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学片段品评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tige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
  师:(出示课文第5自然段)(配乐)就这样,一段美好的爱情即将产生了。谁愿意来读?(指名读)
  师:(点词变红)心眼儿好,又能吃苦。你看到了怎样的牛郎?
  生:心地善良、吃苦耐劳的牛郎。
  师:一个是天上的——仙女,一个是人间的——凡人;一个是——仙,一个是——人,他们即将结为连理,这对织女来说是怎样的决心啊?(点一下,“决心”变红)
  生:织女已经决定了,织女的心意已决,十头牛都拉不回。
  师:说得不错,现在我就来考考织女。织女啊,牛郎一穷二白,你何苦放着宫廷优越的生活不顾,而一心追随他呢?
  生:因为牛郎心眼好,又能吃苦。
  师:织女,难道你就没想过后果吗?
  生:我想过,但是为了和牛郎在一起,我不怕……,
  师:仙女们也有些顾虑,说:织女,我们是趁着王母娘娘多喝几杯酒的当儿一起下凡洗澡的,如果被王母发现少了一个,恐怕我们也要受牵连啊!你就不能为我们大家考虑考虑吗?
  生:姐妹们,对不起了,如果王母娘娘怪罪下来,责任由我一个人担着……
  师:这般情不为金钱名利所动,这份爱不为权势威严所惧,可歌可泣!
  “积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积极创设和谐气氛,保证学生的参与兴趣,变‘讲堂’为‘学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所遵循的原则。在这个片段中,教者通过扮演第三者的身份,反复提问题,实践了师生间的一次“议读”,帮助学生真正感悟织女的决心,也明晰了“牛郎”“织女”的人物形象。
  
  [片段二]
  师:这真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啊!365天啊!这是何等漫长的等待?彼此该有太多的话要急着倾诉呀!牛郎会在心里说——
  生:娘子,你还好吗?我很想你!孩子们也很想你啊!
  师:心有灵犀一点通,织女肯定也会在想——
  生:我何尝不是日思夜想?
  生:夫人,这一年你好像又瘦了啊!
  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生:娘子,你放心,我和孩子们都好,孩子们又长高了,就是很想妈妈!……
  此处为“生生议读”。就是在读书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一个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做到有读有议、有问有答、有反驳有争辩。所有结论的得出,都不是来自教师的灌输,而是来自学生自己的思考。这样就打破了教学参考书的框框和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片段三]
  师:如果用乐观的眼光去看待故事的结局,想必,牛郎和织女的心里话也必定会增加一些乐观的色彩。织女可能会说——
  生:相公,你和孩子们还好吧。我这一年来过得还不错。王母娘娘对我没以前那般严厉了。
  师:牛郎可能会说——
  生:娘子,我们也还行。虽然很想你,但是我们因为心里有爱,所以不再悲观了!
  生:相公,我最近又学会了新的织锦方法,等明年再相会时,我就把成果拿来给你看。
  这里教者强调学生谈本人的感受,将文章情节和生活感受联系起来,挖掘独特的生活体验。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事物,多元解读文本,抓住学生的思想,促读促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其他文献
教学过程充满了多元性、不确定性,它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以生为本,追求动态生成的有效性    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并把学生的质疑作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依据。如学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第3自然段后问学生:“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质疑:“既然爱因斯坦是一位最伟大的人,为什么他会头发蓬乱、衣衫不整呢?”“这么说,课文不是自相矛盾吗?既然他的工
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顽症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笔者想就语文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新病症,尝试从三个角度剖析原因,并寻求相关对策,以期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从而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深入与浅出的关系    [观察]公开课上,我们经常看到执教者“披着深挖细读的美丽外衣”,将教材剖析得深入透彻,但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这样费时费力的教学与其说是讲给学生
在备课中,该如何研读教科书,如何驾驭和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教科书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呢?    一、课文标题,打开阅读理解之窗户    课文标题是文章的灵魂。在备课中,教师切不可忽视对课文标题的关注。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课文题目,分析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并进行质疑,启发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抓住它的特点进行研读,有利于把握教学的切入点,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能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二
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向课堂要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是一句久远的教学呼唤,是一个教学理想,是有效教学的追求境界。在有效教学成为教学界“点击率”居高不下的焦点话题时,笔者却很淡然地认为,实施有效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和朴素要求,并努力用课堂教学实际的操作策略来充实这份朴素的思考。    一、简约过程,让阅读更轻松    语文无论怎么教,都需要书卷气,需要语文味,特别需要语文教师删繁就简,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的我痛心地发现:在农村小学中仍然存在着学生厌写,甚至不写家庭作业的现象。这是我所面临的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学校教学所面临的困惑和难题。    一、案例简述与思考    [案例1]漫画——意味深远  前段时间,闲得无趣,同事借我几本杂志,随手翻阅。忽然,眼前一亮,有一幅丰子恺的漫画让我感受特别深刻:画中一位园丁正用剪刀将一排冬青剪得整整齐齐,旁边有一行小字——辛勤的“园丁”
在口语交际教学实践中,教师究竞应该立足在何处?着力做什么?应努力创造怎样的情境?需要注意什么?对此,我们应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寻求突破。    一、创设情境,活用教材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首先应立足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里创设具有实际意义的口语交际情境。从创设情境的类型说,既可以创设模拟现实的情境,如“买文具”“问路”“学会道歉”“学会做客”“学会求救”“看望生病的同学”等话题就可以
2005年首次点击凤凰语文论坛,我才发现集体备课也可以是另一番风景。我们常常由版主在备课室的平台上提前几天发出公告,定于某日某时集体备哪一课,希望大家提前研读文本,积极参加。主备人要提前备课,研读教材,设计好教案的初稿。到那一天,大家在版主和主备人的组织下到备课专帖中进行集体备课。先是进行教材解读,然后讨论教学设计(怎样突破难点),针对主备人的教案提出修改意见,然后由大家根据各人、各班的实际情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