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促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x24922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专注学习时间短,如何在课堂数学40分钟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是我们小学老师努力奋斗的目标。兴趣是最大的学习动力,看似简单的、甚至有点枯燥的教学内容如能结合生活实际讲授,让孩子充满兴趣去探求就能事半功倍,而案例教学则可以帮我们这个大忙。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提供一个典型的案例(事例、材料)给出具体的材料,然后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讨论,从中抽象出一些认识、经验、观点、道理,以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容。
  激趣引入,能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生活阅历相对少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把教学内容安插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让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它能成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便会用心学习。例如,在教学《折扣》一课时,让孩子说说知道商家搞促销活动通常有哪些形式。对于六年级的孩子,因为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日新月异的海量资讯也接收到大量的相关信息,所以兴趣特浓。有的孩子说商家会大打折扣,有的孩子说商家会“买一送一”,有的孩子说消费满一定额度会返还现金,有的孩子说消费满一定的额度会送优惠券……接下来,我马上出示例题,由于例题的难度不大,只是把上学期所学的百分数换成折扣去展示,归跟到底只是叙述方法改变了,内涵如一,所以大部分孩子能轻易掌握,接下来的同类型题目也能高效高质量地完成。
  第一个知识点孩子兴致勃勃完成了,接下来就得继续把知识深挖,以便让孩子深入理解折扣的知识,真正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上。此时我及时出示微课:“甲商场促销活动,满800元返现金200元”“乙商场也在促销,满800元送200元购物券?”如果刚好购满800元,在哪个商场买划算,这商品又相当于打几折呢?案例一出,孩子们都兴趣盎然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因为案例中出现的销售活动确实在生活经常出现,而孩子耳闻目睹得虽多,但真正能参与到其中的却少之又少,一旦有机会参与,就迫不及待了。于是,我决定放手给孩子自己解决,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孩子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超过70%的孩子算出兩家商场都给商品打“八折”出售。这时,作为教师的我及时指引,问孩子“这两道题原来是一样的?”话音未落,教室开始议论。其实在听同学汇报结果时,个别孩子已发现两道题的题目是不同的,也隐约感觉到答案应该是不同的,但又不知道错在哪里。因此,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巧妙设疑,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从而培养学习的兴趣。这时,我请孩子大胆把疑问说出来。接下来,带领孩子区分两题的异同,请做对的孩子讲讲思路,明确题一享受优惠只要直接花600元,题二享受优惠至少要花800元,通过计算验证两个不同的答案,尔后再继续观看微课,加深对题目解决方法的认识。最后,让孩子分享解决此题的心得体会,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遇到问题要认真分析对比,并通过计算验证解答是否正确,同时指引孩子如何正确消费,指出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买东西或者签订合同前要认真仔细思考其中的条款的原因。这样的案例设计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增强了数学学习的兴趣。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提示孩子可把圆柱转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推导,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然后,把学习提纲提供给孩子后,让他们分组操作学具,讨论提纲,归纳总结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通过一系列的操作,让孩子初步体会到通过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可以推导出新的计算公式,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最后,再播放微课,展示整个推导过程,让孩子回顾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把它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感受把平面的知识可以类推到立体。当圆柱底面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形体越接近长方体,使学生感到极限的思想。当受到学具使用的限制时,孩子是没法通过实际操作去完成的,微课的出现可以帮此忙。
  解决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孩子学习的一个难点,虽然新教材在“解决问题”的编排上作了一定的调整,也降低了学习难度,但由于解决问题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学起来还是相对困难,特别是学困生就更难理解和掌握。此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发现不会解决的问题在哪儿,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六年级《倒置计算不规则立体图形的体积》一课中,我们可以把学生熟知的乌鸦喝水故事搬到课堂,让孩子讲讲聪明的乌鸦用什么方法把水弄来喝的,孩子边讲述,我们边动态把整个叼石到水瓶的过程展示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总结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的计算方法,演示五年级学习计算梨的体积用到的转化方法,用不同颜色标示出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让孩子明确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等于梨的体积,使学生对转化的数学策略有更为深刻和更为一般性的理解和掌握。作好充分的铺垫,再呈现例7引导孩子通过观察瓶子平置与倒置前后,水的体积不变,空气的体积也不变,而瓶子的容积就是水的体积与空气体积之和。倒置前,水的形状是一个圆柱,而倒置后,空气的形状也是一个圆柱。为了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动态、不同颜色标示来体现“变”与“不变”部分的体积,最后明确这两个圆柱的体积之和就是瓶子的容积。通过把不规则形状的体积转化成规则形状,把未知知识转化为已学知识,发现转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在此教学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一个重要作用。
