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天绝域 觅玄奘圣迹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茫茫翰海、问苍天,浩动几千秋。看营盘残骼,楼兰废堑,罗布龟丘。处处繁华猝歇,百代风流休。唯有白龙碓,依旧西游。
其他文献
和田古称于阗。自西汉始,于阗就统一于祖国的版图,两千多年来始终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和田地处新疆塔里木盆地南部,其北为广袤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为连绵的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与我国西藏以及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线交界;西连喀什地区,东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发源于喀喇昆仑山和昆仑山的大小河流,哺育了一片片的绿洲,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公元4世纪之前的于阗地域,大约为今喀拉喀什河与玉龙喀什
期刊
2009年的夏天,我随《秘筑中巴公路》电视摄制组巴基斯坦采访团一行,从新疆乌鲁木齐陆路出发,穿越帕米尔高原,出红其拉甫口岸,沿中巴公路一路拍摄中巴公路的历史与现状的大型纪录片,并采访巴基斯坦境内的洪扎王府、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尕米拉大桥、伊斯兰堡,以及民间艺术博物馆、中巴公路总部KKH博物馆、贝布托艺术馆、费萨尔清真寺和佛教圣地塔克西拉等。而对塔克西拉的采访,终于成行了我多年去佛教文化发源地考察
期刊
和田位于新疆最南端,古称于田,意为“产玉石的地方”。和田玉之所以被称为“国玉”,是因为它经历了夏商周上千年的筛选。据载,夏王把各地的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认为和田玉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商代,和田玉从遥远的新疆运到商殷王都河南安阳,诸侯贵族以和田玉为宝,争相收藏。西周时代,新疆输入的和田玉已经成为周王朝王公大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西汉时期,和田玉及其制品在中原大地早已成为王室祭奠大典中不可缺少
期刊
站在草原上,就喜欢倾听蒙古托布秀尔(一种弹拨乐器)的声音,浑厚、苍凉。所谓“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托布秀尔的声音也仿佛穿越了时空。草原是雄浑而阳刚十足的,蒙古族就在草原的怀抱里成长、吸收着草原之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伴随着他们的成长,一如草原的亲切和温暖,即使走得再远,只要唱起《江格尔》,山川必定柔软,天空必然湛蓝,人们的心灵则更加高远。  蒙古族的《江格尔》与藏族的《格萨尔》、
期刊
“我们西江好地方,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2010年5月1日,伴随着一曲优美的“我们新疆好地方”,上海世博会新疆馆正式揭开神秘的面纱,出现在五洲宾朋的面前。  新疆馆外观呈长方形,外立面上部有条金色的弧形流线,从中间向两边微微翘起。从正面看,它宛如一位头戴花帽、刚刚被掀起盖头的少女。从侧面看,它既像流淌的塔里木河,又像塔克拉玛干沙漠那绵延不绝的金黄色沙丘。  新疆馆的外
期刊
1965年,武汉青年易中天支边到新疆,被分到号称“小西伯利亚”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50团。从武汉到农八师时,易中天本来可以分到离石河子近一点的地方,带队的人听说有个共青团农场,便鼓动大家去了“共青团”。  到了连队后,他脱下学生装,穿着背心便下了地。干干瘦瘦不到1.7米的个子,干活却很拼命,重体力活让他胃口大开,海碗盛上一大碗土豆疙瘩,筷子叉上三块包谷馍,不一会儿全填进了肚里。他能吃也能干,所以没
期刊
有人说,丝绸之路的前身其实是“玉石之路”,这话一点不假,因为“玉石之路”有着七千多年甚至更长的历史,而丝绸之路只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丝绸比玉石更具有世界魅力和国际影响。    相传和田以前没有蚕,东国一位公主下嫁古和阗国时,在帽子里偷藏了一枚蚕种,经过重重关卡检查,最后好不容易才把蚕种带到了西域,并教会当地人养蚕织丝绸,从此,古西域和阗就有了中原的丝绸。后来,西域和阗又不断地对丝绸加
期刊
他是生活安逸、为人谦和的高级工程师,却也是曾经7次登上博格达峰、5次进入昆仑山和藏北地区探险的桀骜不驯的“野蛮派”登山探险家。他说:“像我这种人只有两种结局,一种是老得再也登不动山了,一种是把生命彻底托付给雪山。”  “在海拔6200多米处的雪山上,夜里,气温降到零下30摄氏度,强劲的高山风夹着雪粒子打在脸上像针刺似的。为了保持体温,躲避寒风的袭击……”  这段看起来惊心动魄的日记,是新疆广播电视
期刊
1896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寻宝,在沙海中找到汉唐遗址丹丹乌里和喀拉墩两处古遗址后来闻名遐迩的树林。
期刊
奇台硅化木——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