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素质教育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_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需要。语文科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材大纲(试行)》开宗明义地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这不仅言简意赅地阐明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任务和方向。 语文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对其他学科的渗透性及其工具性功能。可见在初中阶段实施素质教育中,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如何在初中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呢?
  首先,要把语文课教成语文课,而不是其他课。
  语文教学要以学习、理解、掌握和运用语文工具为宗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核心,提高听、说、读、写各种能力;要坚持“因文明道,因道悟文”的整体性教学原则,并结合语文因素的分析进行与具体语文内容相关的政治思想教育,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精神,进行审美陶冶;要变语文形式教学的单一功能为知、情、意教育统一的多功能,提高语文教学的综合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向社会,贴近生活,扩展语文教育空间,通过语文实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在实践初中语文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搞清楚“教学”这个命题。首先要认识到教学是双向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双向交流、互为主客体的。教学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形成教学合力,以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强化学生的主体能力,才能有效地体现素质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活力。毛泽东说过:“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员的问题。”可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在教学中见物不见人、备书不备人,都是违反教学规律的。
  其次,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言,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那是无效劳动。
  这是因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不到落实。这个问题不解决,素质教育只能是一句空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立足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和完善,要根据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需要传授最基本的具有发展前途的知识和技能,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潜能。要在语文教学中注入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成功教育、愉快教育、情境教育”,使之成为整体性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催化剂,进而促进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要强化学生的主体能力,致力于促进、改善学生的学,把教师的外驱力转化为学生的内驱力,以期实现叶圣陶先生的“凡为教,目的在于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这是取得教学最佳效果的根本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再次,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实践中,要注重语文内容的人文属性。
  不能把对语文知识的肢解作为对课文的分析,诸如这是单句、那是复句、这是比喻那是拟人等等,加以认识,如此而已,这是蹩脚的语言课,而不是成功的語文课。应当根据语文形式和语文内容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原则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领会语文形式表达了怎样的内容,鉴赏这种表现形式的优劣所在。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能只靠听和看得来,而要身经百炼,在自身反复的语言实践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语文课,特别是初中语文课,是一种技能课、能力训练课。因此,应以语言训练为中心,从课内向课外扩展,把知识迁移为能力,使学生从“我学会”变为“我会学”。
  最后,语文教学又是一项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不能稿一视同仁,不能只是“先生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而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因人而异,因才施教,分类推进。教师要善于在课文(教材)与学生心灵之间搭桥,才不会以教代学脱离学生实际,才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分类提高。 在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应结合素质教育的社会性来进行,要顺应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科教兴国这一战略目标服务。要结合教材辅以历史、地理、国情教育等,使学生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公民素养,培养对党、对人民和对社会主义祖国无限热爱的政治思想素质。这也就是不但教学生读革命的书,还要培养学生做革命的人。
  总之,人的素质是一个有系统的整体,主要有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在语文教育中这些素质都要体现出自觉和不自觉的互相渗透、互相作用。教师应注意整体把握、互相协调,促进其和谐发展。例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材的智育过程中要注意到学生的体育,不能只强调本学科教学任务的完成,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以损害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代价来换取语文科成绩的片面提高。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德育、美育,来激发学生的原动力,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毅力,进而提高语文科的学习效率,促进智育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充分认识成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挫折,进行心理承受力的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使自己既是个专才又是个通才,不能满足于自己是“一桶水”,而要使自己成为“一条流动的河”。语文教师不仅要掌握语文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方法,还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科学的素质教育理论、方法与手段。要具备为人师表的风范,言传身教,真正做到在学生面前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在教学过程中勇于探索、勇于实践,那么,初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是可以走出来的。
  
其他文献
英语是用来交际的语言学科,只有实现其交际功能才能将其作为语言使用,因此,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应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最终目标,积极引导学生“敢说、会说、多说”,将英语知识变为活的语言,从而实现英语的语言交际功能。但多数人认为英语教学费时费力、效果差的观点仍然普遍。当然,影响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很多,通过十余年的教学摸索,我逐渐认识到: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教学方
本文介绍在医院检验系统中检验子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以及检查子系统的功能并对子系统的效益进行了分析.统一了各种检验仪器报告单的格式,方便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阅读和理解.
总结肝门上入路在BismuthⅢ~Ⅳ型中临床应用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7月至2002年10月采用肝门上入路手术切除11例BismuthⅢ~Ⅳ型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切缘阳性2
会议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有没有想过把我们的课堂时不时也来“装修 ”一下,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时代感,让我们的学生在用时尚与流行打造的课堂里快乐幸福地接受教育、获得知识、健康成长。语文课的课堂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不应该是单调无味的,如何把我们的课堂进行“装修”从而打造时尚而高效的课堂是我们每位语文老师要反思的课题。  一、语文课堂装修的硬件应用  我们农村小学在硬件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观。我们语文老师已经告别
[摘 要]新课程理念倡导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程资源,注重教学方式生活化,将课堂延伸至生活,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关键词]品德 生活课堂实效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
不同的医疗设备需要选配不同种类的电源,本文根据作者多年使用医疗设备的经验,介绍提供稳压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的配置方案,以供参考.
本文探讨孤立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机理,通过临床诊断,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考虑可能的不良预后,仍以泼尼松及免疫抑制剂积极治疗为妥.
本文探讨在医疗设备管理中,充分利用其现有的人力和财力资源,根据临床需要,调动其所有子系统的各个分支发挥最大的积极能动性,保持最好的工作状态实现最大化效能.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BPDE-albumin adducts as monitoring biomarkers for coke oven workers exposed to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
[摘 要]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教学任务,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对学生以后的语言学习和终身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我们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呢?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阅读方法 阅读习惯   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