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针刀配合手法治疗冻结肩(附110例报告)

来源 :按摩与导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P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冻结肩 小针刀治疗 手法治疗 粘连 盂肱关节紊乱
  
  冻结肩亦称肩凝症,即现代医学的肩周炎,确切的说是指肩关节活动障碍性肩周炎。临床上以肩关节粘连、僵直,从而丧失关节运动功能为主要特征。冻结肩给患者精神、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治疗本病的方法很多,如针灸、推拿、理疗、封闭、中药内服外敷等,都有一定的疗效,但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运用小针刀配手法治疗110例,疗效尚可,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110例,全部门诊病人。其中男性48例,女性6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38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3个月;单肩103例,双肩7例。
  
  2 治疗方法
  
  2.1 小针刀疗法 患者坐位或侧卧位。将肩峰下、喙突、肱骨大小结节、大小圆肌的起止点及肩周明显的痛点或活动肩关节引起的痛点,用龙胆紫药水,在定点处做好标记。对皮肤常规消毒、带手套、铺无菌洞巾。用2%的利多卡因10ml加O.9%生理盐水10ml,每治疗点注射3~4ml作局部浸润性麻醉。选用4号针刀,刀口线与肢体纵轴平行,针刀与肩周切线垂直刺入,其中肩峰下滑囊作切开通透拨离,其它各点分别作切开拨离或纵行疏通拨离,术后无菌敷料覆盖。
  注意:缘突点针刀术不宜过深,以免伤及肺脏。
  2.2 手法治疗 在小针刀术后施术。第一步:助手托住患肢外展,医者一手将三角肌向背侧推压,另一手拇指沿胸大肌从肱骨头上的附着点开始拨离,将胸大肌、胸小肌的粘连分开,再将三角肌向胸侧推压,另一手拇指分拨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在肱骨大结节处的止端,使其分离。第二步:医者一手以手心紧贴患侧的肩胛骨,食、中、无名和小指置于肩胛骨腋缘下段和下角缘,另一手按于屑峰前方,用力向肩后推压,此时,患肩脚腋缘下段及下角缘离开胸壁,张开呈一缝,置于此处的手指乘势插入该缝中,并用力往外翻撬数次。第三步:将患侧肩胛骨向下按压,反复4~5次,至肩胛骨位置达到正常或基本正常。第四步:医者一手固定患侧肩胛骨下角,另一手穿过患肩腋下回腕钩住患肩,不断的抬肘以带动患肩作外展、上举活动,幅度由小到大,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第五步:医者握住患腕作外展、上举运动,当达到最大限度时,在患者不注意而放松的情况下,运用巧劲快速向上一弹,有时可听到组织撕裂声,说明最后的粘连区(关节囊内的粘连)已松解。
  经上述治疗,患肩的粘连基本解开,患肢上举可比原来增加40°~50°。术后每日可用TDP照射或常规按摩一次,以促进炎症的吸收和防止再度粘连,并嘱患者自己加强功能锻炼。如果粘连仍未完全解除,7天以后可行第二次治疗。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肩部疼痛消失,关节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无障碍,但劳累后或气候变仍有不适感;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有所改善,工作、生活不受大的影响;无效;病情无好转或加重。
  3.2 治疗结果 痊愈68例,占61.82%;显效25例,占22.7%;好转10例,占9.1%;无效7例,占6.36%。总有效为93.64%。
  
