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土匪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u3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家的土匪我没见过,但老家的土匪我听说过。我们家与老家的土匪有着刻骨铭心的仇和恨,因为我爷爷就是被土匪杀死的。其实,岂止是我们家,陕南老百姓谁不对祸害一方的土匪恨之入骨呢?
  我听父亲讲老家土匪如何祸害百姓时是当故事听的,即使当故事听也在三伏天让我汗毛倒竖,脊背发凉,使劲往母亲怀里钻。比如把杯口粗的小树在离地三尺左右用大刀斜刺里劈断,留下刀锋般的树桩,把受惩罚的人裤子脱了,从肛门处把树桩戳进去; 把人四肢捆起来吊在树上,用手把皮肤扯起来一刀一刀地割……这就是老家土匪干过的事。
  当我“哇”的一声降临到陕南这个叫裴家坝的地方时,老家的土匪有许多已回老家了,他们被改造成了自食其力的农民,扔下枪杆子,握起了角锄、板锄和薅锄,扛上了犁铧和扁担,背上了背篓和挎篮,他们身上的匪气早被政府和村里人调教得烟消云散了,抑或被自己牢牢地锁住了。我小时在村子见过一个曾上山为匪的人,一天蔫头耷脑像谁一把将魂提走了似的,见人总低着头。开始我们这些小孩还害怕,后来见他并没传说中的土匪那么凶残,见到他便使劲喊几句:“棒老二,大坏蛋!棒老二,大坏蛋!”然后撒丫子便跑。我们喊的“棒老二”就是土匪的意思,这是陕南方言。不过,回头并不见他追来,他还是该往东时往东,该往西时往西,似乎他的耳朵只是一个摆设而已。有的土匪听说已进了监狱,再也出不来了,有背枪站岗的人守着他们呢!也有一部分土匪回了另一个老家。不过,那个老家可不像我们这个老家,我们的老家有山有水有吃的,有疼爱我们的亲人,更主要的是有小朋友玩,春天能到山上采花,夏天能下河里游泳,秋天能到树上摘果,冬天能在雪地逮鸟。当然,也有憨实的牛,调皮的羊,贪吃的猪,机灵的猫,捣蛋的狗。这些土匪去的那个老家可没有,他们只能永远与黄土为伴,与黑夜为伴。当然,他们也看不到隔壁那个长得非常漂亮的叫娟儿的小姑娘了,这是我最高兴的,不必担心娟儿被土匪抢去当压寨夫人。
  没了土匪,我们白天在外面玩时也不怕有土匪突然就来了,枪突然就响了,漂亮的姑娘突然就被抢走了。我们能走东家跑西家找小朋友玩,玩饿了哪家有饭哪家吃,而且是白吃,但我们不是匪,我们是屁大点的孩子呢!
  老家的土匪在我出生时已经被消灭多年了,因为1949年老家解放,解放军开始剿匪,到1951年所有土匪全被剿灭,陕南匪患被彻底消除。新中国没成立前陕南匪患有多严重呢?据史料记载,仅民国时期,陕南千人以上的大股匪帮就有十八股,被当地群众称为“十八路诸侯”,千人以下的土匪还有很多。他们占山为王,独霸一方,杀人放火,无恶不作。
  土匪来时,人们像老鼠见了猫,双脚像装了弹簧,能跑多远跑多远,能躲能藏的地方就有人爬着或蹲着,大气都不敢出一声。老家的土匪来时狗就“汪汪”地狂吠,羊就“咩咩”地乱叫,猪就“哼哧哼哧”地乱跑,鸡就扑棱着翅膀乱飞,牛就使劲喷着鼻子想挣脱缰绳。粮食们悄无声息地躲在柜中甚至草堆里,大气都不敢出。但最终狗不叫啦,一声枪响早吓得跑到远处树丛中藏了起来,和人一样。鸡飞不了啦,腿被结结实实地绑住,即使疯狂扇动翅膀也无济于事。猪们羊们更可怜,早被子弹和大刀解决掉后五花大绑扔到院中。牛直接被大卸八块扔进几个背篓。地上是一摊摊鲜红的血,有猪的,有羊的,也有牛的。粮食也没逃脱厄运,全被翻出来,一袋一袋装进了麻袋。
  土匪们满载而归,开开心心地走了!望风的村人赶紧通知各家各户赶回家。村人从树丛中,从山洞里,从麦草堆里钻出来,心还“扑通扑通”跳着呢,但腿不由自主忙着往家赶。时间不长,就会听到不同的哭声从村子上空飘散出来,夹杂着不同的咒骂声。可哭归哭,骂归骂,日子还得过,又惊又饿的孩子还等着吃饭。于是上山采野菜,找遗落地头的土豆、玉米,凑合一顿再说,煮些汤汤水水填进肚皮压压惊,然后走亲戚家讨回些种子。只要有土地在,就不怕,大不了从头再来,反正土地土匪是拿不走的。有了种子,就有希望。很快,大豆、玉米、高粱、水稻各样种子都讨来了,大家又赶着季节春种秋收,一群小鸡崽又开始在院子跑着,小猪娃、小羊羔又进了圈。这算是幸运的,至少房子保住了,人命保住了。有的人家实在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拿,土匪一生气,会一把火把房子烧掉,这样的人家许多只能借住亲戚家,或背井离乡要饭去了。还有没来得及跑掉的,一不小心便会被杀头,有时全家一个不留。
