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文艺意识形态初探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w1234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米歇尔·福柯是20世纪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被誉为“世界的福柯”。本文将从福柯对文学本质的追问着手,结合福柯分散在各篇著作中的观点,对福柯的文艺意识形态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文学;话语;权力;知识
  一、文学是什么
  福柯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家或,但在很多人看来,福柯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的写作。文学的主题在整个1960年代很明显的表现在福柯的研究中,研究者把这一时期称为福柯的“文学时期。”
  在福柯看来,“什么是文学”这一问题与写作的行为本身无法分离,文学在其内部腔穴里聚集全部存在。文学没有确定的年岁,但是否如传说般古老却有待商榷。接下来,福柯区分了三种东西:语言、文学作品和文学。他认为这三者构成了一个三角形,文学处于其顶端。而“语言是一切被念出东西的喃喃低语,”也是“在全部历史所积累的词语的结果”。文学指的是从语言到文学作品及其反向的关系,是一种“本质的空白。”它由某种“寓言”构成,是可能被言说出来的。词语在白纸上现形后,就成了文学,同时也僭越了文学空无的本质,这是一种违背,更是一种悖论。另一方面,词语也在向文学发出某种暗号,这些暗号正是写作。写作包含文学的本质,不仅叙述自身,同时表明文学之所是。
  福柯曾说:“对我来说,文学是我观察的东西,不是我分析的对象或是借助用来分析的工具。文学只是一种休息,行路时的随想,一枚徽章,一面旗帜。”但绝不能因此否定文学在福柯作品中的重要地位。
  二、语言与话语之谜
  福柯深受索绪尔结构语言学的影响。1966年,《词与物》出版,福柯坚信对人类意识的深层次的结构的研究必须始于对语言的分析,他对语言系统的关注则转向了“话语”。福柯笔下的“话语”和索绪尔的“语言”“言语”两者有着根本区别,它处于二者之间的领域,指涉的是在某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历史背景下的发言行为,这些行为本质上都是被规定的,不涉及特定的事物,而是集中于意义层面。
  对于任意一种话语行为来说,语言都是必然先存的,但是“从何时起,从什么样的语义或句法的转变开始,人能认识到语言已变成一种理性话语?”福柯在《诊所的诞生》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话语富含多重可能性,既不完全孤立存在,也不是全部完整的。隐藏在这些话语背后操纵着话语的其实是权力和制度,是话语的秩序。
  福柯笔下的“话语”超越了纯粹隶属于语言范围内的阶段,语言在这里不仅仅是一堆被语法规则限制的符号序列,更是一种与社会使用密切相关的复杂关系。话语的功能是运用某些规则整理外部世界,人类的历史、文化、知识、真理等其实都是某类话语构造出来的。话语被赋予了某种实践性,然而并不能完全自由繁殖,它被置放于社会制度中,逐渐凸显出其与权力的关系。
  在《话语的秩序》中,他直截了当地指出,任何话语都不能脱离权力的制约。这种权力不仅是指宏观上的君主意志或强权机制,更是一种无孔不入的微型权力,这种微型权力观始终贯穿在福柯的理论之中。“它事实上给人一种无法拯救的印象。我们处在看不见的制度下,被统治着却看不到逃脱的道路。”福柯深刻地指出这种权力并不完全是一种否定、压抑人的强力,同时也具有生产性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知识生产和建构的过程中。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权力与话语是一个共生体,二者不可分割,前者需要通过后者来实现,后者的实现则需要前者坚固的机构基础。话语实践的分析方法是进行福柯意识形态批判的重要方法。
  三、福柯的意识形态分析
  意识形态毫无疑问属于现代性概念的范畴。文艺复兴、新教革命和工业革命开启了现代性的大门,铸造了理性话语、人道主义和启蒙传统这三大资产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完整版本。福柯的批判矛头则直指这些人造的神话。当理性的赞歌奏响乐曲响彻资本主义大地时,福柯却试图为非理性寻求存在的正当性;当人道主义的口号被极力宣传时,福柯却撕下虚伪他们的面具;当知识的进步让全世界为之欢呼时,福柯却在剖析知识背后与权力的合谋。总之,福柯的意识形态批判总是直指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心脏。
  在《疯癫与文明》一書中,福柯指出了文学作品中疯癫存在的几种情况。疯癫这种现象是和人类的产生同步存在的,而在现代才进入研究的范围,因为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疾病,而是一种社会建构的结果。据此,福柯指出,疯癫并没有被理性的大网消灭,只是不在表露出来。在戈雅、萨德、荷尔德林等人的文学作品中,依然存在着关于疯癫的表述,这些沉默的“他者”的力量不容小觑,“非理性一直是现代世界艺术作品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换言之,任何艺术作品都包含着这种使人透不过气的因素。”文学和非理性、疯癫不可分割。这种掺杂了疯癫体验的现代文学艺术作品,在福柯看来极富艺术价值。这些作品是一种显然的颠倒,它们不甘心被理性压制,而饱含对旧文化的反抗,意味着“自在”语言的修复,表现“性”、“疯癫”、“冒犯”等被理性压制尘封逼迫到边缘位置的主题,它们以自身的存在,对现代理性社会的合理性提出质疑。
  总之,我们在艰难的穿梭过福柯创造的迷宫后,发现福柯的文艺意识形态与话语实践及其背后的权力机制体制间有着暧昧难明的关系。福柯越过种种障碍,以自身力量与权力、理性及世界的抗争试图告诉人们“不再被如此统治的艺术”,再次自我证成思考未来的崭新可能。
  参考文献
  [1]杨凯麟.分裂分析福柯:越界、褶曲与布置[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法]米歇尔·福柯.权利的眼睛:福柯访谈录:文化的斜坡[M].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刘北成.福柯思想肖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李计瑜(1993.07.27—),女,汉,河南省南阳市,硕士,文艺学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朋友一家五口,分为三个阵营,分别是五点半阵营、六点半阵营和七点半阵营。  火车发车时间是八点半,从家里出发,步行可以轻松抵达。爷爷奶奶五点半就提起行李往车站跑,卯足劲要领先全世界成为进站第一人;妈妈六点半起床,化好妆,顾不得好好吃饭,随手买个早点就朝车站走;而爸爸,七点半,慢慢悠悠地关门,锁门,下楼。十几年来,朋友的记忆中,爸爸永远要超时,要晚点,要让自己狼狈不堪地狂奔在发车前的五分鐘里。  于是
