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 身】 领导者要常回头看看

来源 :新湘评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chung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凡事都要向前看,只有向前看,才会对明天充满信心、勇气和力量。其实,对于担任一定领导职务的同志来说,在向前看的时候,也需要经常回头向后看一看。常回头看看,可以使我们校正前行的方向,不至于发生视觉误差。先哲倡导“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那么,作为领导者,回头看应当看什么?
  经常回头看一看自己的脚印。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脚印留在了什么地方以及在这些地方驻足时间的长短,决定了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领导者身后留下的脚印是其手中权力运行状况和生活轨迹的缩影,对于任何一位领导者来说,要经常回头看一看自己的脚印有多少留在了人民群众之中,留在了履职尽责的征程之中。
  七情六欲乃人之常情。我们不能要求领导者完全没有自己的休闲娱乐活动,但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如果一个领导者的脚印大都留在了觥筹交错的豪华包厢里,留在了灯红酒绿的喧闹舞池里,他距离一个悲剧落幕的时间恐怕就指日可待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对铺张浪费、奢靡享乐、挥霍公款的,必须严肃处理。对党员干部社会交往、休闲娱乐、生活作风方面的不良现象,要及时提醒、批评、制止。”经常回头看一看自己有没有、有多少脚印留在了娱乐休闲场所,可以提醒我们警钟长鸣,防微杜渐,永葆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经常回头看一看身边的亲友。不能说领导者身边的亲属、朋友和工作人员都是借机谋私,那是不符合事实的,但是作为领导者,警惕自己身边的亲属、朋友和工作人员,防止他们利用领导者手中的权力来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则是必要的。原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的妻子程辛联、原沈阳市副市长马向东的妻子章亚非、“湖湘第一贪”张德元的妻子邹建萍,都因“枕头风”的特殊作用被人处心积虑攻陷而成为“贪内助”;原云南省省长李嘉廷的儿子李勃、原河北省省委书记程维高的儿子程慕阳,都因其“现代衙内”的特殊身份而大发横财;王宝森的秘书阎振利、程维高的秘书李真、陈良宇的秘书秦裕,都以“口衔天宪”的姿态而为非作歹。这方面的教训不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必须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绝不允许搞特权。”倘领导者能够经常回头看一看自己的亲属、朋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特别要关注他们都在做什么,查查这些人是否都在恪尽自己的岗位职责,有没有利用与领导的血亲关系或在领导者身边工作的有利条件为祸作孽,即使不能杜绝这些人狐假虎威去作恶为害,总不至于等他们闯下塌天大祸才被惊醒于梦中。
  经常回头看一看自己的书架。读书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根本,也是为官从政的根本。一个领导者,如果与书无缘,没有书香的滋养,没有科学理论的武装,面对与改革开放相伴而来的种种挑战和考验,不敢想象他能够走多远。判断一个人有没有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固然不能仅看他的书架上摆放书籍的多寡,但是如果经常回头看一看自己的书架,则至少是朝着这个良好习惯迈出了第一步。
  据威廉·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的记载,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摘录的书籍有1500多种,做笔记100多本。仅1850年至1853年的三年间,马克思就对70本著作作了摘录,并写下24本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笔记。毛泽东一生手不释卷,也将读书做笔记写批注的习惯保持了一生,仅读书时写下的批注文字就蔚为大观,经过后人的整理,1988年出版了《毛泽东哲学批注集》,1993年出版了《毛泽东文史古籍批注集》,还有一大批批注文字收入了1990年出版的《毛泽东早期文稿》中。人们大多只看到了革命导师所建立的彪炳千秋的创世伟业,写下的光耀千古的辉煌巨著,却往往看不到他们成就这些丰功伟绩的推动力量——“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我们每每声言要学习革命导师的伟大精神,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那就不妨从经常回头看一看自己的书架开始。
  
其他文献
军嫂来队是军营一道独特的风景,是令全连官兵兴奋和快乐的一件事。  临时来队家属院真的像过年一样热闹,兵们的口号声、歌声,不知比平日里响多少倍,吼得地动山摇。训练场上也像换了个人似的,比平时多了几分劲。平时被兵们公认的三脚踹不出个响屁的张老兵,这些天也成了“话唠”。兵们说,军嫂来队了,营区里的花花草草也活泛了呢。  记得,那时我还是个新兵,班长和我蹬三轮车去车站接指导员的妻子,班长高兴得一路上都哼着
期刊
