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主题学习中关于如何加强拓展阅读的策略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z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主题式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在此基础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57-01
  学好语文,阅读是关键,较好语文,如何避免阅读的误区,引导学生高校阅读是关键。小学语文不仅仅是要开展语文课堂主题阅读,还需要拓展阅读,即需要在课堂主题阅读的基础上,大量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展有效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但是引导学生扩宽知识面,提升语文素养也是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工作,但在扩招阅读中,存在一些误区,本文拟就这些误区及对策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首先要立足于学习情境
  这一点具体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当堂课的课程内容,立足于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和其所处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这样才能够达到使得学生在掌握自身需要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更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
  立足于学习情境进行主题式教学要求教师能够把握教学的内容,并且结合生活实际举出与学生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例子,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深刻的把握语文课文或者是诗句中所要传达的情感与意义,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中的一首古诗《游子吟》,诗中说道“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诗是全文中的两点和为人千古传诵的警句,但现阶段的学生很多学生都难以理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所表达的真正情感与含义,按照主题式教学立足于学习情境的要求,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想象“早晨温热的牛奶”“放学门口爸爸妈妈的微笑”“生病时的焦急”等等这些与生活中的经常出现的情境,让学生感受这其中母亲的情感,再将古人的生活环境加以讲解,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加清楚的感受到母爱与亲情的存在。
  主题式教学利于学习情境进行教学是教师进行主题式教学的最根本要求,这一教学方式既能够与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相有机结合,又能够使得学生把握生活实际中的一些情感与细节,是较好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小学语文主题式教学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主题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与学生既是学习情境的组织者,又是学习情境的共同创造者,总之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要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
  这一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相关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相关的问题与疑点,教师既是问题的回答者也是问题的交流者。语文是一门开放性较强的语言类学科,除了要教会学生认识文章掌握生字以外,更要在此基础上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能够有活跃的想象力和自主的文学意识。针对这些,主题式教学模式中的互动环节就有了其属于自己的用武之地,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主体设置不同的互动方式,让学生在互动的过程中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探讨。例如在学习课文《负荆请罪》时,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对于廉颇与蔺相如的看法。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的人会喜欢真性情的廉颇,有的人会喜欢宽容大度的蔺相如,这样的各抒己见与对教师观点的挑战,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刺激出一定的灵感。一方面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在交流的过程中也会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主题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既能够激发学生关于语文的更多灵感,又能够让学生的语文思维得到良好的熏陶,为未来的语文学习做好铺垫。
  三、拓展小学生阅读
  要拓展小学生的阅读,真正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不仅要重视阅读质量,还要保证阅读质量。语文老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采取适当的引导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对阅读产生乐观态度,进而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如,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法来吸引小学生,让他们在娱乐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进而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进而产生对阅读的兴趣。
  2.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朗读、默读和背诵,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提高朗读的流利性,注意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在默读训练中,要注重学生阅读速度的培养,并让学生在默读后检查自己的默读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背诵文章,从而为语文学习积累必要的文化知识。
  3.重视学生个性。
  不同学生的语文素养都不相同,教师可按照学生阅读水平的高低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进行分别指导,也更适合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师还可以建立记录簿,记录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进展,以便结合个体发展因材施教。
  4.结合学生阅读兴趣。
  要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该为学生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年纪和阅读兴趣的读物。应根据学生各自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对阅读对象进行选择。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更加喜爱阅读,也能让学生得到更多收获。
  参考文献
  [1]王文全.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板块教学例谈[J].课堂與教学,2012(7).
  [2]陈霞.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研究[J].科研视窗,2013(4).
其他文献
GM记者:非常高兴正值荏原制作所创立100年采访贵公司,请问荏原在创立100年之际,有什么重大的庆祝活动用以激励企业的成长与壮大?
本文从建构主义理论角度出发,谈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原则。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条件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与借鉴。
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动摇了传统道德的社会根基,抛弃了传统道德规范的传统依据(上帝、人性或其他),而又不能在全社会树立和提供新的道德依据,则出现了道德抉择困境和否认道德
【摘 要】数学的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数学学习以及自身的努力,逐渐获得知识、技能、品质、能力等的素养。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意在锻炼学生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运算能力、直观想象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一直是一个重点内容,也是提升数学教学时效性的重要因素,因為它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
【摘 要】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开展,进一步推进了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加快了小学英语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使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和完善,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打造出高效的课堂教学。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推进,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为学生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要内容。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想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优化课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真正意义上为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
<正> 不可否认,我确实抱着怀疑的态度去接触这个题目。虽然它得到了比尔&#183;盖茨的大力推荐,虽然它被誉为“未来‘高信度软件’之惟一必读”,虽然它得到了各界的广泛赞誉,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必修学科,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重视语文知识教学,还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必要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到其中。有大量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将合作学习模式有效的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获得全面
【摘 要】现阶段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视阅读教学,但是阅读教学的效果并没有达到教师预期的目标。目前英语阅读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找出应对之策,进而将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7-0158-01  一、初中英语中开展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