摘 要:《爱弥儿》作为教育学的经典著作始终被人们广泛阅读并进行着越来越深入的理解,但对于爱弥儿的讨论很容易就陷入“自然教育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具有可行性”的泥潭中去,然而,爱弥儿模式的真正价值在于提醒我们关注教育的终极目的,在教育过程中始终不脱离这一目的,而这终极目的,正是幸福。  关键词:爱弥儿;幸福;教育  一直以来,爱弥儿都被当做是卢梭自然教育的成果,是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而卢梭被称
摘 要:到了高中阶段,由于学生水平素质能力的不同,导致学习成绩差异不同。那么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针对高中地理学科进行差异化教学是每一个地理老师都要考虑的问题。但我们首先分析了高中地理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差异化教学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差异化  一、高中地理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  1.学生已有地理知识水平的差异导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能“一刀切”,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
作为南部非洲最富裕的内陆国家,博茨瓦纳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英国王子哈里甚至将这里称为“第二故乡”。曾经贫穷落后又被敌对国家包围的不毛之地,短短几十年就创造奇迹,这一切得益于博茨瓦纳“国父”塞莱茨·卡马,以及他背后的传奇爱情。  相识相爱  1947年夏天,明媚的阳光照耀着伦敦大地,此时,二战才结束两年,战争的痕迹仍在,但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早已迫不及待走出家门,去舞会狂欢,尽情呼吸着自由的空气
编者按:人类与疾病的抗争是社会发展的主题之一。历史经验表明,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制度的构建,是人类战胜各种疾疫、保障国民健康的必由之路。英国是现代化的先行者,也是世界上最早创建公共卫生制度与全民免费医疗体系的国家。1848年,工业化高潮时期,在霍乱等流行病侵袭下,随着公共卫生改革运动兴起,世界上第一部《公共卫生法》出台,英国建立起全球最早的公共卫生制度。19世纪后半叶,面对贫困疯人数量增长以及医
[摘 要:素质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要求教育者在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时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训练。鉴于此,作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和主要负责人,班主任教师需要结合当前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新时期的教育思想重新规划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形式,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的工作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文化素养、道德品质和基本技能的共同发展。本文笔者着重分析了在新教育形势下提高小学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摘 要:校园文化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对人才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从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品牌建设提出了相关思考,从而创造更加和谐美丽的校园。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1引言  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能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古往
摘 要:李清照在她早年所作的《词论》中,对秦观的词做出了“少故实”和“乏富贵态”的评价。其中“故实”包括“旧事”“旧理”与“旧言”三部分,“富贵态”包括“历史胸怀”“情感内涵”和“精神态度”三部分。从秦观词的用典特征来看,他的词多用语典和集典,缺乏厚重的历史与教化典故,感情表达过于曲折哀婉,容易显得柔弱,体现出对“故实”和“富贵态”的缺乏,与李清照的评价基本相符。  关键词:李清照;“秦观少故实”
[关键词:历史;正义;荆轲]  荆轲没去两千多年了,人们还在说他。  燕国既灭两千多年了,人们还在说他。  阿房一炬两千多年了,人们还在说他……  士之勇,有目共睹,士之忠,汗青在陈,士之行,辉昭日月,我们还在争论什么?  没错,是道义,是他此行的目的。褒者如云,貶者如数。说他义,扶危济困,无畏强暴,视死如归……说他不义,匹夫之勇,不足为取,亡益速耳……古往今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时代不同的
摘 要:《聊斋志异》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所著的短篇小说集,书中充斥着鬼神故事。其中水神崇拜在《聊斋志异》中十分常见,不仅体现在对水神的信仰,更体现在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之间的联系。并且书中南北方的水生信仰类型存在差异,不同的类型导致信仰有所不同。地理环境及人文因素便是导致其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聊斋志异》;水神信仰;地理  水神指的是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的掌管水的神灵,是人类信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