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学片段反思教学过程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ppx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以获得知识为首要目的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那么,如何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如何保证这些时间的有效、合理,让学生在探究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并能有所升华呢?下面的一些教学片段与反思也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
  片段1:教学内容——七年级《规律探索专题》
  教学片段:
  师:都说数学是美的,在你心中你觉得数学是怎样的呢?
  生1:做出一个很难的题时,就非常兴奋。总想把这种感觉与别人分享……
  生2:数学能锻炼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变得聪明……
  生3:我不觉得,我不喜欢数学,因为我每次都考得不好,在老师的眼里我是一个很差的学生,我体会不到数学有多么的美……
  师:生3请坐,在座的其他同学可能也有这样的观点,也许我们是应该好好找一找它到底美在什么地方?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一起来寻找。生3你相信自己今天能找到那种美吗?
  生3:也许……
  师:我们相信你一定可以,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反思:这是本节课的开头,我们见过情境引入的好例子特别多,相比而言这个引入并不算特别漂亮。没有收集很多资料,也没有涉及知识点,然而它却使得师生关系融洽起来,增加了老师的亲和力,给整个一节课的效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细细咀嚼这个引入真是恰到好处,它里面包含很多人文的关怀和鼓励,“相信你”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希望,潜移默化中营造出的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同时,也为进一步探究设下悬念,“寻找”美诱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真正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欲望。其实,我们在教学中,情境引入的方式非常多。常见的引入形式如:问题驱动式、归纳发现式、欣赏式、游戏式等。但不管怎样的情境,或诱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应以一个和谐的环境为前提,使他们产生发自内心的一种学习探索与创新动机,产生一些无意识的自然反应(比如说突然想动动手,想试一试,想看看下面会怎样,等等)。新课标下的课堂引入应该别具一格,我想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多思考、多学习、多积累,寻找到适当、巧妙的引入方法,一定能让学生喜欢去探究、去学习。
  片段2:教学内容——八年级《设计轴对称图案》
  教学片段:
  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图案欣赏,同时,让学生谈感受。
  师:欣赏完这么多美丽的图案,你可曾想过怎么去画这样的图形?(略停)让我们来探索一下这其中的奥秘吧!
  (学生讨论、交流,发现了很多好的方法)……
  师:选择我们共认的好方法,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同组的伙伴一同设计吧,看谁设计的图案最漂亮。
  (学生设计)
  师:展示一下我们的作品吧(教师将部分学生的作品投影),请给你的作品作一个点评。
  师:我们设计了这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案,想一想,还有别的方法可以设计出轴对称图案吗?大家讨论讨论。
  生:可以用纸折出对称轴,用剪刀剪出起始的图案,再展开就能得到一个轴对称图案……
  反思:
  以往数学教育无外乎在课堂上解决一些问题,无论是进行简单计算还是解答一道综合题,都注重最终的结果,其实这是教育的一个误区,我们的教学不应该是死教书本知识,应该能让学生学会思考,能产生出一些想法,但并不强求是别人想到的还是别人没有想到的。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让思维飞跃”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來,通过互相讨论,合作交流,让每个人的大脑得到解脱,想其所想来解决问题。用问题驱动学生自发组织讨论,学生自然会自问:对呀,还可以怎么办呢?于是便有了强烈的探索意识,从心理产生想与他人交流的欲望,进行有效的合作。课堂上对于本课知识点——设计轴对称图案的关键及方法——探索是开放的。学生在一种急切心情中相互的讨论场面让人记忆犹新,而每一个学生的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是百花齐放,让老师们赞叹不已,也使我们大开眼界:原来学生的思维尽会如此的宽广!事实也证明,学生的参与率很高,学生的学习是愉悦的,是有收获的。开放度高,合作交流得多,自然会让学生有别出心裁的想法,也自然能让知识在此处得到升华。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活动。在活动中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一节课的宗旨。我们的课堂应能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获得新知,又能在进一步的探究中让思维得到升华。我想这是我们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开明中学)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一节课。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传统美德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开展课堂活动,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二、案例描述  课前:反复播放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在音乐中,教
(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摘 要: 环境教育是通过教育手段促进全人类认识、关心环境及其有关问题,促使个人或团体具有解决当前环境问题和预防新的环境问题的知识、技能、态度、动机和义务。环境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然而,目前师范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尚存在不足。本文以高等幼儿师范学校为例,初步探讨了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环境教育。  关键词: 环境教育;高等幼儿师
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通常病程较长、血糖波动较大,口服降糖药或皮下胰岛素注射往往不能理想控制血糖。对于难以控制的高血糖、反复发生的高血糖或低血糖交替现象等需要胰岛
学生在进入数学探究学习活动过程之前,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以及相关知识并非一无所知。其实,他们总是带着或多或少的已有知识、经验、技能和概念进入课堂。“前概念”是前科学概念的简称,指个体在正式学习某个科学概念之前,已经形成与公认的科学概念相似、相悖或不尽一致的观念和理解。“前概念”来自日常生活经验,而且在教学学习中也会令学生形成“前概念”。“前概念”的产生是正常的、必然的,它的产生正体现了人类认识发展的
本文收集了近年来在我院住院的65例老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声像图资料,并与同期非老年急性胰腺炎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其声像图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