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记联圣大方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kgu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语大约由律诗的对仗句子发展而来,独立成为一种文学体裁。这情况很像日本文学史上的俳句,由连歌首句独立出来。二者皆附庸蔚为大国,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昔年陈寅恪先生很重视对对子,认为它可以测试学生国文水平。所以三十年代清华大学新生入学国文试题中,有过“孙行者”(本科)和“墨西哥”(研究院)两个上联,要求考生对出下联。近者季羡林先生访问韩国,回来告诉我,韩国学人宴会上喜欢以汉文对对子代替吟诗酬唱,可以说又为联语开发了一种新用场。
  《学林漫录》初集所载已故刘叶秋先生《艺苑丛谈》文中,有“联圣大方”条。一九八五年,我在《学林漫录》第十集中写了《也记联圣大方》小文,但恨对于大方先生平生事迹所知太少,未能发潜德之幽光,十年以来于心耿耿。以后从大方先生的后人了解到一些情况,近又承卞孝萱先生盛情,以所辑《民国碑传集》中闵尔昌氏撰《方地山传》见示,于是这位联圣的生平大略可知,因亟写此《再记》,以了宿愿,并纪念先生逝世六十周年。
  大方先生(一八七一——一九三四)名尔谦,字地山,一字无隅,自号大方。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扬州。考取秀才后乡试屡次不中,十七八岁时即教私塾,后替亲戚经理盐务。一九○五年,入天津《津报》馆,“主撰论说,斟酌时宜,词意精警”(闵传,以下引文同)。袁世凯时任直隶总督,延入幕府,担任其子克文等的塾师,兼在北洋客籍学堂、法政学堂讲授文史课程。一九○九年以后,新设盐政督办处,任总务厅坐办。“长官以君熟于产销榷课之法,颇资赞画。”入民国后,任财政部参事上行走。据家属见告,先生反对袁世凯称帝,拒不参加筹安会,得罪了袁氏,从此遂弃职家居,表现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气节。
  先生“喜聚书,嗜博览,名椠旧抄,高价购求,皆不少吝”。“藏唐人写经、明清人书画甚夥,长卷短册,骈罗几席间。古代泉币尤多精品,累累贯串,终日佩带,不离其身。”关于大方先生的泉币之学,王贵忱先生有精到叙述,见《中国钱币》一九九二年第一期所载《钱币学家方地山轶闻》。
  大方先生为先伯父梅泉先生挚友,长于先父叔先生二十岁。因有古书文物等共同爱好,遂成忘年莫逆之交。我在前写《也记》文中,举了传诵一时的寿先父“生日似荷花”联语。此外还有针对先父藏书及校书活动,撰联云:“所适在思得误处;校勘若对于仇家。”又有一联云:“略师叟中年字;时得荛翁未见书。”荛翁谓黄丕烈。叟为何绍基号,先父曾喜仿效其字体。“中年字”一语还另有典故。杨钧(杨度之弟)所著《草堂之灵》卷十二际遇条记,著名书法家李梅庵(清道人)早年经常给人写字,“其书实不成形,东斜西歪,稚弱可笑。尝托人收集前作,而以当时之作易之。何叟自喜中年之制,以为非晚年所能,尽量收买,自赏自叹。然两君不可同日论。叟中年已成体格,其韶秀俊逸者,晚年实不能也。”
  大方先生为先父书扇甚多,其内容多为谈泉之小品及所撰联语掌故,间有诗句,可从而窥见其为人及交游。此类文物颇富学术史料价值,我曾移录了全部内容,谈泉各条皆提供给王贵忱先生,现将其他内容略作介绍。
  有一扇面所写如下:“‘数当世德星,我辈觉太丘道广;论前朝公子,诸郎比湖海能文。’右联语寿陈伯言丈。因师曾、彦通兄弟皆有文词,故以比其年。今师曾已死,偶为叔诵之,相与太息。”盖大方先生及先父当年皆与师曾、彦通两先生为至交,而不知隆恪先生亦善诗,登恪先生精于西方文学,寅恪先生更是一代宗师,太丘诸郎固不仅二人能文也。