开国元帅朱德戎马一生,90岁高龄时,仍腰身不萎,肩背不驼,依然精力旺盛,思维敏捷,是人们公认的高寿之人。朱德高寿,与他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分不开,当然与他喜欢诗词书法、养气调息也有很大关系。  书法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养生之道。中医认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七情太过可使脏气失调。书法可调节心态,使情绪稳定。书法从运笔用墨,间架结构,到章法布局,都需要投入作者的
期刊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历史上的许多先进人物为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不惜流血牺牲。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有50多年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健康就成为关系国家强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问题,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但是,少数人还存在糊涂认识,有些人甚至认为在健康问题上投入多了会影响经济的发展,致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健康的投入严重滞
期刊
“聚学为海,则九河我吞,百谷我尊;淬词为锋,则浮云我决,良玉我切。”这是范仲淹在执掌应天书院时所作的《南京书院题名记》,足见当年应天书院的博雅学风和恢弘气势。  与别家书院隐于山中不同,应天书院就坐落在河南商丘市绥阳县的一片繁华闹市中。根据地方志记载,北宋期间共出了63名状元,其中商丘就占了6人。然而风云际会,随着文化、经济重心南移,商丘不复昔日辉煌,应天书院也日渐凋敝。  这个书院历史上本就经过
期刊
一档“爸爸去哪儿”的电视节目异常火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让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归位。从另一个方面,它也让人反思一个家庭的精神生活,东奔西走、奔波忙碌的爸爸,什么时候才能停下脚步,陪伴子女、关爱家庭?  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让无数人感怀感动。歌曲让人动容的不仅仅是父母之爱,也是一种对青春的反思、对时间的追问。它让人深思:过去的日子,你是否留下痕迹、留下记忆、留下价值、留下亮点,是否蹉跎复蹉跎,
期刊
对中国来说,2014年是最具希望之年,也是最具挑战之年。国际上,关于中国经济陷入严重困境、甚至可能崩溃的预言甚嚣尘上,盼着中国蜕变、走向混乱的别有用心者也不在少数。国内舆论场上,有真心希望国家走向繁荣进步的,也有为反对而反对、不管做什么都说不行、不管怎么做都喊不对的。这一切,都发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时刻。  简单事实与复杂思绪之间的巨大反差,优裕生活与激烈话语之间的强力冲撞,似乎就像
期刊
王姣姣,女,湖南衡阳人,1988年出生,2006年12月入伍,中士军衔,现任海军某登陆舰支队井冈山舰女兵分队班长。作为海军首批全课目女舰员的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多次获得嘉奖,2012年获得海军优秀士官人才奖。  “选择海洋放弃浪漫与时尚,驾驶战舰追逐多彩的理想,光荣的航迹伸向远方……”我仿佛就是在美丽大海和雄壮军舰的召唤下步入军营的。  2006年底,高中畢业的我放弃家人安排好的工作,选择了加
期刊
小至一县,大至一国,发展的主体在民,根基在民,力量也在民。故史鉴:“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何赢得民心?关键在改善民生,因为民生连着民心。问题是,民生不等于民心,认真抓民生并不一定就贴住了民心。  改革开放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民生政策越来越好,民生投入越来越大,民众受益也越来越多。但令人困惑的是,党群、干群关系并未因物质的丰盈、民生的改善而相应拉近,反而较过去有日渐疏远的迹象。社会情绪失衡,群众心态偏
期刊
新湘评论:  从来没有给“你”写过东西,但自从与“你”邂逅,我就默默地关注着“你”,130期了,真的有好多心里话想跟“你”讲。  我是一个工人的儿子,我的成长经历算不上艰辛,却也经历一番磨炼。我读中专期间,学校安排我到湘西州劳动局实习,在这里第一次遇见了“你”。中专毕业后,我没有落实工作,与“你”分手了。之后,我卖过报纸、发过传单、摆过地摊。也许是冥冥之中注定,或许是上天的安排,一切是那么的自然。
期刊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是我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排“四风”之毒、去“四风”之疾的一剂良药。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弘扬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对于进一步提高党的决策科学化水平,解决当前“四风”突出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为克服领导工作中的形式主义提供了最有效的武器。调查研究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是一切工作的根本。“调查就是解决问题”。问题意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