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集体备课教研模式的研究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bing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课程改革的需要,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当务之急。上好课的前提是备课。作为数学教师,笔者对高中数学集体备课教研模式有如下一些思考,与同行们商榷。
  
  一、集体备课的背景和意义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及需求使大量的新知识、新信息进入学校教学,而教师个体接受新知识的方式、能力和途径毕竟有限,所以需要集体的接受、积累和扩充。
  
  (二)课程改革的需求
  新课标对高中数学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及教学目标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几十年来的数学课程体系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必须符合新的课程理念,经验主义的备课已难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单凭教师个人的素质也难以很快跟上改革发展的进程,这些都需要集体的研讨、交流和共识。
  
  (三)学生学习的要求
  很多优秀学生喜欢数学并有一定的能力,他们不满足于课本知识,经常会有新的发现和较深的思考,有时靠教师个体的能力不能使学生满足。此外,教学中又需要补充较多的参考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推广和加深,这些靠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困难的,需要集体的力量。
  
  (四)教研组建设和师资培养的需要
  目前许多学校都有相当数量的青年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需要师徒结对和导师制带教,更需要集体的培养。在集体教研中,老教师也可以从青年教师中学到许多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方法。
  
  二、集体备课的内容和原则
  
  集体备课不能搞形式主义,必须有丰富的内容,集体备课不仅要备计划、备教案、备上课、备课后,更重要的是集体备课的内涵并不仅仅是“备课”,广泛地说,它包含了团结、互助、互补、敬业、奉献、学习、钻研、求真、务实、竞争等教师素质的养成。
  备好课是为了上好课,上好课是为了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因此,集体备课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可行性——备课模式必须可行且行之有效,所备教案必须在课堂教学实际中可以实施;
  有效性——备课要紧扣教学目的,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适应性——备课要适应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科类的学生,教案既要完成教学目标,又要以学生为主体;
  针对性——对不同教材内容、不同教学要求、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模式。
  
  三、集体备课的操作方法
  
  (一)制订计划,统筹安排
  教研组每学年的第一次教研组活动,可组织教师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根据要求和教学实际规划高中三年的教学进度、计划,做到每学年、每学期,每个章节环环相扣、统一衔接。这样就能使每个年级的备课组教学有章可循,能有效统一整个高中三年的教学计划。
  然后各年级备课组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和要完成的计划目标制订每个单元、每个章节的实际授课计划,包括测验内容、次数、练习内容和参考资料。每位教师在通读教材(一般在前一个假期)的基础上,分工重点钻研教材,选择补充资料,整理备课素材。所有计划、资料都要进入组内网上文件夹和数码工作室及题库。
  
  (二)共同研讨集体备课
  1.一周一聚,落实备课
  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备课组教师要约定每周半天作为活动时间,具体落实备课。活动主要做好三件工作。
  一是对已完成的上一段课堂教学的反思。分析、研讨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中是否有典型的错误、是否需要加强和复习、有哪些经验值得共享和推广。
  二是对已备好的即将施行的教案再加工。认真学习、分析、研讨教案,进行补充完善,并考虑不同班级学生的要求。
  三是在共同分析下一阶段教学重点、难点、典型问题和易忽视的地方的基础上,指定专人负责下阶段的备课。
  2.每节一备,专人负责
  一般以一大节教学内容为单位,落实一位主备教师。主备教师根据共同商讨的备课精神和素材,主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备好书面教案,二是做好教学课件,三是把教案和教学课件发到校园网备课组文件夹内。
  3.刻苦钻研,发挥个性
  每位教师收到公共教案后,根据教材内容和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对教案进行补充,即进行个性化的细化备课,把公共教案加工为个性教案。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既能统一教学进度、教学目标,义具有各自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4.疑难问题,集体解决
  教学中常常会有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备课组要对遇到的一些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大家各抒己见,然后统一意见。
  
  (三)相互听课,共同提高
  1.组内听课公开
  备课组内教师相互之间听课要开放。这样既有利于教师之间交流,也有利于新教师提高业务素质。
  2.“相同教案不同教法”观摩
  备课组内可经常开展“同一个教案不同教法”的观摩活动。有时教师一天听几节课,虽然有点累,但是收益很大。
  3.课后反思提高
  备课组教师要对听课情况进行课后分析,整理心得,还可以将心得撰写成文章。
  
