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探究式教学应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当中,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注重从接受学习向学生们主动的发现学习转变,提倡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自主的合作和探究,养成动手学习和动脑学习的良好习惯。而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课程建设标准当中也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对于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要求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们地理知识的应用学习以及在地理学习当中的创新意识。提倡学生们采取自主以及合作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针对学习当中以及生活当中产生的地理问题和地理知识的探究,从而形成全新的主动学习的过程。而且根据个人日常课程研究也可以发现探究式学习非常适合地理学科。因为地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实践性学科,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同,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们对于地理本身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培养学生们主动发现和探索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够养成学生们科学的素养。
  关键词: 探究;小组;地理;发现;问题
  一、 绪论
  正如杨振宁教授所说的那样,我们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沿着老师指出的道路自己去走,而现在的学习则是应当自己寻找全新的出路,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和挑战,教育如果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就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新时期初中地理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们地理的科学素养,而科学素养培养的核心不仅仅在于知识的掌握,而是思维的养成以及能力的培养。因此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地理的教学当中也变得非常重要。
  二、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 设计探究课题,进行前期相关内容准备
  无论是作为探究课题的设计人员以及参与人员,还是探究课题的主体的学生,在开展探究式教学过程时,首先就是根据每个章节所学习的内容,提前进行探究课题的设计,同时进行相关知识结构的储备,只有在完成了这两项工作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地开始探究教学工作。例如首先作为教师一方面是帮助学生们设计探究的课题,在设计过程中不应该闭门造车,而是与学生们展开热烈的探讨,充分吸收学生们关于课题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认真分析学生们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从中选择合适探究的内容。在完成了课题选择之后,教师应当详细的准备教学的方案,同时指导学生们完成相关知识以及资料的准备。
  在资料准备的环节虽然主体是学生们完成,但是离不开教师从中的提示和指导工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逐条提示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细化所要了解和准备的知识内容以及数据资料。同时可以提醒学生们通过小组内分工合作,请求家长帮助,通过图书以及电脑网络的方式查找资料内容。另外在未来的探究方式选择上面可以提示学生们通过自然的观察,或者是实验,以及相互讨论等多种方式来进行探究工作的开展。例如在“岛屿生活”当中我为同学们设计了关于搜集“台湾岛”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资料,探讨台湾岛被称之为“宝岛”的原因。在这个主题确定之后,提醒学生们搜集与台湾的气候、土壤、工业、农业等各方面的资料内容,可以有文字作证,也可以提供数据来证明台湾是一个宝岛。
  (二) 创设有利于探究教学的情境氛围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核心展开的,有意义的探究教学开始于教师与学生们共同发现问题,同时最终结果是学生们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最终问题得到了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和关注,促进学生们的积极参与是关键。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引发学生们的兴趣,创设有助于引起好奇心的教学情境。尤其是在初中年龄阶段,学生们对于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兴趣,愿意积极地参与到探索当中来,通过情境的设置能够最大可能的展示问题带给学生们的吸引力。在地理课程当中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提出疑问,例如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四季天气的变化,而且同一个时间点不同的区域可以有不同的天气现象,有不同的温度,有不同的气象特点等等。这些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可以广泛接触到的,自然能够引起学生们的探究的兴趣。其次是借助故事的方式来进行,引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例如我国西北部地区的沙漠当中,因为风蚀现象的原因形成了很多独特的风蚀性地貌,而且與这些地貌相关联的有很多神话故事,这些故事说得非常具有真实性,但是这些故事与自然地貌和地理现象之间有没有关系,到底这些地理现象真实的形成原因是怎样的。学生们可以借助科学的探究来破解神话中的谜题。第三方面开展地理实验也是进行探究的好方式,学生们通过合作动手来模拟一些自然地理现象,能够更好地解释一些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例如我们熟悉的日食和月食的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可以通过制作模拟实验的方式,来充分了解太阳、月亮和地球的转动规律,以及日食和月食出现的条件,出现时候会产生的自然现象等问题。
  (三) 指导学生开展分组合作和充分探究
  首先这个过程中虽然发挥了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并不意味着教师是完全排除在外的,教师应当起到指导和帮助的作用。例如教师引导学生们对于问题进行假设或者对结果进行猜测。产生多个备选的解决渠道或者解决方案,通过讨论或者操作、观察等方式来验证不同的方案,最终在过程中寻找到那个正确的方案。一方面学生们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知识准备不够充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们补充一定的资料。在学生们遇到困难的时候通过提示让学生们顿悟或者是打开思路,重新回到正常的解决思路上面来。另一方面是让学生们注重在过程中操作和记录,也就是对研究的过程应当观察和注意,同时记住每一个步骤如何产生的,这样才能够在得出结论的同时反思在整个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出现了什么样的错误。例如在《古都西安》这个课题的探究过程中,要求学生们对西安进行充分的探讨,为什么很多朝代选择在这个地方建设都城,这跟我们的自然地理有没有关系。在探讨过程中学生们很容易结合历史和政治原因探讨,但是对于地理原因资料准备有可能不充分,尤其是对整个当时的社会环境不了解。这个时候需要教师给以补充和提示,让学生们能够准确地站在地理角度分析,西安在农业生产上面所具备的优势,在人口上面的特点等等。   (四) 总结探究过程,展示探究结果
  这是探究式教学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当中学生们基本完成了探究工作,认为基本上就等于结束了,实际上探究的过程很重要,但是探究的结果则更加重要,所以作为教师应当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探究的结果,给每一位同学分享他们的经验,在展示的过程中能够体现他们的思维过程,还能够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们的自信心。另外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不足和纰漏,允许学生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存在差错,并且及时纠正。学生们经过探究和分享的过程,等于将一些知识重新传递给其他更多的同学,促进了共同学习。例如在学习“省名及简称”的记忆方法的时候,同学们不同的小组开动脑筋,有的编写歌谣,有的采用顺口溜,有的则采用地图位置联想记忆的方式。当同学们将这些方便记忆的方法探究并且分享出来,也让更多的学生们了解了怎样才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记住这些省会还有他们的简称。
  三、 结论
  对于初中地理学科而言探究式教学是一种非常具有实用性的教学方式,而且能够引发学生们在地理课堂上的动手和动脑思考、合作的能力。而作为教学人员,论文当中重点介绍的是如何根据所教授的地理学科的内容精心选择适合学生们进行探究的内容,而且学生们在课堂中以探究为主,注重过程,而教师应当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在探究之前提示学生们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和准备资料。在探究过程中帮助学生们答疑解惑,在探究之后让学生们充分展示并且关键是总结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参考文献:
  [1]国际地理聯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冯以浤译.地理教育国际宪章[N].地理学报,1993,4(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仲小敏.中学地理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内容适宜性探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0(09):12-14.