  老家土匪徐贯之,铁佛寺人。他家离我们家不远,在我们那一带很有名。他盘踞山野,占山为王,住在一个溶洞。徐啸聚山林,就有人来投奔,队伍很快壮大,发展到有好几百人,近百条枪。有个年轻小伙子,本在一财主家当长工,因长相英俊,又会武功,与财主家闺女偷偷谈上了恋爱。财主家发觉自然不允,说这门不当、户不对的成何体统,更何况一个长工敢和自己闺女眉来眼去这还了得,简直伤风败俗,有辱家门,将闺女一顿狠骂,将小伙子扫地出门。小伙子无处去,突然想到当土匪好啊!有吃有喝有枪打,多威风,便投奔徐的门下。徐见小伙子有一身好本领,便任命为班长,管着十几个土匪,也算人尽其才。小伙子踏实卖命,深得徐的赏识。不久,小伙子给徐说了他的愿望,想抢心上人为妻,徐欣然应允。于是,小伙子带着几十人趁夜幕下山,冲进财主家,将姑娘连拖带拽抢走。财主却咽不下一口恶气,花血本买了几桶鸦片,十几支汉阳造,几千发子弹,外带几箱银元,找人撮合,用这些东西换小伙子和姑娘。徐见有厚礼奉上,早把江湖道义忘到爪哇国去了,不顾手下死活,将小伙子和姑娘拱手送出。于是,财主家法伺候,将小伙子和姑娘捆在一起,先一顿毒打,身上再绑个石磨盘,双双沉入老家小河一个深水潭中,尸体都不让人打捞。奇怪的是没过两天,一场暴雨,河水猛涨,待水退后,沉入姑娘小伙子的那个深水潭隆起一个沙丘,极像一座坟茔,且水潭旁的石头被河水冲掉沙石后若一朵并蒂的莲花露出水面。世人皆称为奇,说那石头就是姑娘和小伙子爱情的化身,即使死也要做一对恩爱夫妻。
  徐也是爱吃大户的,因为吃大户油水多,比穷苦百姓强多了,下山一次的收获能让他在山上吃好几个月的。他便盯上了离我家不远的一田姓富户。那田家有一子在县政府当败政局长呢!田多地广,家境殷实。徐便带人将其家中洗劫一空。从此,田家人骨子里恨透了徐。但田家毕竟有在官场混的人,见多识广,脑子活络,知道与徐硬来是占不到便宜的,便先找人给徐下话,说只要徐不带人骚扰他家,给他留点薄面,保证每年给徐交“保护费”。徐觉得这交易划得来,比抢劫强多了,便高兴地同意了。田家果不食言,每年粮食布匹、鸡鸭鱼肉,派伙计亲自送上门。一来二往,田家和徐成了朋友,经常请徐到家吃喝玩乐。徐对田家的戒备心理也逐渐消除。一年春节,田家再次请徐登门赴宴,徐带着几个随从准时赴约,酒足饭饱之后,田家派人陪徐打麻将娱乐,且故意给徐输钱,讨徐欢心。半夜时分,田家烧汤圆给徐及其手下吃,暗地在汤圆中做了手脚,待徐吃下觉得神志迷糊准备掏枪时,早被跟在身后的一田姓男子举起斧头,一斧从头上砍下,徐未来得及“哼”一声便一命呜呼了。手下也中毒被陪同的人一个个收拾。从此,徐匪元气大伤。徐死后,他的手下有的投奔他处,留下的部分土匪解放时被解放军进山围剿,死的死,逃的逃,受伤的全被俘虏。从此,徐匪被除。   老家还有另一悍匪,姓王名三春,先是聚集数十名混迹天涯的流浪汉占山为王,后来队伍越拉越大,被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招安,委任为川陕边游击司令,驻防镇巴。但王匪性从未改变,也经常前往老家洗劫。那王见人抢人,见物抢物,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当地流传若夜晚小孩哭闹,大人只要说句“王三春来了”!小孩立马噤声,不敢再哭。电视连续剧《一代枭雄》中就有王三春的故事情节。而他与我家有着真正的世仇,我爷爷就是被他的手下杀死的。听父亲说,那天王三春的手下带着一帮喽啰们到我们老家洗劫时,全村人都跑到山林中躲起来了。可我有个堂爷外出走亲戚不知内情,刚回家见到土匪们正杀猪宰羊,撒丫子就跑。这一跑反而暴露,被一声枪响吓得就地立定,再也不敢动弹。他便成了王三春的挑夫,强迫用背篓背着两只抢来的羊回到土匪老巢。
