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在文学中的渗透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88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辉煌历史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独特的诗文化.有趣的是,很多诗歌等文学作品中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又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它们的相互渗透,使语言更加简洁,描述更加生动、形象、具体.我们在欣赏这些文学作品时,不仅要挖掘它的思想内涵,而且应探讨它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下面列举几例物理在文学中的渗透。
  1.李白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望庐山瀑布》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站在香炉峰下,观看阳光照耀下的庐山香炉峰,一片片紫色的烟雾缭绕着山峰,遥望下落的瀑布就像挂在山前的水面上.气势磅礴,飞流直下的瀑布蔚为壮观,使人疑惑是不是银河从九重天上落下来了.。
  山峰被紫色的烟雾缭绕,似乎很难见到.是不是诗人看花了眼?或者是做了牵强附会的描写?都不是,诗人做了细致的观察,这样的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能发生的.这是对“紫烟”多种解释的一种,科学原理给予了支持.。
  阳光透过小水滴可以产生彩虹,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色散现象.阳光照到庐山香炉峰为什么会出现紫色呢?原来,光线通过烟雾微粒时会发生散射.当这些烟雾微粒的直径比光波波长小时,散射光的强度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这个关系叫做“瑞利散射定律”.瑞利是19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为了解释“天空为什么呈现蓝色”等长期令人不解的问题时,导出了“瑞利散射定律”。
  可见光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可能李白观看瀑布那天香炉峰瀑布产生的水雾的直径和紫光的波长差不多,所以散射光中紫光最强.李白注意观察了这个现象,原原本本写进了他的诗中,“日照香炉生紫烟”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2.在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中有这样一段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前一句,可以想象你在江边看到竹排在江中随江水移动,参照物应该是岸及岸上的树木、房屋等;后一句,变换了观察的角度,是竹排上的人(潘冬子)看到的情景,是以竹排为参照物,这句说的是青山似乎在走动,而这里青山的走动是相对于正在运动的竹排而言的,就像你坐车看到路两旁的树木向后走的道理是一样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运动形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3.在将近1000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飞花:是以作者为参照物,描述两岸上的花相对作者(或船)运动得很快,两岸红花缤纷,把船都映红了,这里体现了光的反射和漫反射知识。
  百里榆堤半日风:船顺水而下,趁着顺风,百里路程只走了半天,水速是惊人的.百里是路程,半日是时间,这里隐含地告诉你行船的速度。
  榆堤两岸的景物,应似飞掠而过,此诗虽未写出,可由想象而得.然而,诗人注意的却是船上看云的感受:躺在船上看那满天云彩,一动不动,船行百里,竟没有觉察到云彩和乘船人都在向东.船上观景,看天上云彩是一种感受,看两岸花木又是另一番感受.感受的不同,反映了主体与客体的距离的不同:花木在近处,看去似飞动;白云太离远,观者未觉动,却又像跟着归去的诗人在一起行走.这里以地面或者河岸为参考系,说明作者和云都在向东运动。
  在这首诗当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
  把物理向其他学科拓展,丰富我们的想象能力,增加感悟体验,不仅促进自己认知结构的建构,而且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
  4.《神雕侠侣》第三十四回,排难解纷:杨过折下一根树枝掷入潭中.树枝初时横在积雪之上,过不多时便渐渐陷落,下沉之势虽甚缓慢,却绝不停留,眼见两旁积雪掩上,树枝终于没得全无踪迹.郭襄不禁骇然:“树枝分量甚轻,尚自如此,这淤泥上怎能立足?”杨过折了两根树干,每根长约七尺,拉去小枝,缚在脚底,道:“我且试试,不知成与不成?”身子向前一挺,飞也似的在积雪上滑了开去.但见他东滑西闪,左转右折,实无瞬息之间停留,在潭泥上转了好几个圈子,回到原地。
  这里大师渗透了物理学中的压强原理.人体的质量所带来的重力显然比树枝要大,但是脚上缚了两根七尺长的树干后,却没有沉下去.根据压强公式P=F/S,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大,压强越小,因此可以在树枝漂不起的泥沼中行走.由此可见,不懂物理学的作家是写不出优秀作品的。
  5.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两岸青山之间远望,长河无际,水天相接处,孤帆、红日紧紧相依.群峰夹岸,舟行江中,产生一种山动船不动,两岸青山由远及近排闼而来的错觉.出神入化,化静为动.孤帆对于太阳是运动的,太阳对于孤帆也是运动的,人对于孤帆是静止的.“青山”,运动状态是“出”(运动),所以参照物是行船;“孤帆”,运动状态是“来”(运动),所以选择的参照物是河岸.把静止的山变成了动态的生命,它们从远处走来,又从船旁徐徐向后退去,似乎忙于列队迎候客人.这运用了物理学中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原理。
  6.人们对“刻舟求剑”这个成语并不陌生.“刻舟求剑”来源于《吕氏春秋·察今》,说的是楚国有一个人带着宝剑乘船过江,当船正在行驶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剑掉入江中,他立即用刀在剑落水的船帮处刻上记号,并宣布说:“这儿是我的宝剑掉下去的地方.”到对岸后,船停了下来,他便根据船上刻下的记号下水去捞剑.结果怎么也捞不到.楚人没有明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他以船为参考系,认为他自己是静止的,进而错误地认为剑也是静止的,很显然剑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相对于船则是运动的.这个成语故事告诫人们,在处理具体问题时,不能不看事物的发展变化墨守成规.而应当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随机应变.从物理学的角度讲,求剑者所以捞不到剑,是因为选错了参照物.如果船在静水中不动,剑沉底后,相对船的位置不再改变,这样在船上的记号下方可以捞到剑.现在船在流水中,并从剑掉下的地方驶到了对岸,所以在船上的记号下方就不能捞到剑了.这也就告诉我们,描述不同物体的运动时,要选用同一参考系进行比较,不然就会出现“刻舟求剑”的荒唐。   7.虞世南的《蝉》、李商隐的《蝉》及骆宾王的《咏蝉》被称为唐代文坛“咏蝉”诗三绝,都是托咏蝉以寄意之作.有意思的是,这三首诗均涉及到了声学现象.