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案例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jia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东省的高考在经过了多次改革后,2016年又向全国看齐并统一使用全国Ⅰ卷,与广东卷相比,全国卷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创新能力,特别是逻辑推理能力,对广东考生的考、教师的教带来了新的挑战。作为一线教师的本人认为,要想学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教师必须在平常的教学中渗透时政案例,逐步提升学生的能力。
  【关键词】时政案例;政治课教学;渗透
  一、时政案例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从近几年全国Ⅰ卷的试题来看,考查学生的一大基础是“思维基础:有创造性、创新性思维,有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大能力是“获取并利用材料信息的能力:能获取材料信息;能解释材料信息;能利用材料信息生成答案”。从学生的学习规律来看,这些基础和能力的达成需要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但是许多学生乃至教师认为,高考只是高三的结果,与高一高二没有直接关系,故在高一高二不注重积累,到高三时显得特别被动。为了改变这种困境,广大师生,特别是教师要改变观念,清楚的意识到高考是三年备考,不是一年备考,在高一高二就要重基础提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与公共参与。与初中相比,高中的政治课枯燥、抽象、难懂,学生不愿意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往往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如何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笔者认为,借助时政案例的渗透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时政案例的引用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的,目的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及主动性,以更好的去理解教材,掌握知识点,并能有效的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枯燥、抽象、难懂的政治概念、原理可以获得一定的理解,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用时政案例做背景材料,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提出相应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材料、调动知识解答。通过这一环节的操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掌握,运用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教师也享受到因為学生的获得而带来的喜悦,达到共赢的效果。
  二、时政案例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的过程
  高中政治课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但由于教材的局限性及学生自身的生活阅历浅,使得它与学生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而教学时政案例的运用可以弥补这一不足。运用得当的时政案例必定来源当前的现实,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又是学生有能力关注的现实问题;能让学生从课堂走回生活,把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为此,在选择时政案例的时候要把握一个原则:时政案例要精(即要符合教材的知识点)。高中政治课的一大特点是与当前国内国际经济、政治局势密切相关,任何一项重大时政背景背后隐藏着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知识点。然而每天都有新闻发生,如果我们教师不加以挑选,认为只要是最新的就是最好的,事实上最新的并不代表是最适合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精选时政案例,所选的时政案例要符合教材的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能运知识点解读时政案例,这种互动是双向的。如,笔者在进行《文化生活》的教学时,对第四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生极大的困惑,特别是第九第十课的内容,原因之一是教材的变动太大,之二是里面的知识点过于抽象,导致教师难讲,学生难懂。由于对知识点的不理解,学生记忆不了,就无法完成文科学习的四大步骤:理解——记忆——表述——运用。为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本人在授课前深入备课、充分吃透教材,在此基础上去精挑出相应的时政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例如,在讲解文化自信这个知识点,先让学生掌握文化自信的来源:一是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二是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如果纯粹讲一遍学生是无法理解及记忆的,更别说运用。本人就选用了习近平主席2019年3月18日出访欧洲的时政,但这一时政涉及的面太广,如果不加以精选,非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出现本末倒置。为此,本人结合知识点的特定性,选择了当地时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威廉-亚历山大国王举行国宴时其夫人彭丽媛的着装作为教学材料。在PPT幻灯片显示图片(图片是习近平主席及夫人当晚出席宴会的照片,图片的选择具有冲击视觉的效果)及文字材料:
  在宴会上彭丽媛穿着的是牡丹花刺绣的外套,内搭粉果绿的长裙,长裙很具有清新感,内藏着对绿色环保的崇尚。西方人一直着迷中国的刺绣,而牡丹花至今被誉为中国的国花。整套服装具有浓浓的中国风、鲜明的中国特色,既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要求,又符合西方人的时尚,展现了中国服饰的无限魅力。针对上述材料提出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彭丽媛的着装是如何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的。(10分)
  引导学生结合文化自信来自于三个方面,分析彭丽媛的着装内搭粉果绿的长裙,藏着对绿色环保的崇尚把握发展趋势,对社会实践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我们民族服装的时代价值;中国刺绣向来被西方人所崇尚,整套服装既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又符合西方人时尚,突出中华文化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使我们为之骄傲与自豪,体现了我们的文化自信;牡丹花至今被誉为中国的国花,刺绣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技艺,整套服装具有浓浓的中国风、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价值,体现了我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通过对时政案例及知识点的解读与分析,逐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生成答案,这个过程是水到渠成的。从时政案例的选择到借助时政案例及知识点提出相应的问题,针对问题逐步分析材料、分析知识点,相互渗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教材、对知识点就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时政案例的渗透就具有了它应有的使命。
  三、时政案例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实践证明,在授课的过程中渗透时政案例,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能力的氛围。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对时政案例进行分析解读,提取有效信息对应到相应的知识点,不仅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突破重难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对时政案例的运用,并不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眼球,而是针对知识点结合材料提出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去解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推理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高考取得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1]殷密密.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尝试和思考[J].中学教学资料,2005.