  得知堂弟被抓,我爷爷急了,他说堂弟才十七八岁呢!且脾气不好,万一哪句话没说好,被土匪“咔嚓”一刀收拾了咋办?不行,身为族长,必须去把堂弟救回来。就这样,我爷爷就主动找到土匪,把我堂爷换回。堂爷躲过了“咔嚓”一刀的厄运,而我爷爷的身上却挨了无数刀,用的就是土匪常用的扯皮割肉的方法。爷爷身上被割下一个个铜钱大的伤口,那一刀一刀的伤口都是要我爷爷给多少钱,说他那瘦弱的身子骨不能背不能扛,既然自己找上门来,要让一个壮劳力回去,那就拿钱赎人吧!听说那时我们家还算殷实,就将家里的粮食、积蓄都拿去将我爷爷赎了回来。爷爷回来时,已经只剩一口气了,就在大年三十夜,带着对尘世的留恋,对家人的歉疚,撒手归西了!而那时,我父亲才三岁。从此,我奶奶过上孤儿寡母、一贫如洗的日子。
  父亲长大后本想投奔国民党部队,为爷爷报仇,虽然那时王三春已经死了,但父亲打听到杀爷爷的那个手下带着一帮喽啰还在另一悍匪处继续祸害百姓。可他发现横行老家一带的土匪武装,好多被国民党政府封了官。更气愤的是,这些土匪不仅行为不收敛,反而更加猖狂,才明白那是官匪一家,于是心死了,打消了报仇的念头。他知道凭自己一人的力量是报不了家仇的。但这事却成为父亲心中一个解不开的结,经常借酒消愁。一次,国民党部队到老家抓壮丁,将父亲抓去,父亲冒着生命危险逃了回来。他说老家的土匪都能变成国民党的兵,那部队能好吗?他坚决不为这样的部队卖命。
  父亲没想到后来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为我们家报了仇,确切地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55师的官兵,他们在陕南当地政府、公安部门和人民群众配合下,清剿了老家的所有土匪,当然也为老家所有受过匪患的老百姓报了仇,使老百姓真正过上了太平的日子。所以,父亲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工作,当上村干部后把村子当成了家,带领村民春种秋收,把村子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还入了党。他一直教导我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大家的幸福生活,共产党的恩情永远不能忘记。当我长大成人后,父亲又把我送到部队。离别那天,他反复对我说,别忘了我们家的仇是谁帮我们报的,乡亲们的仇是谁报的。我说,我当然知道,是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帮我们报的仇,我都听你说了十几年了,能不知道吗?这时,父亲满是皱纹的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父亲从逃离国民党部队,到后来坚决让我参军到部队,反映了他对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感恩之情。
其他文献
在上饶生活、学习了三年,印象最深的是上饶的炒粉。上饶的炒粉好吃,这基本上是大家公认的。唯有广丰的同学有些不以为然,他们说广丰的炒粉比上饶的好吃得多,还说上饶的炒粉其实是从广丰传过来的。上饶的炒粉是不是广丰传过来的,我不知道,但是广丰我也去过几回,品尝过广丰的炒粉,感觉味道和上饶的差不多。  上饶师专的门前,马路边,有一家卖炒粉的小店。上世纪80年代的上饶师专,大门和马路隔着几十米。一条水泥路连接着
期刊
心若安了,冰天雪地中也觉心底有一片春天般的温热;心若安了,四海为家,苦难中也有真欢笑。  昔时,苏轼试问落难好友画家王巩的歌女宇文柔奴:“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奴浅浅一笑:“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语罢,苏东坡心生敬佩:小女子亦有大胸怀。美丽的柔奴随主人王巩被贬宾州(今广西宾阳),并未倒在岭南的风雪中,而是行医救人,深受老百姓爱戴。柔奴,便是那凌寒而开的梅花,静静地扎根于岭南地区,以苦为乐,生命的
期刊
