、浮世草子插画、浮世绘在跨文化领域的三重影响.
其他文献
翻译和文化密不可分.由于文化差异的缘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词汇,很难在英语中找到表达上毫无二致的对应词汇.作者通过研究林语堂先生《浮生六记》的英译本,借助翻译这种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活动,探索文化负载词最恰当的翻译策略,达到传播并展示中华特有文化魅力的目的.
成语的构成要素是词,探寻词所承载的古义和僻义,有助于准确把握成语的语义.若想精准解读“心存目想”的语义,必先明悉“存”与“想”的词义:当“存”表示存在,“想”表示看见、仿佛看见时,“心存目想”意为心里留存人或事物的形象,眼睛就会看见其浮现的影像,多指书画作者凭借记忆或想象再现熟悉的人和事物;当“存”表示思念,“想”表示看见、仿佛看见时,“心存目想”意为心里思念某人或某事,眼中就会重现其形象,形容对人或事物仰慕或思念.
现代汉语里有许多从日语借来的词,通常简称为日语借词.本文选取清末民初的3套教科书的课题为语料范围,通过分析归纳其具体词源、音节形式、内涵思想,来划分日语借词的语义范畴,进而分析近代中日语词交流的对中国现代汉语的影响.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整合正在发生变化,“互联网+”艺术教育将迎来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以“互联网+”时代广西民族民间舞教育特征出发,针对民族民间舞蹈教育特性,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探索“互联网+”时代广西民族民间舞教育教学潜力和规律,为广西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
时代正处于发展变化的阶段,为我国传统乐器——二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多元化背景下,中西方文化融合速度加快,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二胡艺术改编作品.本文对二胡艺术的民族性进行研究,并对二胡艺术的发展现状和其现代精神进行分析,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二胡艺术民族性与现代精神的有机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扶智先通语”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尤其在各民族杂居的地区,语言的交流成为主要的问题.因此,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率能够增强各民族的团结合作,促进国家繁荣富强.从民族杂居地区的现实情况出发提出民族杂居地区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提出为民族杂居地区普及普通话、提升人民文化教育水平的有效对策.
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其对精神层次的文化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的满足群众多元化文化需求,则需要文化馆积极强化自身职能,做好群众文化的普及推广工作.文化馆在群众舞蹈普及推广工作中,应积极深入到群众日常生活,统筹规划普及推广工作内容和方法,强化部门职能,充分发挥舞蹈艺术特性来传播文化,加深对群众舞蹈文化的认同和重视,对丰富群众文化素养,提升审美能力有着积极作用.文章就新时期如何做好文化馆的群众舞蹈普及推广工作展开论述,结合群众舞蹈文化特点和发展现状,选择合理有效的措施全方位践行,力求推动文化馆整体服务
莫扎特是欧洲最负盛名的作曲家,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尤其是在歌剧创作方面,他表现出过人的才华.莫扎特认为对歌剧而言,音乐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无论是人物形象塑造,还是刻画和展现人物的内心,音乐都必不可少.他在创作歌剧作品时,大量运用女高音咏叹调,使得歌剧中的人物形象更为鲜明,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影响力.本文将莫扎特歌剧中的经典咏叹调作为分析的目标,首先深入探讨莫扎特歌剧作品女高音咏叹调的独特风格,进而分析在演唱实践当中应当掌握的技巧,希望能够为美声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参考.
东北抗联歌曲是我国特定时期抗战文化现象,它有着特定的创作主体,立场鲜明的政治观点,意义深刻的精神内涵,影响深远的文化辐射力,是我国近代反侵略反压迫的宝贵抗战文化遗产之一.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理与历史环境,东北人民质朴的生活习惯和强大的反日反侵略意识,都使得东北抗联歌曲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
每一部钢琴音乐作品都是作者自身情感的直接体现,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想要将钢琴音乐作品的内容及情感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则需演奏者遵循一定的演奏方法.斯克里亚宾的钢琴作品《前奏曲》作为其重要的代表作品,在这一系列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一定的缔造和平的力量,对当时的音乐表现形式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想要对斯克里亚宾的钢琴作品进行深入研究,那么必然需要对其钢琴作品《前奏曲》进行一定的了解,掌握作品的演奏方法,这样才能够将对斯克里亚宾作品的学习之门全部打开.本文中,笔者以斯克里亚宾前奏曲中的Op.11为例,对其演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