  (四)教辅资料,统一规范
  1.单元试卷,轮流坐庄
  备课组可采取组内教师按一定的顺序轮流坐庄I十J单元试卷的方式:一人命题,多人校对,并由备课组长把关。
  2.学生练习,教师先做
  备课组内教师还可采用轮流做课外教辅资料的方法:一位教师提前做一遍课外教辅资料,精选好题,以利于学生有效地学习。
  3.自己动手,编印资料
  根据教学实际,备课组可编印适量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练习题,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料。
  
  四、集体备课的再认识
  
  集体备课对教学目标的统一、教学进度的统一和教学要求的完整是大为有益的。它有效地发挥了集体的作用和团队的力量,调动了组内教师的积极性,形成了浓厚的教研学术氛围,有利于学科建设和教研组建设。同时,它对提高教师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等方面能起到极好的作用。但集体备课也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首先,集体备课所得的教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每个教案都可以说是精品教案,但精品教案不等于精品课,它在不同教师、不同教法、不同班级所产生的效果仍有很大差异;其次,教学很大程度上是个性化的工作,集体教案必须经过个人的再加工和深加工,尤其是青年教师不能过分依赖集体备课,照搬照抄,而是必须刻苦勤奋钻研教材教法,把集体的智慧有效转化为个人的积累,扎实提高自己的业务功底和专业素养;再次,集体备课要以学生为本,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备课时都要兼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及临床诊治。方法对本院60例慢性咳嗽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慢性咳嗽患者中明确诊断者54例,经特异性治疗,咳嗽完全缓解55例,症状改善5例。结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教师如果对课堂动态生成处理得当,将会使学生获益匪浅,也能使整个课堂异彩纷呈,放射出无限的活力;反之,如果处理不当,既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有可能弱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新课程要求教师善于捕捉积极有效的课堂讯号,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去灵活地应变,促进课堂动态形成,解
语篇中的信息随着语篇表层朝着一定方向发展并得到传递,信息的发展和传递构成信息流动。本文从信息流向、信息流动的条件、信息流动中信息的变化以及流动的方式等角度分析语篇信息流动的过程。分析基于信息发展和信息传递两个维度,以交际参与人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为基础。信息的发展一方面随着语篇表层的发展呈线性行进,另一方面逐步丰富语篇的树状信息结构。
零和竞争(zero game)是博弈论(game theory)中的术语,是从西方语言中意译而来,同汉语里的“此消彼长”有相通之处。零和竞争,通常指一种技术的应用带来的市场份额上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另一种技术在市场份额的减少,双方加起来的总变化量为零。现在也用来比喻无法带来总量增加或整体进步的恶性竞争。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学校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如升学率、优秀率、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情
“优化习题教学”是针对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来的一项可行性措施,是提高应试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结合我们多年的习题教学情况,对如何“优化习题教学,提高应试能力进行”简单的探讨。    一、深化例题教学,优化地理思维品质    例题教学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例题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整合,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解答新情景问题的能力。  (一)一题多变,训练思
中国修辞学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著名学者王德春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11年7月30日21时在上海与世长辞,享年78岁。2011年8月5日上午,王德春先生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国际修辞学史学会、韩国修辞学会、日本日中对比语言学学会以及台湾修辞学会、辞海编辑委员会、中国文体学学会、中国语用学会、《当代修辞学》编辑部和上海、广东、山东、辽宁等省市的语言学会,中国修辞学会各地区分会等国内外众多学术团体、各大高校和世界各地的语言学者,纷纷发来唁电、唁函,表示沉痛悼念。
2010年10月15日至17日,全国第二届认知语言学与二语习得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2010年常务理事会在广州大学隆重召开。本届研讨会由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和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主办,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研讨会由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肖坤学教授主持。开幕式上,广州大学校长庾建设教授致欢迎辞。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束定芳教授致开幕辞。
由西班牙洛维拉·依维基里大学(Rovira i Virgili University)的翻译学教授Anthony Pym撰写的《翻译理论探索》[1]一书,将西方翻译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五十年出现的六大范式,即等值、目的、描写、不确定论、本土化和文化翻译,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剖析,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做出了进一步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这是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一个带有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如果教师能使“教”与“学”的各个环节配合得适当、协调,达到和谐优美的妙境,则会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一、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课堂上教师幽默的表达、真诚的笑容、信任的跟神、鼓励的话语都会从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因此,在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