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t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背景下,创设情境已经成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通过合理选择情境素材、创设情境导入课程以及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根据情境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和实践,最终获取知识。
  一、合理选择情境素材,激发学生的兴趣
  情境素材的选择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情境素材要满足多样性的特点,所谓的多样性要求形成一个具体的“素材集合”,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情境素材时,教师可以直接选择该情境素材或加以变形以改造为其他的情境素材。此外,情境素材应满足趣味性的特点,所谓趣味性要求有趣有料,更直观地说,当教师展示某一个情境素材的时候,学生应当表现出兴奋、喜悦、快乐的表情,而不会出现木讷、呆滞、无所适从的表现。
  例如,在教学《PPT的使用和制作》时,教师可以将“小明在家做关于‘动画片’的PPT”作为情境素材,为学生创设“家庭式”教学情境,降低学生学习压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环境素材,鉴于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所以教师选择的情境素材要以简洁、直观为主,尽量让学生一看就懂,而不会在理解情境素材阶段花费太多的时间。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程,营造课堂氛围
  如何选择教学情境是营造课堂气氛的基础问题。首先教学情境要满足合理性的特点,所谓的合理性要求符合现实情况,不能为了课堂效果而让教学情境变得太过夸张和不切实际,否则只能是平添学生的学习难度,且不利于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其次,教学情境要满足生活性的特点。
  例如,在教学word的使用方法时,如何使用word作为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用word写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文章”为教学情境。同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情境。还是以上述内容为例,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的掌握word的使用方法,那就应该通过教学情境体现word的功能(如加粗、下标、字体颜色、字体等功能)。
  三、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
  合理地选择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而问题作为重要的线索,其情境创设必须满足启发性的特点。所谓启发性,是指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找到学习思路和学習方法,单一的问题并不能启发学生的学习思路,所以教师选择的问题情境还要具有一定的扩展性,即实现“举一反三”,让学生根据问题发现问题,逐步建立系统的学习思路。
  例如,在教学EXCEL时,教师发现学生大多都存在不会合并单元格的问题,为此,教师应根据这个问题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如何合并单元格”。此外,教师应根据实践要求创设问题情境。
  再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一张考试成绩表,中间要加入EXCEL的筛选和查找功能,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就可以设问“我想快速找到×××同学的成绩,应该怎么做?”并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使用筛选和查找功能。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进一步发挥情境教学法的教学作用,就必须掌握情境创设的主要方法和策略,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舟山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赵 丹)
其他文献
思想品德课程具有丰富的生活性与理论性,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意志、塑造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与综合修养的思想性课程。教师应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品德課程回归生活,依据学生发展需求和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知识的魅力与乐趣。  一、创设生活情境,陶冶道德情操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场景联系在一起,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学习乐趣。同时,教师要
期刊
古典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等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在品味中感知,在赏析中领会,在比较中积累,打造一个多彩、生动的小学语文诗词课堂。  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背诵、积累经典诗词,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亦能在教师引导下感悟诗歌所传达的情感和哲理
期刊
语文属于语言工具类型学科,知识内容的特殊性较为明显,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探索教学改革活动的过程中,只有结合语文教学活动的现实需求对教学组织形式加以调整,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才能增强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识字教学,教师要对识字教学内容和需求进行分析,创新教学方法,有目的地对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加以培养。  一、教学情境导入,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导入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环节,教师在针对识字教学
期刊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写作,由于缺乏写作经验和生活经验,都会觉得写作文很吃力,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和排斥心理,不利于作文的教学。作为教师应把握此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成长经历,探讨切实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实践表明,中年级学生写作教学,采用优秀范文作指导,从仿写到学习写作,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由不会写、怕写到会写、愿意写和爱写,养成写作的好习惯。  一、仿写的基础:研究习作范文  在教学过程
期刊
语篇是小学英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立足语篇,扎实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同时,训练他们听、说、读、写、看等技能,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本文以闽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6 Dream job”的Part A为例,浅谈如何提高语篇教学课堂实效的策略。  一、以新词教学为突破口,增加教学容量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材料。在英语学习中,如果没有语法就不能很好地表达,而如果
期刊
比较,是训练思维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语文学习而言,不仅要学习相关知识,更要充分发挥其例子作用,借鉴表达技巧。通过对两篇同类文本进行比较借鉴,不仅有利于准确把握文本主题,还能助力学生掌握表达技巧。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天火之谜》与《诺贝尔》这两篇课文,无论是内容安排,还是叙事表达,都有相似之处。本文以这两篇课文为例,引导学生对文章的课题、内容等方面进行比较,从中探寻表达奥秘,为其语文核心素养全面提升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数学教师,承担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提升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因此,课堂数学教学应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有趣的问题情境,探究有趣的数学问题,发现有趣的数学奥妙,把学生领进神奇的数学世界,领略数学的魅力,自主地学习、探究,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巧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通过创设有趣的问题
期刊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重要内容。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注重教学的实效,注重回归教学的本色,让学生体会阅读教学的真滋味。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朗读教学是一种最简单、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多元化的朗读,可以让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以及意蕴有深刻感悟,同时也能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丰富的朗读教学方式,让课堂学习过程中充满琅琅读书声。  一、情真意切的
期刊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像小说、戏剧这样的叙事性作品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小,而综合来看学生需要学习的这些课文,那些属于文学史上现代、后现代主义的作品几乎不存在。这也就意味着在教材所选的诸如《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这些作品中的人物刻画几乎都是立体而典型的,所以在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这些作品时,需要让学生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技巧,从不同的切入点解读一个人物,进而对作品有更深刻的了解。  一、外貌神态架骨骼
期刊
游泳是人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向上漂浮,凭借浮力通过肢体有规律的运动,使身体在水中有规律运动的技能。目前,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基本上以自闭症学生为主,他们的共性是不听指令、眼神飘忽、回应少、语言发展明显迟缓、兴趣刻板狭隘、没有模仿能力、情绪问题比较突出等,他们大部分都封闭在自己的小世界当中。根据调查,现在全球每年约有6700万人患有自闭症,山西省有自闭症患者约10万人,为他们做康复训练是最难的。  在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