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语感,彰显语文教学魅力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562805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学科是开启学生系统学习生涯的敲门砖,是丰富人们交流、增进个人涵养的必备基础,语感培养已经成为了新课程提出的语文教学新要求。简单来说,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悟能力,掌握好语感能力,不但能够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够第一时间辅助吸收语言文字中的知识点,提升语文素养。对低年级学生的语感培养需要避免公式化的步骤,引入更实际的方法。
  【关键词】 低年级语文;语感培养;教学途径
  语文科目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在于它的精神引导,知识点固然重要,但是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这就需要发挥语感能力对学习内容以及生活内容进行感悟提炼。面对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薄弱的实情,最大难点就在于如何打破言传的教学定式,而能够最自然地达成意会。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兴趣结合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认识语文,体会汉语魅力
  学习语文第一步就是要认识汉语,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也是最复杂的语言文化之一,更是语文学科的基础和精髓所在。认识学科意义、感受文字语言吸引力是低年级学生最直接的语感培养渠道。
  1.重视识字教学,奠定语感基础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抓住汉字的象形性和丰富的生活信息特点,为学生独立揣摩文字、培养学习情感建立引导。比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5》的教学中,笔者围绕“风、沙、贝、浪”等生字教学内容,采用了形音展示法,目的是让学生记忆更深、感受力更充足。比如“风”字,我这样形容:“这像不像飘动的窗帘,还在中间划出了交叉的折痕呀?风来的时候窗帘就飘起来了。”符合心理认知的描述让学生们愉快地记住了字形,我还让学生们模仿风声加深记忆。形象地认识文字让学生们有了更敏锐的语感动力,很容易举一反三,练习组词时,学生们给出了:“起风了、风景画、风声”等情感丰富、生动的答案。
  2.加强朗读训练,巩固语感认知
  朗读训练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学习手段。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司马光》时,笔者便充分利用了朗读的优势。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重点抓“光、缸、慌”等相似音的区分,还引导学生带着故事探究的心情去朗读,对此我设置了:司马光和小朋友在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司马光最后做了什么?如果是你你还有什么办法?等问题。学生们在大声朗读中都调动了脑筋找答案,在回答中也很自然地引用了课文中“有的……有的……”句式。朗读不但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能让学生通过朗读节奏、情感熟悉句式、提升语感。
  二、培养想象,锻炼语境思维
  培养语感不仅需要形象化的引导,更需要想象力的牵引。丰富的想象力可以是情境联想,也可以是角色扮演等。比如学到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云房子》时,完成课文讲解后,我引导学生们开启想象:“大家觉得白云像什么呀?”有人说像棉花糖,有人说像大蘑菇,“如果你们是课文里的小鸟,会造什么样的房子呢?”学生们立刻投入到语言情境中,有的说要造比小鸟的冬瓜房子还要大的南瓜房,有的说要造有很多层的蛋糕房子,也有学生说要造一个云朵学校。想象力的延伸让学生们对语感的体会尤其通透,读到“太阳公公来不及把云全收回去”时,有学生还说出了“太阳公公一定有两个大袋子,心情好的时候就让白云出来,不高兴了就放出乌云”的妙语,想象力为学生们插上了感悟的翅膀,施展开语文的魔法。
  三、实践应用,培养语言领悟
  语感的锤炼是从感受到实践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积累应用,学生才能够将语感由散碎的概念组合为形神兼备的语文学习技能。低年级学生更应该从写话、表达的基本训练做起。
  1.开启写话兴趣,提炼语感意识
  写话是写作的前奏,不拘于正规的日记或作文格式,可以是灵感的片段,也可以是情感抒发,写话锻炼能够增强学生的语感意识。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雨后》一文的教学中,我融入了写话环节。对于这样一篇充满诗意、人物刻画细致的课文来说,仅仅阅读是不够的,我让学生们以课文内容为启发,以雨后情景为中心,进行课堂写话,并且请同学们朗读自己的作品。在我“大胆联想、学习用词”的引导下,学生们展示出了不少惊喜:“雨后的清晨,花瓣上挂着水珠,闪亮闪亮的。”、“雨后的公园里,两个小伙伴开心地打闹着,他们甩着雨伞上的水珠,衣服湿了,还是露出圆圆的笑脸。”这些生动的描述充分体现了学生们对语感的吸收和掌握。
  2.强化口语表达,融汇语感应用
  语言和写作向来是相互影响的,语言表达是语感应用的有效方向,语文课堂不能只有单调的听与记,多说才能让语感意识融会贯通。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练习2春天来了》的教学中,笔者着重强化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在图文引导下,我让学生们用“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来到了……”的句式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口语与写话不同的是即兴性更强,学生们需要凭第一反应和语感积累快速地表达。我听到了不少好句子,如“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来到了小镇上,小朋友们脱下了厚厚的棉袄。”在学生有感情的表达中,他们的语感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提升。
  低年级语文在传统的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关注,令学生们容易错失语感培养的起步时期。如今素质教改的提倡让语感培养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育的细化内容,利用低龄学生的较强可塑造性和惊人的想象力,将语感糅合成一种意识、一种学习技巧,一种具体的目标。在教学中更离不开教师的巧妙设计,听、说、读、写各个环节都要面面俱到,感染力十足,才能收获效果。
  【参考文献】
  [1]丁时辉. 培养小学生语感的途径[J]. 云南教育 2000年19期