虞诗云“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与蝉头部伸出的触须相似,故表面上用“垂緌”写蝉的形状,实则暗指显宦身份(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疏桐”可见梧桐的枝干高,“流响”则写蝉声的长鸣不已和悦耳动听,结合前一句“饮清露”,让读者感受到蝉的清华隽逸.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在前两句的基础上生发议论,强调“居高”是致远的原因,言外之意是品格高洁的人,自然声名远播,而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表达了对人内在品格的高度赞美.从物理的角度来看,鸣蝉在这里是声源,声源的位置高,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被障碍物反射、吸收的较少,所以可以传得远,可见“居高声自远”是有科学道理的.“非是借秋风”从物理的角度看则是不科学的.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它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平时能听到声音,一般都是靠空气传声,真空是不能传播声音的,这与电磁波不同.“风”是什么?是流动的空气,如果没有“风”这个介质,声源“蝉”居得再高也是枉然. 但是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声波的传播与介质的弹性模量,密度、内耗以及形状大小(产生折射、反射、衍射等)有关.当空气分布不均匀,风速、气温等发生变化时,声波的传播路径与速度也会发生变化.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经验,当刮大风时,对面的两人即使相距很近,也听不见或听不清楚对方说话,这种现象在骆宾王的《咏蝉》中有所提及,即“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风多”导致了声音“易沉”.字面上是说露水打湿了蝉的羽翼,飞行困难,风大而多导致声音传得不远,实际上是用“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亦我,我亦蝉,物我相融,可谓“寄托遥深”!清人陈熙晋曾说骆宾王“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愆,继因草檄亡命”,大致概括了骆氏悲剧的一生. 李商隐的《蝉》我们亦可从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诗的首句闻蝉鸣而起兴,“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栖高树吸风饮露,难以填饱肚皮,哀鸣只能是白费精力,与事无补,徒劳而已.发声消耗了声源的能量,却得不到充足的能量补充;靠发声本身是无法补充声源能量的,当然是 “徒劳”了.本诗与上两首一样,诗中的蝉即作者的影子.作者在各地当幕僚,小官微禄,且又为人清高,所以生活清贫,“难饱”是自然的;虽向有力者陈情,希望得到援助,最终却是“恨费声”。
  8.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在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和“群峰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这是光的反射产生一个美好景象.“皓月千里(光沿直线传播),浮光跃金(光的反射),静影沉璧(光沿直线传播)”。
  我国的很多思想道德观念,正是通过诗歌这种为广大民众乐于接受的文学形式得以流传.从远古时代的民歌,如描述古代人们制作弓箭利用弹性势能狩猎的民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到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我国第一部诗歌集《诗经.蒹葭》中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是描写物态变化现象的.它说明了露和霜实质上是同一物质(水蒸气),经过不同物态变化过程而形成的,这表明,中国诗歌的历史有多长,其物理诗的历史就有多悠久,学生了解这些情况后,结合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及科学史加深了认识,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无论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还是从物理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说,这都是必要的.物理诗引入物理教学后,这些教育都是在愉悦的状态下以潜在的形式被学生接受的,也就更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生动活泼地进行,不要脱离物理教育和学生实际生硬地灌输”的指导思想。
  所以在学习本学科的内容时,应适当改变过去把单学科纵向知识学得很深的学习方法,将知识面适当的向其它学科拓展一下.如名篇、名言、警句、俗语等,既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又可以增强跨学科分析问题的能力。
  9.伟人毛泽东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而且也是一位卓越的语言艺术大师.他以其良好的思想修养,深厚的文史知识,广博的社会见闻,生动的语言形式,独特的表达技巧,构成了个性鲜明的交际语言艺术,同时他还是一位公认的幽默高手.他早在1929年为红四军干部制定《教授法》时,其第六条就规定:“说话要有趣味.”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播信息的.良好的交际语言可以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密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例如:毛泽东对时间、长度、速度等物理语言的描述别具一格,令人折服!他在七律《送瘟神》中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怎样理解这一诗句呢?我们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首先必须选定参照物.因为不选择参照物,就无法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反过来,如果给出对一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你能正确指出所选的参照物吗?本意是人坐地(不动),但每昼夜随地面运行八万里路程.这里“(人)行八万里”的参照物是什么?是太阳还是地球。
  首先,我们研究人相对于太阳的日行路程.把地球绕太阳一周的轨道近似看成圆,轨道半径1亿5千万公里,地球绕太阳一周按365天计算,连接日地的半径每天绕过的圆心角约1度,于是地球运行的路程(弧长)=2πR/365=250万公里=500万里!即地球上的人相对于太阳日行500万里,而不是8万里.接下来,我们考察参照物是不是地球.“地球”的概念太大了,人“坐地”(不动),相对地面是静止的,显然参照物不是“地面”;考虑到地球的自转,“坐地”的人相对于地心(地轴)日行路程是多大呢?地球赤道半径约6371公里,地球自转一周,人行的路程为周长值:2πr=2π×6471公里=40100公里=80200里.。
  由此看出,“坐地日行八万里”的参照物是地心或者说是地轴.这里的“坐地”应该是在地球的赤道上.因为地球的自转,我们就算是一动不动,其实在宇宙里,用我们中国的距离单位来算,就已经运动了八万里的距离了.说明了没有绝对的静止,只有相对的静止,而且运动是绝对的。