  [4]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67-168.
  [5]靳玉乐.探究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8-140.
  作者简介:
  吴军,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新镇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破解“发展滞后”的教师培养“魔咒”,尽情地考验学习品行、展示实践智慧和领悟可贵行动。我校进行了“相约星期二”——晋江市英林中学适岗期教师培训。本次培训历时9个月,13个讲师倾情磨砺了15个主题讲座,涵盖教师专业成长的备、教、批、辅、考、多媒体润色、教育科研、班级管理、校本课程开发等常规环节。本人受邀作为研训组长和学员们一起参与了培训,在陪练的过程中克服倦怠心理和惰性,与时俱进、不断成长
摘 要: 数学概念的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难点之一,数学概念太抽象单调,学生不容易理解,直接把定义给出来,学生更不能理解,所以在讲解概念的时候要先做铺垫,循序渐进,很自然地把概念引出来,这样才能理解记忆。  关键词: 数学概念;问题情境;类比思想  一、 数学概念新授课要创设问题情境,为概念铺路  (一) 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  数学概念大多抽象单调,学生不易理解,学起来也很枯燥乏味。如若在讲授新概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地深入人心,历史教学改革不仅仅停留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的研究探讨上,更进一步地拓展到了对历史学法的研究上面。教师要促进学生的学习,本质上是需要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法;历史事实  初中历史课程内容非常丰富,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需要识记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多,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采取一
摘要:长沙市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作用,通过政府主导、校企主体、社会参与、管办评分离使得该市以预备员工制为依托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得到了协同推进,职业教育综合管理效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政府统筹;管办评分离;协同推进;预备员工制  预备员工制是一种由职业学校和合作企业共同招收、培养学生,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学习期间具备学生和预备员工双重身份,毕业后到企业对口就业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它是长沙市在现
摘 要: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家庭,班主任则是这个家庭的家长。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实施学校教育任务的关键力量。班主任工作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发展,甚至改变学生的人生方向。班主任的智慧使班级创意温馨,这种快乐使班级成为学生心灵的家园,是助力学生成长的催化剂,离开班级的学生就犹如无土之木无源之水。如何让学生在温暖的班集体中收获幸福和快乐,这需要班主任运用一些小小的智慧。  关
摘 要:陶行知说:“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命的唯一性和有限性,能够深入思考个体生命的价值,以便能够更好地在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应该体现出生命教育的载体功能,通过学习,拓展学生生命的长、宽、高。本文将通过一
摘 要: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主要研究生物形态生理以及生命规律的科学,是高中课程的必修科目。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源于课堂中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这种互动以问答为载体。意识到这一点,就要在传统基础上,加强问题设计,尤其是主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让其在兴趣引领下主动思考,积极探究,本文就结合实际具体阐述主问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游戏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幼儿身心正处在发育时期,因此,对幼儿的教育必须采取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方式,游戏凭借其趣味性和教育性深受广大幼儿教师和幼儿的喜爱,成为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那么,如何运用游戏使幼儿在玩的同时还学到生活知识,激发兴趣,启迪智慧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游戏;幼儿;智慧  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的重要时期,也是激活幼儿大脑神经系统发展
摘 要:纷多杂陈的翻转课堂创新无疑对高校学生大有裨益,增强其认识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其知识运用能力,然而在此过程中,学生因上网时间导致的学习差异经常为我们所忽略。本文采用eviews8以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14、15级59名学生成绩为数据样本,建构学生成绩模型,分析学生上网学习时间长短对成绩的影响,并提出在翻转课堂改革中,优化网络教学平台各模块比例的建议。  关键词:翻转课堂;上网时间;学习
摘 要:伴随着国内教学领域的不断优化和发展,已经衍生出了相当多现代化教学模式,并且涌现出了不一样的教学方法,给予了学生全新的学习契机。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全面有效性,还可以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形成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本文主要研究了合作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办法。  关键词:合作教学;初中历史;应用  一、 当前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