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haohua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总目标”,当前我国的教育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变,这无疑为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一项新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011-01
  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想,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探索研究,而中,主要在于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品质训练呢?
  一、教师教学思想的突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首要条件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当作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因而应从教学思想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原则。要克服创新认识上的偏差,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不同于别人的思路,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都是创新。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教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听众的旧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以平等、宽容、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更多地采取讨论、探究等方式,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的始终,真正成为探索研究的主体。
  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能力
  所谓思维灵活能力是指:一是思维起点灵活,即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方向,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二是思维过程灵活,全面灵活地分析;三是概括迁移能力,运用规律的自觉性提高;四是善于组合分析,伸缩性。在教学实践中,对优等生和差等生的解决问题过程作一个跟踪,经过观察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优等生对一道题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应用各种方式进行分析遐想,然后就每一种可能进行合理的思维推理,一旦思维受阻,能马上改变思维方式。而中,差生则不然,不但想法单一、缓慢,而且思维一旦受阻,就会停止思维。通过观察研究表明,上述学生的数学思维遵循这一规律。
  三、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
  学生思维的创造能力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思维能力培养的高层次要求,思维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对思维材料高度概括后集中而系列的迁移。学生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成果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适时,经常地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有利于将教学过程的重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研究,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这些创造思维的产生,都不同程度来源于教师设计的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果设计的问题不具有挑战性,就不能使学生产生创造性的欲望。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多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就会使学生逐渐养成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分析,努力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
  没有批判就没有创新。因此,批判性思维也是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和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思维品质,设计些陷阱式的思维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例如: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一个问题正面学习完以后,仅有大约百分之六十的学生基本掌握,有的学生因用错了概念、法则、公式、定理而把题做错。因此,应加强从反面培养学生的思维批判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事物的发展变化总是遵循互相转化,互相联系这一规律,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不例外。
  对全班学生做一次考查,每当一个公式或法则学习完以后,正向应用,有规可循的则比较顺利,一旦寻求逆向使用,心理就没底。要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要求我们每个教师不仅从正向而且从逆向培养学生的思维。例如在练习中可设计这样的正逆向题对学生进行训练: 9×37 9×63=9×( );(100 2)×43=100×43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四)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數学思维的概括能力,是指能够从大量而复杂的数学材料中,抽象概括出事物的基本特征。数学思维概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者仔细地研究探索,设计多方位的变式训练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的训练,做到全方位平衡发展,数学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探究法、讨论法,创设一种自由思考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思维提供漫游的空间,进而产生创造的欲望,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创新能力也就会逐步提高。
其他文献
在拉丁美洲解放的关键时刻 ,圣马丁同玻利瓦尔在瓜亚基尔举行了秘密会谈 ,此后不久 ,圣马丁辞去了秘鲁护国主职务 ,悄然引退。其原因是 :瓜亚基尔会谈中有关瓜亚基尔归属、军
后全球化时代,数字浪潮来袭。文化创意产业以其高知识性、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等特点成为21世纪备受关注的朝阳产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海峡两
本文从分析高中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入手,尝试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来建立以课堂讨论为支架的写作教学模式。文章以高三年级议论文写作课为案例,分别从写作前的导入环节、词
以闽剧为代表的福州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在几百年的历史沿革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色彩。为使福州戏曲能够更好地传承,需使其融入高校美育进程中,突出本地教育优势,让青年一代
以2-溴-9-芴酮为原料,经亲核加成、取代、氧化还原、氧化反应合成B-[9,9-双(4-甲基苯基)-9H-芴-2-基]硼酸,其结构经1H NMR确证。采用响应面法重点对氧化还原步骤进行优化。确
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在新形势下,福建省首家师德主题博物馆在福建教育学院建成,为更好地发挥其师德教育功能,立足文博出版
古代汉语课程蕴含丰富的育人价值,具备开展课程思政的有利条件,但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学评价和实践活动的实施也存在一些不足。针对这一情况,古代汉语课
摘 要 微课是近几年流行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其应用可有效解决数学教学中的多个难题。本文主要介绍洋葱数学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在应用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微课;洋葱数学;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8-0010-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微课体现出
摘 要:中考复习阶段第一轮复习至关重要,但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被动、杂乱、低效,以及无法满足各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本文提出按照话题整合与模块梳理,并以话题专题复习的方式优化中考第一轮复习。然后结合课例,探析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实施话题专题复习的优势,以达到帮助学生系统、有效、清晰地完成第一轮复习的目的。  关键词:思维导图;话题;中考复习  1.问题的提出  中考复习阶段是初中
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护理新型冠状肺炎合并恶性淋巴瘤PICC置管患者1例,护理要点包括患者管理、护士管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导管护理及病房管理。患者经过抗病毒等对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