  [2]陈振玲.低年级学生语感培养方法摭谈[J]. 小学语文教学 2011年08期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活动是教育的载体,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就是一种活动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需要在探究与实践操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在合作交流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在联系生活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一、联系生活——体验数学问题的价值性  数学源于生活,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当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时,他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认知建构主义原理认为,自主性学习实际就是无认知监控的学习,是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那
【摘 要】 习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当前的首要任务。而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尤其是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呢?  【关键词】 转变观念;打破常规;新颖独特;创造性思维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思想的综合体现,随着素质
现在,大多数学校的班额均偏多,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给予每一名学生的关注可以说是有限的,而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却能逐个地判断和分析学生的习得情况。认真作业的学生能巩固学到的知识点,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早查漏补缺。而那些不认真或根本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则会沉睡在一种无效学习的状态中。如果不能尽早改正这类学生不良的作业习惯,将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久而久之,其它良好习惯的养成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教
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创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境,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恰如其分地使用问题情境教学法,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实现师生双向交流,使课前的“预设”让位于课中的“生成”,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一、精心设计,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1.创设悬念式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好奇和激情上完一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对所
【摘要】单词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的单词基础,那么,很难过渡到句子、段落、篇章的学习。由此可知,单词在英语教学中所占据的分量是非常重的。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很多英语教师利用机械式的教读、教写的方法教授单词,学生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即使学生有了学习单词的兴趣,但最终因枯燥式的教法而导致很快忘却所学习过的单词。因此,小学英语单词教学应力图做到声声有情,词词
古老的汉字,承载着几千年来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文化的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具有对祖国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逐渐培养孩子对母语的爱,对汉字的情。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中明确提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提出在学生学习母语的初始阶段,就要激发学生学汉字的兴趣。然而,现实的教学现状却不尽人意:识字教学单调乏味,机械识字现象普遍存在,学生作业中错别字现
有效教学,当然强调的是教学效果,一般来讲包括效率和效益两个方面。也就是,小学英语教学首先应该是有效率的课,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追求英语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只有追求这两个“效”字,才算是真正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教学目标,小学英语课堂明确的追求  我们知道,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所追求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背景资料  教务主任一个电话打来:“我们班有个男生老是想回家,刚开学才几天父母都来几次了,就不想住在学校,家长又来了,你看看你能不能和他谈谈。”“好,你让他们过来吧。”案例的主人公达达和他的父母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达达,情绪低落,不说话。父母一脸无奈的说:“不住宿我们也没时间接送,住到校外也没人陪啊,人家孩子能适应你怎么不行呢?”父母有怨气和责怪。“这样,我想和他单独聊聊,你们先到外面转转。
英语对孩子来说,既神秘又有吸引力,但不可否认,学习英语又是一项很艰苦的活动。孩子年龄小,缺乏自制能力,仅靠他们自己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这就要求家长同教师紧密配合,完成家长应该完成的任务,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完成作业方面,家长与教师的任务是一致的、共同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督促、辅导孩子学习课程方面,家长比教师的作用更重要。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学习英语呢?  一、摆正心态,正确认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