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班主任做班级管理工作也应做到与学生心心相印,始终贯穿三心教育,即爱心、耐心、童心。
  关键词: 班级管理 爱心 耐心 童心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到:人及人类的教育活动都属于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也有其自然的规律。教育必须适应自然规律。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知识、有道德、有信仰的人。教育除了要适应其本身的自然规律以外,还要合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适合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这就是教育者所要遵循的规律。如何把学生培养成这样的人,需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运用教育智慧,运用自身的影响达到这个神圣的目的。
  一、爱心
  班主任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要理智地爱,聪明地爱。理智地爱即不包庇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从根源上祛除身上的污点,初中生德育教育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反复性,所以我们要反复用博爱、宽容的心帮助学生,通过每一次的谈话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比如在生活上多关心,在学习上多帮助,把批评、堵塞变为善诱、教导,我至今不相信没有改不过来的学生,只有不给学生改正机会的老师。
  聪明地爱更应该提倡,其实我们为学生做的事情,一些孩子认为是很正常的,这恰恰是我们忽略的地方,我觉得一定要把你为学生做的事情巧妙地让他们感受到,让他们知道你的付出,这样他们会发自内心地爱你,信任你。让学生多看些感恩的视频,加强感恩教育也是一种聪明的爱的方式。聪明的爱有时需要“夸大”,我经常通过给学生写信的方式,或者把我爱他们的感受讲出来,每次都会让学生潸然泪下,进而感觉到他们发自内心地听你的话,尊重你。聪明的爱有时也需要“缩小”,我经常会为学生整理校服领子、讲话时抚摸他们的头、会用自己的额头感触学生的体温、会经常拥抱有进步的学生,经常为学生的改变而与他们击掌庆贺。聪明的爱让我感受到学生感恩的心,一颗小糖果、一句关心的问候、一次次的进步,都令我感到骄傲。
  二、耐心
  “教育需要耐心等待。”“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我们经常无法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作出恰当的判断,也无法洞悉一个成长中的儿童最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恰到好处的保护和帮助他,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写道。我们面对的是正处于生理成熟但心理在逐渐成熟的初中生,尤其是初二的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同时从大量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来看,14岁的孩子(相当于初中二年级学生)是青少年犯罪的易发期。种种状况表明,初二的学生处在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
  如何抓住这个关键期?这就需要我们用耐心化解学生身上的戾气,使他们健康安全地度过这个时期。列举我经历的一个教学案例:
  初二的某个周五,要放学了我看到班里有个男生没有穿校服,所以一放学不顾我的喊叫就走了,我一直追下五楼,也没有能够拦住他。
  事后我给家长发了这么一篇校信通:家长您好!请您为您的孩子念一下我想对他们说的话:今天某男生事件大家都看到了,经调查,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听错了老师的话,也许个别人会觉得顶撞老师是很酷的一件事情,可这件事情却深深伤害了老师,先不说他不穿校服违犯了校规,单是老师跑出走廊那么远去叫他,足以证明老师在乎你们每一个人,我相信这只是一个男孩子成长阶段中的一个过程,希望以后你们通过正确的与老师沟通的方式,解决误会。请你以一颗有良知的心理解老师,相信我们的班级才会越来越好。
  刚发完没一会我就收到了家长给我的短信:
  家长:读了短信我很难过,看得出来,您对学生付出了所有的激情和热情,无私的、不计报酬的。我很庆幸,我的孩子能成为您的学生,能在每天的朝夕相处中感受您的热情与智慧,孩子因为在这个集体而骄傲。今天发生这种不愉快我很难过,我知道付出得越多,受到的伤害越大,老师一定难过极了,不过,我们做家长的真的很感激您,把孩子交到您的手中,我们很放心,孩子伤到老师的事情我也经历过,很委屈。您本身还是个孩子,却要学会笑着承担,您受委屈了。
  这事表明,我们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终会换来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三、童心
  陶行知先生有这样的一段诗: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您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先生还指出,教师要“加入儿童队伍里,第一步要做到不失其赤子之心。成为小孩子队伍里的一分子。”先生认为真正的校园应该是这样的:儿童园内无老翁,老翁个个变儿童。
  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写道:“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我觉得你要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你就不要老师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些在成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感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变‘不可理解’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优秀教师赢得学生心灵的可贵之处。”他说:“只要把握学生的情感,并注意环境、场合,教师任何‘过分的孩子气’都不会是多余的。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做到与学生一起为考试失利而哭,一起为创建优秀班集体而笑,一起为中考而紧张,一起经历,用爱心、耐心、童心教育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参考文献:
