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emon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负责一个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着懵懂无知、不善表达、自我约束能力薄弱等年龄特征,这无疑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更大挑战。现就低年级学生的存在问题,来谈谈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低年级学生存在的基本问题
  在上小学前,低年级学生主要在幼儿园和家庭接受教育,他们的活动形式主要是游戏,比较“放任式”,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薄弱等,行为习惯各方面都比较随意。进入小学阶段后,由于新环境对孩子的各方面要求大不相同,在日常的课堂上就会容易出现多动、注意力难集中,爱玩小动作,爱开小差,坐不住等一系列“小问题”,严重影响课堂效率。
  低年级学生存在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对长辈依赖性强等特点,这时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不仅仅要传授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了解班上学生的性格特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日常的课堂教学、生活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作为低年级班主任,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形成班级管理机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班主任管理的基本策略
  1.要把握好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特点
  班主任是班級的管理者、教育者,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引路人。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由于低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总是容易不自觉地出现各种行为问题。例如,一学生看到别的同学的笔比较漂亮,会去拿并据为己有;和同学玩耍时,会出现伸出脚去绊倒同学等危险行为;甚至个别学生还会出现说粗口、骂人、打架等行为。面对这些行为,作为班主任要先与学生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孩子这些行为的缘由,再适当地进行引导,而不是盲目地批评教育。
  2.关注、尊重并鼓励学生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小孩子也不例外。低年级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世界。当他们踏入小学的门槛,除了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外,他们的内心渴望能交到新的朋友,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鼓励和肯定。
  记得班上曾有一位学生,开学时很积极主动,上课回答的声音最响亮,后来发现上课爱趴桌子,开小差,甚至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刚开始发现这学生出现这个问题时,就想办法去批评孩子。孩子面对我的批评,也只是连连应付,但是却没有改进,我也正为这个问题十分苦恼。偶然的一次,我碰见了孩子的家长,经过与家长的交谈发现,原来孩子是觉得老师不关注他,对他积极表现的行为没有给予及时的表扬,而自己又因为胆子小不敢和老师提,慢慢地就灰心丧气了。从那次起,我关注每一位孩子,多鼓励和肯定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捕捉细微之处,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
  小学阶段是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起始阶段,班主任的理解和尊重起着不可忽视的力量。正是班主任的理解、尊重和鼓励,孩子慢慢地变得自信、开朗。因此,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哪怕是对孩子的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等,也会给孩子无限的动力。
  3.制定班级管理制度,选好班委会成员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管好一个班,必须要有适合自己本班的规章制度。低年级学生存在着调皮好动爱表现、自我约束能力差等特点,因此需要建立班级管理制度,让孩子根据班规进行自主管理、健康发展,同时,应放手去培养优秀的班干部,培养孩子的组织能力,以优秀班干部榜样的力量去感染班上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另外,作为班主任,要融入班集体,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严格遵守班级规则,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有了好班级管理制度和榜样的力量,班上凝聚力就会增强,学习氛围就会好起来,这将大大提升班集体的管理水平。
  4.构建和谐家校合作关系
  要想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家校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低年级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在学校敬畏老师,依赖老师。可现代生活中,由于物质生活的飞速发展,很多家庭出现溺爱孩子的现象,孩子在校和在家的表现可能会截然不同。因此,作为班主任,要想管理好班级,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和家长构建和谐的家校关系。班主任要积极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在家的情况,同时要把孩子在校的行为表现反馈给家长,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而努力。
  班主任是孩子的师长,更是孩子成长路上的引领人,对于初入小学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班主任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除了要授予学生课本知识,更要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为班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蕙.有效德育:基于实践的探索[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7.
  [2]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索朗旺姆.杂文月刊[J].教育世界,2016,6.
其他文献
【摘要】乡村小学潜能生的转化工作是班主任一项艰巨而又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对潜能生的转化过程中,需要班主任用爱心来温暖学生,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充分尊重理解信任他们。要求班主任在转化中做到赏识与严格管理并重,并发现他们的优点,积极帮助潜能生克服心理健康问题,关注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情绪情感变化,及时加以教育和疏导,尽量减少潜能生在转化过程中出现多次反复。除了发挥班主任自身的力量和作用外,还要注重发挥
【摘要】考试测评是让学生暴露学习障碍或者思维障碍的最主要方法之一,笔者在通过测评、阅卷等环节,了解学习主体的知识水平、能力基础,摸清其思維方式及失误原因乃至其情绪状态的基础上,遵循“以学定教”的原则,依据学情重新确定讲评课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以学定教”;讲评;实践与反思  本课是一节知识综合性较强的讲评课,其中心任务是针对学生考试答题暴露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暴露的问题进行探究评价
风靡家长群体的旅游项目种类繁多,如风光游,休闲游,美容游,亲情游,民俗游,购物游,美食游,体育游,探险游,博彩游,出境游等等。这些种类的旅游,原发性地带有炫富的味道。这些旅游,有的对孩子产生正面的教育意义,有的会产生负面教育效果。如何引领家长从文化角度出发,带领孩子进行文化旅游,把寻求文化享受当做旅游者的一种风尚,进而与“研学旅行”相结合,也是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  教育构成三要素(社会、学校、家
【摘要】文明礼仪知识是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知识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内容,还能够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文先阐述了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微课应用的意义,接着提出了微课在小学文明礼仪教育中的运用实践,以便更好提升其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运用  小学教育是人在成长的关键阶段,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隆重的家长会终于落下了帷幕。送走了最后一个学生家长,笔者站在教室里,长长地舒了口气。如释重负的轻松感、高强度工作的疲惫感、圆满结束的唏嘘感,一时间缠满笔者的全身,最后占满笔者每一个细胞的,是一种自我成长的满足感。满足在于,笔者与班上家长的关系又更亲密了一步。  回想过去,笔者自认确实不擅长与家长打交道。不仅电话很少打,就连在微信上聊天也是能免则免,除非確实有紧急要事通知。可如此疏远的家校关系,种下
【摘要】本文阐述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即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以两节初中英语同课异构的听说研讨课为例,分析如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听说课;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同课异构  一、前言  当今,学科核心素养理念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也成为了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和英语教师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摘要】小学高年级是学生的重要启蒙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即将步入青春期,容易出现敏感、叛逆的心理。想要改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逆反心理,就要了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并找到了适当的防治措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教师的努力下做到因材施教、个别化教育、对症下药;教会学生正确认识并消除叛逆心理;采取适当的方法关爱学生,帮助他们改变自己,培养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  随着年龄的
【摘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全面落实新课标后,课堂变化显著,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有了微妙的转换,学生是主体,教师负责启发与激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的能力,善于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学实践中,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模范作用,并且注重课堂读、讲、议、练、测相互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研究中不断成长。  
本报综合消息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工作定下的总基调。两个“更”字背后,彰显着党中央、国务院把教育现代化事业推向新高度的信心和决心。在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实施《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第一年,这一目标的提出,是步入新时代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当前教育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为新一年教育工作指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  “更加公平更有
【摘要】初中階段英语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听说能力的重要时期,需要教师加以重视。英语听力是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应当加强训练来保障学生的英语应用水平。现今,初中生在英语听力训练中存在较多的障碍,教师应当积极发现和研究学生听力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从而提升听力训练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障碍;英语教学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英语的意义和目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