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英国

来源 :新湘评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z200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国,走在街道上,几乎看不到招摇的现代建筑,几百年以前的古堡或教堂几度维修之后,仍能看到旧时的模样。路两旁独门独栋的别墅样式十分古老,门前花园里鲜花常开不败,空气里飘散着泥土和植物的清香。
  英国人热爱乡村生活,英国人的乡村情结在英国文学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莎士比亚称英国是“另一个伊甸园,半个天堂”,莎翁戏剧和诗歌中从不缺乏对这个伊甸园里草木花卉的赞美。以华兹华斯为首的湖畔诗人则不断地在田园中寻找安慰、归宿和理想,在田园中不断地完善自己。
  对民众和英国工人来说,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初的城市是炼狱。白天他们在嘈杂的工厂里像机器一样疯狂地运转;晚上他们睡在拥挤、潮湿、没水没电的房子里。粪便、垃圾和污水在街道上肆意流淌,骨瘦如柴的孩子和饿得半死的猫狗一起在垃圾堆里找食,霍乱和疾病频繁出现。恩格斯当时亲自去调查英国第一个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状况,平均两百多口人才有一个厕所。狄更斯笔下的伦敦也相差无几,由于污染造成的雾都至今给读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狄更斯在他大量的作品中详细描述了贫困阶层恶劣的生活环境以及他们所承受的被统治阶级忽略的巨大痛苦。随着政客、文人和民众的呼喊,从19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开始了改革,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令:住房法、健康法、公共卫生法、减少烟灰污染法、工业废物处理法等等。但等到这些法令最终执行下去的时候,英国的乡村已变得千疮百孔,田园牧歌般的诗意已荡然无存。
  在英国人脑海里,英国的灵魂在乡村。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战场上士兵们最渴望收到的礼物是印有教堂、田野和花园,尤其是村庄的明信片。他们从带有浪漫色彩的乡村明信片中所受到的鼓舞远胜于无数次挥动的国旗。
  如果说英国人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有钱之后在乡村买房置地,过绅士生活。大工业和商业是最大限度地获取财富的途径,而享受乡村的乐趣才是生活的真谛。2002年,英国某超市巨头打算在紧邻韦伯庄园的“格林汉姆村庄”的空地上斥资1亿英镑修一座巨型仓库。如果仓库按计划修好,每天就会有700辆大货车24小时不停地奔驰在庄园附近。于是,一场格林汉姆居民们与超市巨头之间的田园保卫战打响了。居民们寻求各方支持,向地区自治会递交了60多条反对意见。 尽管超市巨头强调一旦仓库建成,将会给该地区提供750个就业机会。居民们反驳说,本地就业机会已经充分,新就业机会势必带来外地招募人员,为这些新居民修建住宅,环境会变得更加脆弱。英国人对于乡村的热爱与坚守可见一斑。
  如果没有条件过乡绅生活,選择童年的故乡或者是风景优美的乡村租房度假也是英国人所钟爱的,而对乡村假期的喜爱不限制于中产阶级的小资情调,已经融入了英国人的灵魂和血脉。从工业革命后期,英国人就开始了每年到乡村定期度假的习惯。他们坚信乡村是肮脏城市的避难所,自然是烦嚣世界的伊甸园。从广袤的苏格兰高地、英格兰中部诱人的湖光山色,到南部沿海岸线绵延不断的国家自然保护区,都是英国人度假的好去处。他们逗留于大小村庄,游览城堡别墅、农房村舍,漫步园林,沿树篱和青葱小道缓缓而行,流连于乡村教堂。在英国牛津留学时我也爱极了乡间漫步,让我感触颇深的是英国的步行径,规划悉心,管制娴熟。比如我去湖区度假,旅客中心有售各种步行径的介绍图册,标注详尽的起点、终点、沿途的各个景点、每一站所需的步行时间、英里数、附近的交通和公共设施等等。对英国人来说,背着午餐和水壶,从一个村子走到另一个村子,从这条步行径体验到另一条步行径,是最亲切、惬意的假期安排了。
  我的英国朋友,伊莎贝拉曾对我说,她的理想是有一座带私家道路的宅子,院子里花木修剪整齐,坐在屋前游弋着天鹅的小池塘边,可以看到远处高地上积雪的山顶。“清晨挤羊奶、吃自家制的黑莓果酱,那太棒了,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其他文献
人们常说,凡事都要向前看,只有向前看,才会对明天充满信心、勇气和力量。其实,对于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志来说,在向前看的时候,也需要经常回头向后看一看。常回头看看,可以使我们校正前行的方向,不至于发生视觉误差。先哲倡导“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那么,作为领导者,回头看应当看什么?  经常回头看一看自己的脚印。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脚印留在了什么地方以及在这些地方驻
期刊
所谓“庆历新政”,是宋仁宗庆历年间范仲淹主持推行的一次改革。虽然这次改革失败了,但范仲淹的名言“一家哭何如一路哭”,却被广为传颂,一向为改革者所推崇。  “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见于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范仲淹推行新政,苦于地方上无得力之人监督实施,所以在干部工作上动了大手笔,“公取班簿,视不才监司,每见一人姓名,一笔勾之,以次更易。富公(弼)素以丈事公,谓公曰:‘十二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矣