  4 讨论
  
  肩关节由膨大的肱骨头与浅小的肩胛骨关节盂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关节的稳定和运动依赖于关节周围丰富的肌肉和韧带来维持。肩部肌肉分为深浅两层和前后群,浅层有三角肌、胸大肌;深层有肱二头肌、冈上肌、冈下肌、大圆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肱二头肌长头腱穿过结节间沟,止于关节盂的上缘,短头止于缘突;肩胛下肌起于肩胛下窝,止于肱骨小结节;冈上肌起自上冈上窝、冈下肌起自冈下窝、小圆肌位于冈下肌的下方而起自肩胛腋缘的背面,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肌束均止于肱骨大结节。在这些肌肉和肩周的韧带、滑囊、关节囊的共同作用下方能维持其稳定,并能产生外展、上举、内收、旋内、旋外、后伸等活动。
  人至五旬,内分泌失调,肝肾不足,气血渐亏,血不荣筋,加之风寒湿那侵袭,或因外伤肩关节固定时间过长,或因慢性劳损,致使肩部软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肌肉痉挛,血管受压,组织缺血、缺氧、水肿,久则肌肉萎缩、粘连、挛缩,使得肩胛骨整体位置上移,破坏了关节盂与肱骨头的正常对合结构,关节面的上下前后间隙不等,当肩关节活动时,肱骨头与关节盂唇相抵触,肱骨头的外展、旋内、旋外等活动受到限制,便形成了冻结肩。由此可见,形成冻结肩的关键因素是组织粘连(尤其是肩峰下、喙突、肱骨大小结节处及大小圆肌的起止点)和盂肱关节紊乱(即肩关节发生细微的解剖变异。因此,松解粘连,恢复肩部组织排列结构次序,纠正肩关节细微解剖变异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施用针刀术是将严重的粘连点,如肩峰下、喙突、大小圆肌的止端、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的止端等处的粘连快速剥离松解。再施以手法将散在于三角肌深面的腱膜与冈上肌、胸大肌、大小圆肌在肩部止端的粘连剥离松解。弹拨法能将最后的粘连区(关节囊内的粘边)松开。翻橇肩胛缝能解除菱形肌、肩胛下肌的痉挛与粘连。这样,肩胛骨便能恢复原有的解剖位置。另外,向下按压肩胛骨也能让肩胛骨的位置达到正常或基本正常,有利于纠正盂肱关节紊乱。
  总之,针刀疗法配合手法治疗,能切中病机,快速解除粘连,纠正肩关节解剖变异,恢复关节正常活动,并能缩短病程,是治疗冻结肩较为理想的综合疗法。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通过对学科特点与学科定位的论述。认为推拿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分支,中医理论是其学科发展的源泉,指出推拿学的发展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秉承中医学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思想,沿袭脏象、经络、五体学说,气血津液理论。以通经络,行气血为基本原则,抓住练功、手法这两大法宝,才是推拿学学科发展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 推拿学 理论系统 学科特点 学科定位    推拿学是中医学中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学科,因历史
期刊
摘要 目的:验证推拿配合三步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推拿采用平推腰背膀胱经、督脉,拿揉下肢;点揉委中、申脉、仆参诸穴,点按阿是穴;叠掌揉患处;弹拨背腰部膀胱经第一侧线及腰部夹脊穴、肾俞、志室、大肠俞等穴。三步针刺法,第一步针刺腰痛穴,反复捻转强刺激,不留针,配合患者腰部环转运动;第二步用齐刺法,以捻转泻法对阿是穴施术24次,配合腰部前俯后仰、左右旋转运动。第三步以2寸毫针刺气海俞、大肠俞
期刊
关键词 痛经 推拿治疗    妇女在行经前后,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可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证,并随着月经周期性发作,称为痛经,也称经行腹痛。笔者自采用推拿治疗本病50例,疗效满意。    1 病因及临床表现    本病的特点是经行小腹疼痛,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严重影响生活。痛经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
期刊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中医药玄乌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临床常见病。临床多采用保守疗法,如针灸、推拿和现代物理治疗手段等,这些疗法效果确切,但对中药内服法这一传统治疗手段似乎有淡化趋势。事实上,用中药内服,如自拟玄乌汤对缓解急性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疼痛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既经济方便,副作用又少等优点,如与针灸、推拿和现代物理治疗方法相结合,效果更佳,现总结如下
期刊
关键词 胃脘痛 按摩治疗 点接穴位法    笔者从1986年2月至2006年4月期间采用辨证施治、按摩胃脘痛穴位方法治疗胃脘痛,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350例患者中,门诊184例;住院166例,其中男性170例,女性18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0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25年;病情轻度68例,中度192例,重度90例。分型:①肝郁化火型110例;②肝气犯胃型90例;③
期刊
关键词 头痛 按摩治疗    头痛是临床常见自觉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笔者自2003年7月至2007年10月用中医按摩疗法对40例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年龄最小者15岁,最大者76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5年。依据国际头痛协会(1988)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病变
期刊
关键词 痛经 按摩治疗  痛经是指月经来潮或经行前后出现的下腹部疼痛或伴有腰酸腹胀、乳房胀痛、心烦等全身症状,并随月经周期持续发作的一种常见病。  按摩治疗痛经有独到之处,有效率达80%以上,且其简便,因此被许多患者所能接受。  现就我在近几年接诊的痛经病患者的治疗情况,浅谈按摩治疗痛经38例临床体会如下:  从2002年到2006年的痛经患者中,年龄在23岁以下的8例,占21.4%;年龄23~3
期刊
关键词 颈椎病 按摩治疗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关节、肌肉、韧带、筋膜的积累性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平衡的失调,压迫刺激颈部的神经、血管、脊髓,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如颈肩疼痛、头晕、头痛、耳鸣、颈项僵硬、颈部活动受限、单侧或双侧上肢疼痛、麻木,严重者可出现双下肢麻木等称为颈椎病,又称颈部综合症或颈肩综合征。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强度的加大,学
期刊
关键词 颈椎病,椎动脉型 推拿治疗 杠杆手法    杠杆手法就是运用拇指和手掌以及前臂作支点的一种简便的对病人无损伤的一种方法。在实践中粗略领悟到杠杆手法的独特功效和玄妙之处。1992年1月至2004年2月,运用杠杆手法结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基本资料 男192例,女168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7岁,其中140~60岁
期刊
关键词 面部痤疮 点刺法治疗 振腹法治疗    痤疮俗称粉刺或青春痘,多发生于青年面部或胸背等处,影响面容,使人感到痛苦。其病容易感染和反复发作,临床上不易治愈。我们用振腹手法并用三棱针点刺背穴加拔真空罐治疗痤疮21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在218例中,男76例,女142例;年龄最大34岁,最小15岁,以18~25岁为多;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3个月。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