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比赛为突破口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0602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年了,五年来技能大赛竞赛项目越来越广,参赛师生越来越多,对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已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可喜局面。以比赛为突破口,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下面,以2012年机电一体化项目技能大赛江苏省赛和全国国赛为例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机电一体化江苏省赛分析
  (1)概述。中职组机电一体化比赛设备与以往相比虽然没有变化,但对触摸屏功能的使用要求有所提高;编程的复杂程度没有增加,但需要处理的细节较多,增加了与比赛相关的理论考试。工作任务是次品处理设备的调试、拆卸分解和加工回收。
  (2)试题配分。安装40分,调试功能5分,运行功能27分,原理图 10分,触摸屏15分,意外情况3分,共100分。
  (3)竞赛选手表现分析。①通过现场的观察可以发现各个选手工具新颖齐全、平时训练严格到位、操作工艺精湛、比赛速度快捷、技巧发挥好。②选手紧张情绪缓解。去年在比赛的前20分钟,选手衣服基本湿透,而今年几乎没有这种现象;入场后的行为规范,考生能熟悉自己的工位情况、有序清理器材、认真仔细阅读任务书;不清楚的地方考生能有礼貌地向裁判发问。③机械安装的准确度还不够,测量时仍有一些尺寸误差;对未接触过的新流程编程(如拆卸分拣部分)需要加强,比赛中少数选手只做了测试部分,未能完成拆卸分拣、加工回收等主流程。
  二、机电一体化国赛分析
  (1)试卷分析。①在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江苏省参加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项目,江苏省的两只参赛队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和二等奖。从国赛试题来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PLC基本指令和触摸屏画面制作,并能灵活运用。2012年,国赛试题对设备安装要求高,工作量也较大,对PLC编程的难度要求与去年持平,但是PLC编程和触摸屏功能结合紧密,整体工作量较大。比赛的评分更加细致,不论功能或安装每项得分分值更低,2012年国赛比赛时间又恢复到240分钟。②与以往不同的是2012年的国赛试题在硬件上增加了两个上料平台,增加了工作过程记录,工作过程记录内容与比赛实际工作任务密切相关。触摸屏操作主要涉及四幅画面:首页、领料界面、运行界面和领料记录界面。PLC编程和触摸屏功能结合紧密,触摸屏上提示、显示、查询功能要求较高且工作量大。③试题的编程难度与去年相当,PLC输入输出口仍然被指定,工作任务是自动领料装置的调试和运行,有三种异常情况(混料、缺料和掉料)需要处理。
  (2)试题配分。安装40分、调试功能13分、运行功能32分(其中约15分与触摸屏直接相关)、原理图 10分、工作过程记录 5分,共100分。
  (3)国赛选手表现分析。优点:PLC程序编写,基本指令已经能够熟练应用;大多数参赛队电路连接、气路的连接比较规范;能采用国家标准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绘图;安装流程的规范性比以往有所提高。缺点:被检查时主动性不强,未能将成果完全演示出来;触摸屏制作量大点多,在无法全部完成的情况下,没有做到有效地放弃;触摸屏无法与PLC通讯,功能未能全部完成。
  (4)建议。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工程设计能力,有工程背景对职业院校教师非常重要。尽可能多增加参与者,使技能大赛真正促进就业,促进学校广大学生知识、技能水平的提高。
  (5)赛项设置意义深远。①赛项适应了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助推了工业产品的升级转型。②赛项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引领了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方向。③赛题的形式和评价方式引领了职业学校考核和评价方式的改革。
  (6)对比赛的总结。①命题工作提前封闭进行,避免干扰,有利于做好命题的保密工作。②在参赛设备操作台面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命题组前期准备和讨论过程充分,使命题更有新意,更接近实际,更符合理实一体化教学。参赛选手将理论、实操、维修紧密联系实际,充分考察选手全面的职业能力,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③部分地区对选手的产生还不够科学,没有进行层层选拔,仍有部分选手对工艺的制作水平不高。④各省、市领导与学校非常重视。通过比赛结果可发现,选手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安全意识、职业素养和心理素质均逐年得到提高,技能大赛对学生的理论与技能水平的提高所起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出来。⑤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经验和技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⑥与以前相比,比赛题目灵活、更接近实际,对生产工艺较为了解的参赛队普遍得分较高。得分较低的选手主要失分原因是对任务书要求不能正确理解。⑦要办好大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安全和节能减排的理念。⑧在教育部与大赛组委会的精心组织领导下,准备工作慎之又慎,竞赛期间全程落实了紧急疏散等机制,保证了大赛的安全。
  总之,以比赛为突破口,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学科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生活化,无论是现在的中考试卷,还是社会学科对学生的要求,都或多或少地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挂钩,但我们现在使用的统编教材,往往很难表现出自己本地的乡土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合理、适当地加以补充,深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延伸课堂。  关键词:乡土教材;必要性;趣味化  早几天让学生做一份新昌县的期末卷,试卷中有一题错误率较高的选择题,原题如下:  
