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中小学学校管理的几点做法

来源 :魅力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zhw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此背景下,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精神文明发展,对教育事业的关注程度不断加深.但目前中小学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实际开展教育时,往往将重点放在知识教学上,忽略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学生整体进步.本文将从目前中小学教育实际出发,就加强中小学学校管理的策略进行分析.
其他文献
1.地位尴尬  在中国,英语越来越重要了,英语老师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了。可是公外老师比起专外老师,却犹如二房夫人,很难让人肃然起敬。前几年我教专外,每每被人知道职业时,便引来艳羡的目光,仿佛我是学贯中西的女才子。后来因为我考研“走火入魔”而被领导“下放”至公外去“装点门面”后,就再也不曾遭遇这种风光。虽然高强度的学习使我英文水平与日俱增,但周围人们不信任的目光总在提醒我怀疑自己的能力。这只是因为我被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开辟了从经典物理学步入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为了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提出狭义相对论100周年,还把2005年命名为“爱因斯坦年”。 但鲜为人知的是爱因斯坦不只是一位科学巨人,也是一位哲学大师和教育学家。他曾在多所大学担任教授,对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当前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理想状态应由和谐的个体构成
师德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是在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活动中形成的,是在教育职业活动中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准则。教师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特殊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示范性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西汉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034-01    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音乐是人类的一种特殊语言,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十分注重语言艺术,力求语言清晰、准确、简练、形象、条理清楚、通俗易懂、富于幽默感,并且能够准确的把生硬的、呆板的专业术语转化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15-033-01    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而创新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才能够得以实现,重复的艺术是没有生命力。在计算机高度普及的今天,运用计算机这一高科技的技术手段驾驭表现形式的新型教学模式——电脑平面设计教学应运而生。体现高科技的数字化艺术手段,将感性的认识理念进行理性化操控的电脑平面设计教学给人们带来的新的观念,
近年来,我县教育呈现出大投入大发展的势态,硬件设施得到了显著改善,学校规模和教师队伍的数量迅速扩大,但教育质量进步缓慢,特别是作为检验基础教育终端成果的高中段教育质量不尽人意,横向相比还出现了滑坡现象。所以,如何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是摆在全体教育战线领导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教师队伍的现状呼唤加强对教育中坚力量的培养    1.教师专业技术职称和年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推进的出发点、落脚点和必须遵循的理论原则与科学依据,是指导全局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始终不渝的贯彻落实这一原则,特别是在
我国的道德教育传统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从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哲学观点出发,根据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提出了较为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其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和方法,在今天大学生德育中仍然有其可资借鉴之处。  第一,关于学思结合的道德教育方法。  孔子在道德教育时强调要学思结合,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人掌握道德知识、进行道德修养的条件和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近几年福建省果蔗生产发展很快,产量和面积日益扩大,但新蔗区蔗农对果蔗栽培技术掌握不到家,造成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低。现将果蔗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1 品种果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