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从实际英语口语教学现象出发,通过介绍任务法教学的意义和特征,描述任务法在口语教学中的步骤和设计原则,提倡将丰富的生活场景及各种活动带到课堂当中,从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秩序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秩序,体现任务法教学的宗旨,即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任务法英语口语教学任务法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90-01
英语教学总是或多或少的包括社会、经济、科学、历史、文化及其他方面的内容,这些英语学术知识能够给学生提供任务型教学活动的基础。任务型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它能帮学生完成任务。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凭借自我感知,经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课堂的中心从老师转移到学生团体,学生是任务的调控者,他们再也不会产生消极厌学情绪,从而实践能力和英语口语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一、任务法的定义
任务是一人或多人承担的工作,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做的事情。任务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说,给栅栏刷漆,给小孩穿衣服,填一份表格,等等。任何有组织的语言学习都有特定的目标,恰当的内容,特定的工作程序,还有任务承担者最终达到的工作成效。因此,任务指的是一系列的工作计划,这些计划是增强语言学习的综合目的,它们一般从容易简短的训练类型开始,逐渐过渡为更加复杂冗长的活动。例如,组内问题的解决或积累,决策的制定。任务是一个要求学习者通过某种思维过程,根据已给定的信息达到某一结果的活动,它允许教师控制和调节这一过程。任务从本质上来说是目标明确的,它要求团队,或者一对搭档,只通过互动,绘画,口头总结,达到一个通常是明确可观察到的结果。
二、英语口语教学的特征
英语口语有两个重要的特征——流利度、准确度。流利的表达是能够巧妙地处理语音、语法和语义。准确度是指说话者可以通过使用正确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沟通的目的是传达意义和表达情感,但并没有完全考虑到语法和句法,说话者会停止,补充和重复,他们将使用如此多的单词却只表达一点点,这也许意味着大量的额外信息。英语学习者应尽可能地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不是最终的目标,它只是一种到达最终的目标——在生活中可以使用它。
如果外语学习者想要流利地表达自己,那么记住一些固定短语和句子是很必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注意语言知识和语言输入的积累。然后当他们就可以根据需要流利的输出他们想要输出的东西了。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机会,可以让学生练习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并鼓励学生在真实的自然环境学习语言,告诉学生借鉴他们的学习母语的经验,以及学习英语沟通的技巧经验。沟通的核心是表达思想内容。学生不可避免地会犯一些语言错误,只要这些错误不会导致意义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就不需要立即纠正。对犯错的学生持有宽容的态度的错误,减少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感,学生就可以更轻松和自信地回答问题。
三、任务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法实施的步骤首先是教师应提出新知识和明确的任务。学生应当做出完整而充足的准备以完成这个任务,包括思想和语言材料的准备。在这个阶段,学生摸索新的语言材料,并且接受大量材料的输入;老师需注意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经历,并提供学生可应用的环境和相关思想。第二,尝试交流并准备任务。知道任务后,学生们可以以组为单位或者只找一位同伴一起准备工作。学生也能够设计出许多小型任务,老师可以指导、引导和鼓励学生用刚学过的语言交流。在小组讨论过后,每一个小组做一个本小组任务进程的演讲或是报告。这时老师可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并努力使他们的报告精准且自然。第三,展示成果并报告任务。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最终的成果,老师作为组织者评估整个班级。在学生展示他们如何完成这项任务的过程中,他们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并被英语风俗而感染。教师可以抓住评估的刺激作用,增强团队意识,并且完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持续进步。第四,摘要并评估任务。教师可以适当地做一个简短的总结,并以一朵红纸花或是一本笔记本作为奖励颁发给最佳团队。第五,留家庭作业和拓展任务。这个步骤是个附加任务,使学生在课后完成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我们可以做一些任务,比如说,学生可以绘制一些跟他们上课时小组讨论的话题有关的壁报,他们也能上网或是在图书馆找到一些教学资源。
设计任务要遵循符合真实性,形式功能相结合,循序渐进,目标明确,人人参与这些基本原则。允许学生在一个友好、团结、互相学习的环境中准备任务,合作完成任务,具有同等认知水平的伙伴之间的互相交流比成年人教授的方式更能帮助知识的发展。学生在参与任务完成的同时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共同学习的能力,新的积极的情绪取代了旧的被动的情绪,在增加联系和使用英语的机会中充分使用已有的语言知识,锻炼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结语
任务法英语教学鼓励学习者能够有效得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他们更多得注重语言的流畅准确性。任务法强调,学习者是教学的核心,并且通过实践进行学习。我们在英语口语教学活动中应发挥任务法的优点,同时重视其局限性。例如,不要只注重语言交流的含义而忽略语言的正确结构;过于强调流畅性而偏离教学内容及目的;评估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要多样化,不同等级的学生即使组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任务也应该有不同的评估条件。
参考文献:
[1]Byrne, D. Teaching Oral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1992.
[2]Nunan, D.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ology—a textbook for teachers [M].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99.
[3]Skehan. A Framework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sk-Based Instruction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6.Vo1.17 (1).
[4]龚亚夫、罗少茜. 任务型语言教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王蔷. 英语教学法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毕琳娜,1982年出生,内蒙古包头市人,2008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外国语学院,同年就职于内蒙古科技大学,讲师。2008参与并立项泛读课程为校级精品课,2009年获得全校青年教师技能大赛第一名,2011年参与并立项翻译课程为校级重点课程。在国家级省级多家刊物发表论文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