  [1]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2][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3]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张文质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 兴趣的高低决定英语教学的成败,而唤起和保持住这种弥足珍贵的兴趣不在于英语语言本身,而在于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因此,要拉近师生关系,勤鼓励,培养其自信心,试着让每个学生乐于开口;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他们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特别是沉默型的学生和老师产生互动,从课外活动入手。  关键词: 内向型学生 英语教学 教学方法  随着2011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
一、背景与导读  《9加几》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于“9加几”这个知识,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构建知识呢?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多鼓励学生思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差异作为
摘 要: 作者结合建构主义理论,积极转换教学观念和教学的角色,依托情境教学,倡导学生独立探索,协助学习,自主建构语言和文化信息,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加工知识意义运用和创造的主体,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初中情境交际英语 应试英语教学法 情境教学  建构主义理论阐明,学生在建构意义学习环境中,借助于人与人之间的协助、交流等他人的帮助,对语言和文化信息等知识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与
摘 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实现教师的主导性,避免实施过程中的一些误区,从导思、导学、导练三方面入手,使学生在会思、会学和会练上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从而更好地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老师主导性 导思 导学 导练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激发高中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是每个高中历史教师都要考虑的问题。显然只有聚焦课堂、激活课堂才能真正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因为教学的主阵地
摘 要: 新课标下,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必须和教师直接对话,学生有和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利。由于有了对话,信息技术课堂变得鲜活热闹了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都被激发了。但是,面对学生主体的对话参与,教师该如何定位,如何有效引导学生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对学生作答后的处理行为,即理答行为要有所研究,因为智慧的理答是教师教学机智的表现。本文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师的理答行为作了分析。  关键词:
摘 要: 文章通过课前预习、课堂阅读、知识积累三部分论述应用多媒体进行古诗教学的情况,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层理解与感悟。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课前预习 课堂阅读 知识积累  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我越来越感到语文课其实真的是一门艺术课,它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甚至神秘莫测。多媒体语文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语文,课堂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课前预习阶段  小学生年龄小,知
摘 要: 语文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它不仅关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语言功底,更关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缄默”艺术在课堂中的运用,以期能够成功地找出一条创新且立足于学生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模式。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缄默 教学方法  随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模
近三年来,我校逐步推广新的教学模式,为了优化数学课堂,我一直在努力尝试。通过外出学习和校内研讨,我丰富了阅历,拓宽了视野,增强了对教育教学的认识。  经过反复琢磨,我确定了教学宗旨:人人参与、人人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并确定了适合自己的四步教学法,即预习—课前检测—大展示—达标测评。  一、预习  预习至关重要,只有充分预习才会有展示的精彩。在课改初期我们走了很多弯路,一度认为预习就是自学,预
课堂活动,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为实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所引发的学生思维和行为活动的总称。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定义来看,“取得尽可能多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其中核心内容应该是“人”,即学生素质的提高、素质的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摒弃过去传统的“灌”,而变为“导”,“导”出学生的学习技巧,“导”出学生看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我认为政治课堂有效的课堂活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很多教师都意识到有效教学应该是基于课程内容标准进行的教学。但是如何将概括性强、理论性强、弹性较大而不具体的课程内容标准变成合理的可操作的学习目标,从而有效提高教学实效呢?本文从三个方面着手作探讨:何谓分解内容标准;以六个步骤分解内容标准;分解内容标准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内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