  联语的上下联中各嵌入姓氏、名字或有关词语为对仗,是前人撰联喜用的方式。嵌入的字或词要求与上下文混然一体,不著痕迹,而上下联相对又必须天衣无缝,丝丝入扣。大方先生所写扇面,不少内容是赠妓联。旧社会妓女多以风花雪月取名,等于给嵌字对联提供主题。大方先生在扇面上所写赠妓联语,未必真正书写相赠,以供悬挂,而是借名发挥,以驰骋才华,发抒情感。例如嵌“微云”二字联云:“微闻环再又到人间,本来诸葛大名应传宇宙;云想衣裳依然天上,莫怪丰干饶舌打破禅关。”又一联云:“微雨芳田,愿祝东风种红豆;云开月出,依然北地卖胭脂。”嵌“凌波”二字联云:“凌驾不已,欲摩苍穹,便得南飞终自苦;波折太多,莫追险绝,复归平正是其时。”嵌“云仙”二字联云:“魂梦逐云飞,难得相逢一携手;君身有仙骨,每当临去百回头。”又有一联中重复嵌名之例,如“小立多时,对面相看,不信前番春梦无端遂成小别;桃花如此,昔年休说,但期异日秋波临去还我桃根。”上下联中两次嵌入“小桃”二字。这些联语内容的本事我们无从获悉,但从字面来看,仍有欣赏价值。还有不露字面而隐寓人名之例,如“登天恐坠,出岫无心,巫峡朝朝萦好梦;群玉山头,瑶台月下,翠往往到人间。”即藏“云仙”二字。有一系列联语,皆嵌同一人名于其中,而每联各有本事。这样用联语代替赋诗以咏事,是大方先生熟练运用联语技巧之极致了。
  先生书扇中有怀念故人或赠友朋诗句。如《书寒云所积吴彦复尺牍后》:“访邻寻里成今昔,河北重来涕泪多。短纸依依时及我,摊泉为尔几摩挲。”又《赠陈六》:“绵绵七世旧家子,咄咄一编新语林。斗室笑谈关世变,欲扪联舌又逢君。”
  闵尔昌氏所撰传中称先生“阅世既深,不免与俗浮沉,纵意所适,以寓其抑塞不平之气”。我所见先生书扇诗句,亦恰能证成闵氏之语。如“《元二之际蛰居津门自嘲》:先生休矣复何如,出或无车食有鱼。近市一楼天地窄,时还读我线装书。’此十年前所为诗,叔当信大方供状不诬也。”诗中表达的心境,恰与反对袁世凯称帝的行为相呼应。又有一扇书云:“‘十年生聚五车书,有有须知必有无。鬻及借人真细事,存亡敢说与生俱?’‘畀余犹有此区区,何日相将还旧居?空锁扬州十间屋,渡江能得几连舻?’无隅有书百余簏,七八年来国中不靖,迭罹兵戈水火之苦。移居屋渐小,转病书多。偶忆易安《金石录·后序》云云,拉杂为诗。因吾叔好古同病相怜,冀其助余太息也,聊复书之。”记得儿时几次听大方先生念道:“但愿人请人,回回都有我,我也不请人,人也不请我”,这不也是“与俗沉浮,纵意所适”吗?先生身躯颀长,方面大耳,皮肤白中透红,白发稀疏,每每捋须大笑,旁若无人。我们弟兄童年时,都非常喜欢听他老人家高谈阔论,妙语绝伦。可惜当时全未记录,无从复述了。
  我在《也记》文中,曾根据传闻举大方先生所作“无情对”。后读李伯元《南亭四话》中庄谐联话条,已载“树已半空”联语,知非出大方之手。犹如关于昆明避日本轰炸之联语“见机而作,入土为安”,自来传为陈寅恪先生口占,其实据云出于卢前(冀野)先生也。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八日写成,记于美国乔治亚州之低凯坨
其他文献
2015年,是我和永昌结缘并陷入热恋的一年。  大多数中超球迷都有地缘情结,喜欢家乡的球队。我是土生土长的河北人,这片土地从来不缺看球懂球的人。这里的球迷感念乡土情怀,饱含激情。然而,很多年里,河北球迷在中超赛场上没有归宿感。心花怒放的青年寻不到身边的恋人,很多河北球迷选择了异地恋。即便异地恋也会本着就近原则,因为撇不开对家乡的眷恋,这似乎是最高尚也最无奈的移情别恋。比如在张家口,很多人成了国安的
“样板戏”对于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人来说,是历史记忆的重要部分,是那个时代官方思想的艺术具象。它把意识形态的演绎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极端。样板戏起源于现代革命题材戏剧的编演,最早可以追溯到延安的新歌剧运动,《白毛女》是经典的代表。样板戏的主要剧种是京剧,最初八个戏中有五个属于这个剧种。其他两个是舞剧,一个改自新歌剧电影《白毛女》,一个改自电影《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则属于京剧《沙家浜》的