  以上三个教学案例都注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都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知识的建构过程。案例一使数学更富有“生活味”,从孩子的生活引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再展开探究,体现“生活—数学—生活”的教学过程。案例二则强调了“数学味”,使孩子们在认知的冲突、问题的解决中体验到成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培养观察、分析、比较、联想等思维能力。案例三更是通过把相关联的数学知识融汇在一个案例中,为孩子搭建一个学习的梯子,一步步引导孩子往上走,从模糊的认知到系统的计算方法、旧知的迁移学习新知识的方法。由此可见,案例使用正确,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强师工程)教育科研课题一般课题《案例教学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以小学课堂教学为例》(2018YQJK0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阐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即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以两节初中英语同课异构的听说研讨课为例,分析如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听说课;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同课异构  一、前言  当今,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了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和英语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摘要】小学高年级是学生的重要启蒙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即将步入青春期,容易出现敏感、叛逆的心理。想要改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逆反心理,就要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找到了适当的防治措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师的努力下做到因材施教、个别化教育、对症下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并消除叛逆心理;采取适当的方法关爱学生,帮助他们改变自己,培养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  随着年龄的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全面落实新课标后,课堂变化显著,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有了微妙的转换,学生是主体,教师负责启发与激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中,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模范作用,并且注重课堂读、讲、议、练、测相互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研究中不断成长。  
本报综合消息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工作定下的总基调。两个“更”字背后,彰显着党中央、国务院把教育现代化事业推向新高度的信心和决心。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第一年,这一目标的提出,是步入新时代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当前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为新一年教育工作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更加公平更有
【摘要】初中階段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听说能力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加以重视。英语听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应当加强训练来保障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现今,初中生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较多的障碍,教师应当积极发现和研究学生听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从而提升听力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障碍;英语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英语的意义和目的在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负责一个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着懵懂无知、不善表达、自我约束能力薄弱等年龄特征,这无疑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大挑战。现就低年级学生的存在问题,来谈谈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低年级学生存在的基本问题  在上小学前,低年级学生主要在幼儿园和
【摘要】数学是一门需要敏锐感觉的学科。数学理解要凭借数感,要从感觉上把握数学现象。培养学生形成“数感”应作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主要目标。教者对数学教学内容的认识视阈,决定学生可能理解的程度以及数感发展的深度、广度及敏锐性。在“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应“注重纵横关联,发展数感的广度;夯实思维基础,发展数感的深度;顺应认知心理,发展数感的悦纳度。”  【关键词】小学数学;乘法教学;数感  我们通常认为数
本报综合消息 “学校和教师依法可以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近日,《广东省学校安全条例(送审稿)》(以下简称《条例》)在广东省司法厅网站公开征求社会意见。《条例》专门明确了中小学教师的管教权和学校合理的教育惩戒措施。  《条例》提出,中小学教师对学生上课期间不专心听课、不能完成作业或者作业不符合要求、不遵守上课纪律等行为,可以采取一定的教育惩罚措施。《条例》对教师行使管教权有明确条件限制,学校教师以及
【摘要】目前,中小学英语课堂上老师的提问通常缺乏认知思维导向,课堂提问缺乏难度梯度,故此老师应正确认识到认知思维导向对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并正确地进行认知思维导向。本文通过对老师在课堂提问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认知思维  课堂提问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手段,对学生的认知思维具有导向作用。课堂提问
【摘要】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赞美,后进生更需要老师的赞美。本文从更新观念、树立信心、善用赞美三方面阐述具体做法,致力促进后进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育人;后进生;赞美;成长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机,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可是面对后进生,很多教师往往感到头痛、烦恼,甚至厌恶,于是动辄批评训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