期刊
去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庆丰包子铺,自己买单、端盘子、取包子。据悉,他点了二两猪肉大葱馅的包子、一碗炒肝、一份芥菜,共消费21元,并吃得干干净净。  他的这份工作餐颇为引人关注,网友们“点赞”不断。其实,领袖们的工作餐,一点都不神秘。可工作餐吃什么怎么吃,确实不是一个只关乎饭碗的小问题,它也反映了一个政党的精神面貌。  毛泽东看看大家,  笑着问:“今天谁请客”  谈起毛泽东的日常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基调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关键是把握好三条:市场的力量要加强;政府的作用不能丢;二者的优势要互补。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坚持,一个是完善。坚持什么?就是继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期刊
敬爱的爸爸:  今天是您的88周岁生日,中国人将之称为米寿。若按旧历虚两岁的话,又是您90岁大寿。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大喜日子。昨晚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既为庆祝您的生日而激动,又因未能前往祝寿而感到遗憾和自责。  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48年,对父母的认知也和对父亲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我从您身上要继承和学习的高尚品质很多,最主要的有如下几点:  一是学您做人。爸爸年高德劭,深受广大人民群
期刊
自从1492年秋天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南美洲一个叫圣萨尔瓦多的岛屿上发现印第安人吸的烟草后,就决定了烟草将要传入世界各地的命运,不过,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当时只是把烟草作为一种观赏植物来种植的,就是法国驻葡萄牙大使尼古特把烟草带到法国时,也是把烟草作为能“医治百病”的药物来吸的。法国为了纪念尼古特的传播之功,还在1586年把烟草定为尼古丁属,把烟草中的碱称为尼古丁。真是功大无边,慰劳有加了。 
期刊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中发〔2002〕7号2002年7月9日印发)  第十二章 纪律和监督  第六十三条 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执行本条例的各项规定,并遵守下列纪律:  (一)不准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或者违反规定提高干部的职级待遇;  (二)不准以书记办公会、领导圈阅等形式,代替党委(党组)会集体讨论决定干部任免;  (三)不准临时动议决定干部任免;  (四)不准个人决定干部任
期刊
湘乡市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政府工作的理念追求,按照市场经济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三大目标,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大胆革新体制机制。  打造平台筑基础。坚持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作为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的名片和窗口,按照“能进则进、应进尽进、便民快捷”的原则,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抓好“三个集中进厅”:审批项目集中进厅。将具备集中办理条件的审批事项全部纳入中心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而如果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就会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后腿,就谈不上分享现代化成果。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关键是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指示精神,不断提升扶贫开发的精准化水平。  贫困底子和扶贫对象要精准。溆浦作为国家扶贫攻坚试点县之一,扶贫任务十分艰巨。今年我们把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作为扶贫开发的首
期刊
本期我们向大家推荐的是谢之光、陈瑟真的作品《做好红旗献英雄》,作品尺寸72.5厘米×49.6厘米,创作于1960年。  那个年代,宣传年画是“最富战斗性和群眾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最直接为政治、为生产、为工农兵服务的艺术形式之一”。《做好红旗献英雄》正是以其鲜明的主题、精致的笔触、浓郁的风格成为当时的年画代表作。  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英雄都是备受人们尊敬、闪耀道德光辉的人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