  所以,这句话有科学依据,它所蕴涵的地理知识就是赤道的周长、地球的自转,物理知识就是宇宙、物质的运动和距离.由此可见,毛泽东的自然科学知识也很广博。
  科技的日新月异是各学科共同进步的结果,要提高自己对这类综合题目的解答能力,必须要在加强各科双基学习的同时,重视知识之间的渗透.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共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日益完善,多媒体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也为教师提供了一种交互、实时、直观的教学手段,其作用已被各界所认可.Flash作为一种流媒体技术,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由静态讲授变为文本、声音、图形、图象、动画等多方式呈现,从而更加形象、生动和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将 Flash技术与中学物理学科教
近年来,为了从根本上摒弃基础教育段课堂教学沉闷、低效的弊端,切实扭转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的现状,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研究.目前,一种名为“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全国许多地方积极地推广(有叫“幸福课堂”或“生动课堂”等,虽名称各异,但蕴含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却大体一致).“高效课堂”是指通过老师精心组织学习素材,精选教学方法,精细策划教学流程,营造良好的学习情
实验科技创新教育诞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七十年代后期在发达国家迅速兴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发明创新,一举引领世界的发展.而实验创新教育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较晚,传统的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当今是知识的时代,我国针对新时期的要求以及我国教育的现状,国家教育部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要求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做出了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新教育体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现教师顷囊而教,学生竭诚而学,在解问题时,积极探索发现物理知识概念体系与问题的关系,找寻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在问题过程中,必须把大脑储存的信息资源激活,检索提取所用的信息,明确理解线索的意义,从而准确把握学生思维障碍,把惰性化知识激活起来,抓住思维脉胳,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系统科学的训练,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1 一题多问,发散学生主体思维能力  学生的
在辅导资料中有这样一道题:  一般指针式钟表中的时针、分针与秒针都可视为匀速转动,分针与秒针从第一次重合至第二次重合,中间经历的时间为  A.1 min B. 59/60 min C. 60/59 min D.61/60 min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经典的圆周运动的追及问题.常规思路是秒针再次和分针重合,必定秒针比分针多转了一周即2π弧度,设秒针的角速度为ω1 分针的角速度为ω2,ω1=2π1min
从艺术的角度而言,留白就是以“空白”为载体渲染出美的意境,正如南宋著名山水画家马远名作《寒江独钓图》,置实景于无限的空白之上给人以无限的遐想,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而在教学中,“留白”则是指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空间,实现主动探究,用自己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补白”、去演绎、去创思.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以“留白”的手法为学生创造知识上、心理上以及活动中暂时性的“空白”,可以激发学生急于填补、充实“空白”的
物理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是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是学生探究并获取知识与应用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科学态度、科学作风的很好途径.在实验能力的培养中要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会控制实验条件、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会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会进行误差分析.在实验的考查中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使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是经典力学的基石之一,它的发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在讲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教师们发现有些问题解释起来有困难。  下面来看看这节课中的设计、实验、概念有何难理解之处.  1 惯性演示实验。  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说明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有惯性.第一个小实验,让小车和其上面的木块一同运动,为了明显,长方体小木块立在小车上,当小车遇到阻碍停止,木块向前倾倒
(2014江苏高考物理)8. 如图1所示,A、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2m和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μ.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A.当F3μmg 时,A相对B滑动  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0.5μg  错误解析 A和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2μmg,当F≤2μmg时,A
所谓“细绳连接体”就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绳相互连接、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运动状态相互关联的系统.由于“细绳连接体”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