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人格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832793x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它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了健康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呢?具体途径有以下三种。
  
  一、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高扬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激发学生在完善自我中塑造健康人格。
  
  学生的语文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语言素质、文学素质、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其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乃至社会意识形态的树立影响至深。这主要根源于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政治性、教育性,而且是政治教材无法替代、比拟的。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特有的形象性、情感性、生动性,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达到提高学生人格思想素质的目的。
  守卫领土是动物的本能,这成了有思想的人类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渊源。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满江红》),“还我河山”的呐喊;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高尚的民族气节溢彩流芳;陆游“僵卧孤村”,“尚思卫国戍轮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感人泪下;冯婉贞率众痛击英法联军,激起民族万丈豪情;《最后一课》像一只警钟唤醒学生学好祖国语言文字,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情……
  教材中礼赞对党、对革命事业、对共产主义忠贞不渝的内容也不少。“无名战士”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珍藏七根火柴,因为红军大部队正遭遇着恶劣环境的挑战,党更需要保存火种(《七根火柴》)。学生切身感受到:在党的利益、人民利益、集体利益面前,个人利益是何等的微不足道。《生命的意义》则更激发青少年学生确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把握青春,去探求生命的永恒实在意义。
  文学是人学,文风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操和道德风尚。教师授课时不要只从文学的意义上去讲授作家作品,而是要联系学生实际树立人格榜样。比如,讲朱自清时,势必要讲朱自清反对帝国主义侵华政策,宁可饿死也不领“救济粮”的坚贞民族气节和炽烈的爱国之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作家的良好性格和伟大的人格渗透到学生的潜意识中,成为他们自觉不自觉仿效的楷模。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审美陶冶中塑造健康人格。
  
  如果说通过思想教育塑造健康人格偏重于“晓之以理”,那么通过审美教育塑造健康人格主要是“动之以情”。审美陶冶作用于除语文认识能力以外的其他心理因素,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即我们常说的非智力心理因素。
  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披文入情”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认同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有位教师上《背影》一课,首先动情地讲起了自己的父亲,学生听得入神感动,然后纷纷讲起父亲如何关怀、培育自己成长,全班沉浸在浓重的情感氛围中。教师看时机成熟,水到渠成地进入了新课教学。又如我在讲《背影》一课时,怀着对父爱的深刻体验去动情地讲授,学生的情绪受到冲撞,好几个学生不能自抑,不止一次地流下了滚烫的泪。此时无声胜有声。我想,不用说教,把孝心献给父母的观念早已深刻在每个人的心底。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学生对美是追求的,教师则要引导他们寻求真正的美——人性美。大量的写人记事文章正是很好的美育教材。《一件小事》里车夫勇于负责,正直无私;《窗》中临窗病友忍痛给他人带来快慰和享受;《散步》中“我”作为中年人扶老携幼,表现出承前启后的庄严的使命感;《魂》中小姑娘牺牲自己利益制止了一场野蛮的冲突,让人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人物事迹进行审美注意,学生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还能净化心灵,汲取塑造健康人格的有益养料。
  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美进行再创造,也有益于塑造健康人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客体融合起来,在创造美的同时也创造自身。学习《晋祠》,学生深深陶醉于祖国优美的自然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中,此时教师出这样一个训练题:由对周柏唐槐的描写展开想象,写成抒情散文片断。学生思路大开,有的想到古老的中华民族虽经沧桑却生机勃发,有的想到老年人饱经风霜又焕发青春,都很精彩。
  学了《窗》后,学生无不认为不临窗病友冷漠、自私、忘恩负义、见死不救的性格可鄙。于是在续文中让他转化,醒悟过来后继续给其他病友带来欢乐;还有的同学颇有心计地让他饱受精神折磨,从中体现了豁达、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审美取向。
  
  三、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塑造健康人格。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思想教育和审美陶冶中汲取完善自我人格的情感力量,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内化为具体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进而形成稳定的性格特征。新大纲也明确地将开展“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课外活动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为此,教师要恰如其分地组织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个积极的人格实践的机会。以往的教师节,学校都要要求学生向老师献一点爱心,亲自制作小礼品等。2009年,我们组织教师节演讲会。学生为了写好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文章,利用课余、假期时间进行采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增进了对老师的感情和理解,磨炼了意志,锻炼了思维能力,这对弘扬尊师重教精神不能不说是一种实际的作法。
  课外活动要“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轻松、有兴味,使之生动活泼的性格得到发展。它可以和课堂教学适当配合,但不必处处配合。我每个学期都要带学生游玩一两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师生从中饱览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景色,陶冶情操,了解风土人情;锻炼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学生课外有饲养小动物的爱好,我也支持。因为在这过程中他必然要学习有关知识,学会观察,提高语文能力,也有利于塑造耐心、细致、沉稳的性格。
  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中重视健康人格的塑造,决不是说可以忽视常规训练和学习习惯的作用。认真书写、保持书面整洁、高质量地按时完成作业等看似琐屑的小事,同样能塑造学生严谨、求实、勤奋等良好性格。
其他文献
摘要: 寻求语文教学中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是解决目前缺乏个性化的共性教学与学生个性之间的矛盾的关键,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出个人独特的教学个性。在教学方法、个人人格魅力、师生关系等方面都应具有鲜明的个性,同时在实施个性化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 语文课程个性化教学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方法    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人文性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对师生的个性有很大影响。在我们传统的语
我们研究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研究教材文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研究如何根据文本预设课堂教学目标和目标达成的方法。  如同其他学科一样,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必须依托具体的教材来进行。但和其他学科教材相比,语文教材具有其先天的缺陷,那就是教材的系统性和文本的必然性不强,不像其他学科,某一章节不学,后面的学习就无法继续下去,而语文教材选用的文本则缺少这样刚性的特点,因此对教材文本在课堂教学作用的研究就
2009年5月16日,是北京电视台的30周岁生日。三十而立的北京电视台,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经历了成长的喜悦和苦痛,蜕变成一个稳重成熟的有影响力的大台。尤其是近三年来,北京电
为进一步提升对患者服用药品后出现的不良反应的监测管理水平,对于目前本院出现的监测管理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出现了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重技巧、轻积累是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作者就夯实写作的基础--积累提出了自已的看法,认为要让学生作文有所突破,教师必须注重
素质教育为语文教学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使语文学科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不再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强调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活动和直接经验,注重学生的课堂生活质量,真正把语文教学当作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认知性的掌握知识、发展智慧潜能的过程。但是由于受长期以来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满堂灌”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
语文教学应用电子技术起步较晚。近年来才引起人们的重视,语文教师所关注的不仅是怎样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而且包括怎样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改进语文教学。许多教学实验也取得可喜的成绩。尽管目前全面评价这些实验还为时太早,但可以肯定,语文学科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全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取得大的突破。如果条件具备,加大实验力度,那么语文学科的电化教学在推进语文学科全面教改的洪流中完全可以起到“龙头”作用。    
当前我国存在大量的关联交易,其原因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合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应从这两方面的完善入手,从根本上规范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 At present, there are a
作文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对学生循循善诱,多加引导,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进
目的:73 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体会探究.方法:将来我院的 73 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开始时间为 2018年11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1月,按照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