  [2]杨爽茹.浅谈情境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J].速读(上旬),2018(2):149.
其他文献
【摘要】开展死亡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中小学生更深入地思索认识死亡的重要性和意义,实现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鼓励中小学校积极开展死亡教育,积极探索死亡对生命的意义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死亡教育;中小学生;成长  2019年人大常委会代表顾晋在两会提议:我们建议政府引导全民积极开展死亡教育。死亡教育的目的是向中小学生讲解和传递更多关于死亡与生命的知识,使学生提升对死亡相
[摘 要] 本文从中西部高校学生的移动学习现状出发,通过走访、网络问卷等形式对大量学生进行了调查,从使用历史、使用习惯、使用效果等三大方面八个小问题入手,对移动学习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展望。拟为新型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和推广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 移动学习;习惯调查;发展趋势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8. 2
【摘要】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推动下,教育技术正向着网络环境以及多媒体信息技术等方面发展,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工作。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借助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能以及改进学生学习习惯、方式是现今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新趋势。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内涵与意义进行阐述,并对两者融合提出实质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理应围绕着解决问题而开展的,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营造出研究类型的环境与氛围。本文从课堂教学中高效提问为高效教学的核心为出发点,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结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分析了怎样在课堂上增设高效率的问题,进而构成高效率的教学课堂。  【关键词】课堂提问;最近发展区;数学;课堂效果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观点是,学生的发展水平包括两类:1.学生将要实现的
【摘要】《体育(与健康)标准》提出:“要注意创设一些专门的情景,采取一些特别的手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如何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好地把兩者结合起来?本文针对小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设计与课堂上的问题创设两个途径,结合心理暗示法、成功教育法、挑战移情法、角色变换法等教学手段,以小学体育教学为载体,达到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信的目标。  【关键
农村小学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的限制,和城镇学校相比,在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差距很大,而且学生家长的文化水平、重视程度普遍偏低,没办法给学生提供高效的学习条件。此外,农村的学生两极分化大,特别是学困生的数量不断增加,所占的比例较大,导致教师教学的效率偏低,耗时、低效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点促使学校必须注重学生多方面发展以及品德教育。通过多渠道、多方向落实国家在这方面的要求。笔者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不仅需要把全体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更加需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如何能够让班上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够积极且主动地对待学习,日常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没有哪一种方法既
【摘要】疫情返校后,学生自身心理的变化、家庭环境及社会舆论的影响都阻碍了教师德育工作的施展。笔者针对该情况,调查中学生德育现状,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可培养学生思想素养这一特点,融合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功能,展开一系列的探究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策略,从而实现学生德行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策略  2020年因抵抗疫情的需要,全国中小学生长达数月居家在线学习,校园的常规管理难以开
【摘要】健康是国民素质的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先后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广东省及广州市人民政府也先后制定并实施《健康广东行动(2019—2030)》《“健康广州2030”规划》,目标是大幅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健康环境进一步改善。并提出了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实施合理膳食行动、实施中小学健
【摘要】班级管理是初中班主任的工作重心,是关系学生成长的关键要素。优秀的班级管理将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带动班级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相反,拙劣的班级管理将破坏班风、学风建设,带给学生不好的影响。现阶段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存在管理模式固化等问题,无法保证学生的高效率学习。为此,结合我多年班九年级班主任的工作经验以班级管理艺术为例,根据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展开论述,探究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