摘 要:师爱是教师的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关爱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班主任只有关爱学生,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教育活动得以在宽松的氛围中进行,进而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班主任;关爱;情感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班主任在学校肩负着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工作,是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教育者,也是协调全体任课教师教学
参加江苏省“送培到县”培训之前,我总认为自己的课堂轻松、民主、高效……总而言之,我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还算是很满意吧!但自从这次培训之后,我觉得我与名师的差异就在于“站立的高度”不同,即:重要的数学思想。虽然“数学思想”在短期内学生可能不会有多大的变化,但新课程培训之后给我带来的启示是:只有教给学生数学思想,才可以让学生走得更高更远。下面就以本人和名师的教学案例加以说明。教学内容均为《探索三角形全等的
二、社会情意思维  社会思维是知、情、意的统一。情意思维是社会思维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情意思维又称社会情志思维,它以人们的社会动机为基础,主要表现为情感、情绪、兴趣、意愿、意志、信念等形式。它是人们社会思维的基础和动力。从宏观上看,社会情意思维还应包括社会习俗、社会传统、社会风尚等“历世相沿,群居相染”而形成的社会心理现象。  社会情意思维,由情感思维和意志思维两个层次构成。  1. 情感思
摘 要:阅读是获取知识最直接的途径。课内阅读贵在阅读方法和技能的学习,而课外阅读则有利于开阔视野,拓展范围,增加阅读量。教师只有重视方法指导,运用激励机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促进他们主动阅读。  关键词:选择;阅读;兴趣;方法;活动  朱熹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都是在强调多读书的好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外阅
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需要丰富的物质文化作支撑;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多彩的文化载体作保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地发展,更需要特定的校园文化情境熏陶、浸润、哺育。研究语文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探索二者间共同发展、提高的途径并付诸实践,可以激发师生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促进语文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整合,可以加快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实现校园文
作文是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统一体,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要想突破这个难点,就必须以新课改理念和大作文观为指导,实施开放式的作文教学,开放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学科与学科间相融合,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界相融合以及与学生实际需求相融合的广阔空间,让学生在全方位开放的作文教学的空间自由驰骋、放飞心灵、快乐表达,充分挖掘学生创新作文的潜能,提高写作能力。下面
摘 要: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向过程,充满变化和问题,就算设计的再缜密,也会在上课的过程中生成许多教学问题,这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但我们可以通过及时深刻的反思使预设和生成趋于和谐,使我们的专业素养持续提高,使我们的课堂趋于完美。数学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对数学的学习过程、教师对课堂教学行为不断反思的体系中。有意义的反思过程中包括有概括、有比较、有推理、有驳证、有创新……它既是创造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
一、生平介绍  王充 (27~约97),汉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字仲任,会稽上虞(今浙江省上虞县)人。自幼好学,青年时到京师太学读书,受业于著名的儒学大师班彪。王充曾任郡功曹、治中等官。由于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久弃官回乡,居家教授,致力著述。  王充6岁读书写字,8岁上小学。学童百余人,唯有王充书法日进。习《论语》《尚书》,日讽千字,援笔而众奇。游学京都,入太学,访名儒,阅百家,观大礼,初
传统的“教教材”的教学方式是以课本知识为核心,将课本知识完整地进行教授,而 “用教材教”则是按照课程的要求,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课本作为教学载体来制定一系列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学任务的展开。在“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对教材的编写意图进行精准的掌握,同时还要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在完全掌握住教材所要传达的知识、要点及其教学思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以便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完成教学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