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的无常与无聊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f_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看待命运,恐怕是人生面对的最基本问题。《一坛猪油》从标题上看很物质很具体很实在,其实写的却是这么个又玄又虚的问题。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曾提出所谓“蝴蝶效应”——“一只蝴蝶在巴西轻拍翅膀,可以导致一个月后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小说中的一坛猪油与那只蝴蝶相比,并不逊色,它最终改变了两个家庭的生活、牵涉了6个人的命运,其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或许也可以称为“猪油效应”。先看标题,自然会知道猪油在小说中一定是个重要的“关节”,于是在那坛猪油出场的时候,我的心便充满着对后续事件的期待,有时候以为就要发生什么了,却什么也没发生,直到那坛猪油摔碎了,还是没有什么“关键”故事发生。到“蚂蚁”出生,猪油也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虽说“蚂蚁”的出生与那坛猪油不无关系,“都是猪油里的蚂蚁搞的,那东西长力气啊”,但应该说主要还是人家夫妻团聚的必然生理结果。其后又发生了许多事情,然而就在我们对那坛猪油快要彻底忘却的时候——突然,它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告诉了我们一番原来如此的缘由。于是小说的女主人公晚年要深深的感叹:我的命运,与那坛猪油是分不开的。
  这倒不禁让我想起了刘恒的小说《狗日的粮食》,从标题到情节其实和《一坛猪油》不无相似,也都是看上去的“小”东西改变“大”人生。但是若要说起其中透视出的对命运的看法,两篇小说却大相径庭。在《狗日的粮食》中,人物命运的荒诞与偶然中充满着命运的无聊——命运?有命运这东西吗?说命运有什么意义?重要的是命,是活着或是饿死的命,赶上了这个年代就是这个年代的活法,认命就得了——所谓命运,也就是这么回事。包括其他许多洋溢着现代生活之火爆之反主流的作品及文化中,其所透视出的命运观都是——命运是无聊的——在闪婚、K歌、粉丝团、圣诞夜“血拼”、人肉搜索、宅男、Q币、郁闷、闷骚等等等等永无止境的热点、人群、词语、心境川流不息的时代,命运还有什么意义?赶上哪趟是哪趟,赶上谁流行谁就是偶像。
  但是在迟子建这里,“一坛猪油”却显现出命运的无常。命运是捉摸不透的,我们的生活本来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但是因为一个微小的契机,命运就牵引着我们的生活走向了另一个地方,呈现给我们事先无法预料的世界——可能让我们悲,可能让我们喜,最后让我们感叹、惊讶、信服于命运的无常、神妙。应该说,在如今这样的年代还能有这样的命运观已经非常罕见。而这种命运观非常原始——或者可以说就是一种原始思维,它是艺术的源头,它凝聚了包含着巨大人生容量和情感容量的意象。它是诗。“一坛猪油”不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而富有营养吗?迟子建作为当代作家的风格特征不也正来源于此吗?她细腻的感觉、生活流的书写、平缓、急促自然混成的节奏、命运之“显”与“隐”之间恰到好处的张力的根本都在于这“命运无常”的命运观。
  正是本着这“命运无常”的命运观,我们对生活既有了“本该如此”的豁达和谅解,也保持了“又将如何”的期待与好奇,更享受到了“原来如此”的豁然与回味——一如小说的女主人公通过她的叙述所呈现出的风姿。也许在迟子建的价值理性中,如此的命运观才能造就理想的人生,否则人生将流于枯燥和僵硬,即便流淌着各式各样的“时尚”,终究还是无聊。
  
  金立群,文学博士,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传播学系教师。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语文课教学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教学,轻能力培养的应试教学倾向。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为主,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位置,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低下。怎样通过课堂结构的改革,把学生的学习情感由抑制状态升华到亢奋状态,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全面地使课时教学目标当堂实现;既能活跃学习气氛,增添教学生机,又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几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
语文新课程不但选了很多新课文,而且还提出了不少崭新的概念,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等等,变化是很大的。但有一点始终没有变。就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师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不可少的。在向学生进行思想教
一、课堂教学必须定位于学生    新课程的理念在于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把教材当作一种凭借,着眼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而不仅仅是学会哪些文本知识。因此,课堂教学必须定位于学生。课堂教学定位于学生,不是抛弃文本。通过文本的学习,学生的感情与文本融为一体,心潮随人物的命运而起伏,感情与人物的悲喜而共鸣。但这不是一堂课的终极目标,学习是为了应用,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平平淡淡叙事,无真情实感,就算是熟悉的材料,也找不到动情点,祥略不分,写不出真正感人的作文来,于是总爱感叹:写作文真难!”这是许多学生共同的烦恼。学生对作文的畏惧心理其实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学生的写作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要让学生些出一篇声情并茂的优秀作文来,方法指导固然重要,仉平时的积累更为迫切。因此,我认为作
教师在为学生批作文时,常常在习作正文的旁边写上批语和在行文的后边写上总评,我们把写在旁边的叫“旁批”或“眉批”,写在行文后边的叫“总评”或“简评”。如果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作文评语就是老师对学生习作所作的审美判断和审美评价,评阅教师的美学观点和审美趣味多体现在这些评价的文字中。  作文评语中常常见到的美学术语有:    一、情和景    “情和景”这一术语,主要是用来说明作者是怎样处理客观的“景”和
龚华明,男,中学高级教师。1992年起任省级重点中学副校长、校长,现任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中学部执行校长。曾获成都市首批模范校长、省优秀校长、省先进德育工作者、全国煤炭基础教育百名优秀校长等称号。为中陶会中学教育专委会理事。有四项教学科研成果分获省市级一、二、三等奖。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论文10余篇。    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地属成都,襟连金沙,是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市青羊区教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情况很不理想,总是高耗低效。最近在报上见到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例子:在某所高校,一屋子大学生居然不会写“钥匙”二字。要改变上述状况,提高效率,我认为其源动力是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其核心应是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消极学习转变为积极学习。    一.平时关爱学生是学生学语文的情感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如果老师能在学生的学
晓苏的《陪读》(发表于《花城》2010年第3期)是一篇颇具解构意味的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富有节奏感地讲述了一个“行动与目的悖反”的故事:在县城读书的女儿弯弯恋爱了,丈夫李怀坤担心影响到她的学习,因此要“我”去县城陪读。一般的作者若处理“陪读”这个题材,往往会较多关注陪读过程的辛苦,进而表达父母对子女的关爱这个主题。然而,作家晓苏解构了这种常规的叙述模式,他将故事时间控制在“我”去县城的
如今,江苏省教育厅正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教育新政——素质教育!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可以这样说江苏教育新政吹响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表达了江苏教育行政部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心。  一线教师的我们欣喜,一线教师的我们也深感担忧,因为——江苏实行教育新政这就是挑战!一线的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用按部就班的模式上课了,我们必须要上高效高质的课。  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
人们在日常写作过程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各种修辞方法来提高文章的表达效果。比喻是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历来被喻为“修辞之母”“语言艺术中的艺术”,正如作家秦牧所说:“美妙的比喻简直像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那么,如何巧妙地运用比喻,才能使我们的文章出神入化,熠熠生辉,激荡起人们情感的波澜呢?  这首先就要考虑到喻体的选择。有人说:第一个用花比喻女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喻女人的是庸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