前几天,内弟来我家里,见到饭桌上一个大“枣眼”饽饽风干得裂了纹,上面还有一些霉斑,顺手拿起就要扔到垃圾篓里,幸亏我发现得及时,抢救下了它。内弟眼里流露出了一种不屑:“大哥啊,你穷仔细啥,吃不上饭了?饽饽都这样了还能吃啊?你不怕得病啊?”一连串的问号,问得我不知如何回答他才好,可他哪里知道我的饽饽情结啊!  那是我小的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比较拮据,也是那个时候所有人家里的实况。我自幼随姥姥一起生活,
期刊
小村在辽西努鲁儿虎山褶皱之中,几十户人家,于两山罅隙分布得错落有致,高高矮矮的房屋和直曲相间的院墙,用并不遥远的距离,把张王李赵等人家分得泾渭鲜明。  只是炊烟,总不甘一家一户的局限,每天都会三番五次打破人与人和家与家的界限。周而复始之际,牵起风的手,飘过房脊,穿过院墙,越过通道,不问是浓的还是淡的,不看是张家的还是李家的,不分是春夏秋冬哪季的,亲亲热热地一起相拥,飘向村头的田野,飘向东面的山岗,
期刊
赫章,地处贵州西北乌蒙高原,是“中国樱桃之乡”和“中国核桃之乡”,其自然风光旖旎秀美。在这片苍茫而神奇的土地上,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风能资源,也孕育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神秘的古夜郎文化。怀着好奇,在临近中秋时节,我踏上了去赫章采风的路。  夜幕降临,大巴车还奔驰在高速路上。明净的秋月,紧紧相随,就像旅途有情人相伴,令人十分舒心愉悦。闭目正沉醉地想象着采风途中的未知美景,突然,有人喊:“赫章到了
期刊
时值金秋,天高气爽。秋日的朝霞染红了东方的苍穹,在六盘水机务折返段厂区, 梧桐、桂花、松树、柏树、桃树相互掩映,当一阵秋风迎面轻轻吹来,让人神清气爽。  就在我启动电脑,一边敲打键盘,一边有条不紊地工作时, 蓦然听见几声清脆悦耳的“叽叽喳喳”鸟鸣声。抬眼望去,三五成群的喜鹊、画眉、麻雀正在厂内树梢跳跃、欢叫。那黑白相间的羽毛在枝叶婆娑的绿叶中,不停地追逐着、嬉耍、亲昵着, 长长的尾翼不住地上下扇动
期刊
养花  看别人养花,红红绿绿,葳葳蕤蕤,我便也养。  从集市上买了几盆。浇水、松土、施肥,很是上心。初时,鲜艳、骄人。可不足一月,几盆花相继枯萎。  朋友嘱我,养花莫要南方的,温度、光照、水分皆相差甚远,不易活。  尔后,我又弄了几盆本地品种的。仍是一如既往,浇水、松土、施肥,却长得茂盛异常。  由是,我觉得养花还真是一门学问。  就说浇水吧,晚上浇最好,一次浇透为宜,水以晒过两天最佳。还有选土,
期刊
乡村火塘,不知兴起于何时,估计人类有了固定的房子、有了生火取暖的习俗后,便有了火塘。  乡村火塘,一般建在堂屋里。先在避风的角落里挖上一个正方形的坑,深不盈尺,宽不足米,然后在坑的四周嵌上方正的石条,一个正方形的火塘就基本成形了。火塘上方,装有一个铁钩或木钩,这个钩看似简单,但它却暗藏机关,可以随心所欲地控制钩的上下,在钩子上可以挂壶烧水,也可以吊锅做饭。需要猛火时,将钩下移,让壶或锅底更接近火苗
期刊
假期带着儿子一起回老家。看望了住在老宅的小叔一家,出了老宅,一路跟着母亲和碰到的老邻舍打着招呼,此刻那种“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觉涌上心头。结婚生子走出故乡,在异乡打拼十年,如今再回到牙语之乡,总有一种亲念之情。  从老宅出来有一段土坡通往大路,踏在这坚实的黄土坡路想起上月初在北京通州博物馆,导游小姐讲古运河始末时提到了关于秦代驰道之事,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听到“秦地”时的激动与兴奋。
期刊
芝麻糊  广东惠州以前的闹市街口,都有芝麻糊摊档,惠州人特好食之,故而坊间流行有句口头禅,“吃碗麻糊耐餐饱”,体力劳动者又曰“醒目吃麻糊”。  上世纪40年代,惠州府城(今桥西)十字亭(今中山东路步行街口)有名的一家麻糊档叫“麻源记”,其制作的麻糊香滑可口,被美誉为“麻源鸡肫”,为惠州一绝。缘于档主阿源每个程序都做到认真仔细。首先,将黑芝麻去尘晒干后炒香,其次小火炒黏米(也可以是糯米),炒至飘出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