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寻”之发微

来源 :语文新读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u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字是杜甫在《蜀相》一诗中的诗眼和思路脉络,也是解锁《蜀相》情感的钥匙。杜甫由“寻”起笔,通过寻访武侯祠将自身与诸葛亮相联系。眼前青草映阶与黄鹂啼鸣的自然景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象征意义让杜甫由“寻”生悲。最后,他的悲由“寻”而来,演化成对诸葛丞相的命运、对自己的人生境遇,以及对国家、社会、人民生活的悲痛和深沉的思考。
其他文献
<正>《蜀相》是诗圣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对武侯才智品德的崇敬,表达了对功业未成的感慨。首联以问句形式引出话题,点明武侯祠所在的方位;颔联简要描述了武侯祠内的优美景色,既怀念了武侯,又顺理成章地引出后面的诗句;颈联概括了武侯一生的功绩,赞美了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畏精神;尾联对其壮志未酬、身已先殁的经历表示哀痛,
期刊
本文基于《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从实践出发,分析了“综合实践活动”和“跨界学习”的内涵和意义,阐述了二者的关系,提出了用“跨界学习”的理念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以促进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随着精准医学概念的提出,肿瘤作为一类高度异质性的疾病,其个体化治疗已成为精准医学的一个关键领域也受到更多关注。近期提出的类器官模型为肿瘤的基础研究和个体化治疗带来了新突破。类器官指从干细胞或器官祖细胞来源,以类似体内细胞分化的方式组织成的器官特异性的细胞集合。肿瘤类器官指利用原代恶性细胞经过体外3D培养构建的恶性细胞团,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可持续增殖,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代肿瘤的病理学形态特征、基因组与
目的:观察针刺预处理对荨麻疹大鼠血清IgE水平及背部待测区域皮肤组织肥大细胞脱颗粒,组胺和5-羟色胺含量,磷酸化酪氨酸蛋白激酶Lyn、Syk(p-Lyn、p-Syk)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预防和治疗荨麻疹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抗卵蛋白血清致敏建立大鼠荨麻疹模型。造模前14 d,阳性药物组大鼠予以氯雷他定灌胃(0.1 mg/100
肺类器官主要是由干细胞或特异性祖细胞通过3D培养形成的一种能够更加真实地在体外条件下模拟肺的结构和功能的组织类似物,与人体肺组织具有较高的组织源性。随着肺类器官技术的发展,其培养方案林立,但缺乏统一的标准。不过目前已经在疾病研究、药物筛选以及毒理评价等多个领域开展了肺类器官的相关研究。该文主要综述了肺类器官的培养技术及相关应用,以期为肺类器官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类器官作为一种新的“模式生物”,由于其组成、结构和功能与体内器官非常接近,可为探究人体发育、疾病发生机制及筛选高通量药物等提供一个全新的工具。最近的研究表明,干细胞或肝实质细胞在特定细胞外基质及多种信号分子的协同作用下,可形成“肝脏类器官”。考虑到肝脏疾病诊治的迫切需要,人们亟待深入了解肝脏类器官的形成机制及其应用潜力。该文综述了近几年肝脏类器官的研究现况,对于体外快速、高效地建立结构和功能完善的
为降低仿生手臂的抓取失败率,提升手臂整体的灵活度和灵敏性,给使用者带来更加舒适、稳定的应用效果,结合人体工学技术对仿生手臂进行创新设计与开发。先进行受力垫片与仿生驱动卡扣的搭接,设计基础环境中的驱动结构,并针对手臂移动的状态,完成对仿生手臂关节气动肌肉拮抗处理。再结合人体工学,逐步构建柔性触觉感知模型,最终采用重复振动法实现仿生手臂设计。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气动肌肉仿生手臂和传统LeapMotio
<正>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跑道,浙江构建数字经济系统核心架构,着力探索一条面向未来的工业互联网创新突破之路后摩尔时代,工业互联网迅速发展,其普惠化、智能化、区域化、去边界化和生态化趋势日益凸显,在网络协同不断深化的基础上,数据要素汇聚与赋能作用逐渐显现,数字价值挖掘与利用更加凸显,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