多年以前,基于对亚洲民众戏剧的热衷追求,经常往返于台北——菲律宾之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从一位民众戏剧组织工作者的手边,拿到一本实务操作的小册子,前言是一则寓言,大抵是这么说的:  一个夏天的午后,林鸟不意间瞧见树下有一只缓缓爬动着的蜗牛。  林鸟便问蜗牛说:“我让您三个月时间,我们从这树下到森林外的另一棵大树下,看谁比谁先到达,您觉得如何?”  “我……我……”蜗牛一时答不上话来。  “怎么
  
一九七九年初春,邓小平提出,要规定一些政策,通过立法,以限制人口增长。李先念在向陈云介绍“最好一个,最多两个”的生育政策时,陈云回答说:“再强硬些,明确规定‘只准一个’。准备人家骂断子绝孙。不这样,将来不得了。”那时我国人口不到十亿,国家领导人已经认识到,如果不采取强硬措施,降低人口生育率,整个社会将面临难以应付的人口局面。随后,以一胎化为标志的计划生育政策,于一九八二年初被确立为基本国策。  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了,我们一直习惯于将中国的制度变迁视为“经济体制改革”,其实它远非经济问题所能概括,而是政治、文化和社会的整体性、全方位的转型,或曰现代国家建构。这个过程从晚清洋务运动算起,已经延续了一百五十年之久,至今没有完成。如韦森教授在《大转型》序言中指出的:“如果我们把晚清以来中国人民为寻求富强和建立一个现代国家视作具有一定连续性的社会进程,那么,可以认为,自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市场化改革
陈希同因为对王宝森事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引咎辞职,是四月底见报的;中共中央决定对陈希同进行审查,是六月初公布的。  在听到第一则消息之后,在第二则消息传出之前,某地一位杂文家在一篇文章里议论到陈希同的辞职,结果,导致有关报刊的获“咎”。  古称“刑不上大夫”,今则“议”亦“不上大夫”欤?那篇杂文对引咎辞职者的议论,其实并没有涉及他的“咎”吧,横隔千里,竖隔多重,怎么能深知其人之“咎”呢,不过
[阅读提示] 时下流行这样一种调侃:亲,如果想得“红眼病”请参加同学会,如果想染“情花毒”请参加同学会……不知从何时起,原本满含温情的同学聚会已悄然变味,但为了曾经无限眷念的美好,仍有不少人热衷其中。可近日发生在浙江绍兴诸暨市的一桩案子,不禁让人心惊胆战,同学会再次升级,竟演变成了“狩猎场”……  2015年2月9日,来自杭州的丁辉急匆匆赶到绍兴诸暨市公安局工业新城派出所报案,声称自己可能遇到了诈
玛丽·米特福德(Mary R. Mitford,1787-1855)与她所喜爱的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一样,出生于英国汉普郡的乡村。尽管在英国文学中米特福德不如奥斯汀那样声名显赫,但就自然文学而言,米特福德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基斯(W.J. Keith)的著作《乡村传统》(The Rural Tradition:A Study of the Non-fiction Prose
与世无争许自由,蠖居安稳阅春秋。——沈家本  纵有名山藏史稿,传人难遇又如何。——陈寅恪  枕碧楼,中国近代法学大家沈家本的藏书楼。记得,我第一次获悉枕碧楼,得益于拜读田涛先生《枕碧楼印象》一文。在文中,田先生用略带伤感的笔调,回忆儿时记忆中的枕碧楼:“楼为两层,坐北朝南,面对一片低矮院落,可谓览尽人间烟火。楼的北面是护城河,每到春天,河畔垂柳依依,两岸芳草萋萋,满布疮痍的城垣,几近坍塌的宣武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