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比思想教学实践的思考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猜谜语: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接着又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名)。前一个谜语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等学生给出谜底(草莓)后,再抛出第二个谜语。学生得到第二个谜底(杨梅)似乎容易得多。
  师:请你感悟一下得到第二个谜底的思考方式是什么?(开始有部分学生小声说“类比”,而后所有学生都大声自信地说“是类比”。)
  师:这节课我们要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就可以利用类比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进行。先请大家回顾什么是全等三角形?有哪些判定方法?什么是相似三角形?
  师:请依据条件画三角形,两人一组,一人画△ABC,另一人画△A′B′C′,使∠A=∠A′=60°,∠B=∠B′=45°。画完后,思考∠C=∠C′吗?满足三组角相等与满足两组角相等有实质的区别吗?怎样继续验证?
  生: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两组角相等就是三组角相等,只需验证对应三组边成比例就可以。
  师:那就请大家先测量自己所画三角形的三边,再同桌合作,求出对应边的比是否相等。如果使∠A=∠A′=38°,B=∠B′=46°。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为什么?
  师:我们可以运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如图1,DE∥BC,分别交AB、AC于点D、E,△ADE与△ABC相似吗?为什么?
  图1中DE的位置采用动画设计,按照学生对DE∥BC的不同情况的设想分别出现,使学生对“平行构造相似”有个全面的认识。便于梳理归纳“见平行思相似”。
  如图2,BC∥ED,BD、CE相交于点A,求AB。
  学生板演,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学生议论声音渐大,学生再次站起说:“错了,对应边比错了。”
  师:自己找到原因了,很好!请你再把思路整理一遍,写在黑板上。
  【关于预案和实践的反思】
  1.吃透教材很重要。作为探索三角形相似条件的第一课时,采用类比思想进行“操作——观察——探索——说理”的数学学习活动,确实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谜语的类比思考不仅活跃了气氛,启发了思维,还引导学生再次关注已学内容、感悟类比思想的真实运用。是对教材思想方法教学的再实践、再内化。简化相似条件的探究过程,在实践操作、由特殊到一般的活动中,花费了一定的时间,但学生收获的是“动手思维”的经验,这恰恰与现代教育精神相吻合,也是我们的教育一直欠缺的地方。
  2.了解学生更重要。就学生的个体而言,需求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认知的冲突可以促进思维的深入。由定义判定相似到产生简化条件判定相似的需要,是学生可以实现的自然之需。之所以是自然的,因为有全等定义的简化探究和类比思维作支撑。在平行则相似的应用中,对应边的比有两次认知上的冲突。认知冲突的经历是珍贵的,它可以矫正思维的粗陋和肤浅,使思维更加理性和深入。
  3.课程理念,常用、常思、常发展。一节课的目标可以是多维的,但要有轻重缓急。平均分配时间和精力,一节课下来,学生可能对各个方面都是蜻蜓点水式的认识,长此以往,不利于学生的数学精神的培养。所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也要有计划、有层次、有针对性,做一个系统工程。一堂课,往往只能解决学生学习的基本框架,理解与渗透需要时间的累积。特别是方法的内化,应该给学生实践、感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每节课结束,我都要安排“窗外看世界”,那些包含数学文化意义的问题,会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江苏省睢宁县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正】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很多名家的优美作品。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有效挖掘文本,拓宽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很好地体现"用教材教"的理念,让教学彰显"语文的味道"?笔者结
作为建设工程最重要的材料,混凝土质量与工程质量直接相关。记者21日获悉,广州全国率先编写了一套混凝土以及原材料检测的培训教材,严控一些检测人员"滥竽充数",保障出厂混凝土
我执教八年级上册第十课第一框题“人生与责任”时,尝试从三点出发来选用地方新闻,为思品课堂增添了光彩,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用新闻导入新课  PPT展示新闻事件——高邮“最美中学生”管仲培救助老人的经过。  二、用新闻揭示知识点  PPT展示框架图,让学生填空。  请学生回答管仲培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子女、学生、公民),并举例说明。  由此逐步揭示人生与责任的关系:  结论
江苏教育学院附属高级中学学生影像工作室成立于2006年,工作室以“用影像记录生活”为宗旨,用心观察生活,不仅记录了校园重大事件,也把观察的目光投向社会。
采用真三轴加载装置,试验研究了共线裂纹倾角和侧压力对试件强度和裂纹扩展规律的影响。试验所用材料为水泥砂浆,试件为带有预制贯穿共线裂纹的方形平板。同时为了定性地解释试
初中数学是衔接高小数学教学的关键课程,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对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生成以及创新能力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现如今的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着明显的高耗能、低效率问
以混凝土楔入劈拉试件为研究对象,运用最小二乘原理,建立了最大荷载与裂缝扩展之间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交叉检验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裂缝扩展长度的变化远比裂缝
简答题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形式,在日常教学和各种考试中被广泛使用。答案是思维的表达,在科学与规范的答题要求下,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训练过程。  简答题是相对于分析、说明等各种论述问题而言。它不是指问题形式简单,不是因为出示了大量材料便不能简答,简答与论述问题也不必以考查内容的不同来区分。大家一般认为简答题只适合于考查对学生内容的记忆,而分析说明等论述类问题才适合于考查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实
火红的五月天,洛阳中集凌宇市场推广活动一路南下,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宁波,与一汽解放汽车销售公司和洛阳佳一机电公司一道,与宁波和台州地区混凝土行业的朋友欢聚一堂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困惑,就是某种类型的问题曾经对学生讲过,甚至还不止讲过一次,但到考试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时,正确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有的学生还是做不出来。讲评试卷时,我们往往多是责怪学生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于是把此类问题再讲一遍,并提醒学生这次一定要认真对待。以为这次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了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发狠”说此类问题以后再也不讲了,可是结果呢?仍然会出现类似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