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zhao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河弯弯的河曲县,三亲六眷漫绥远。二姑舅啊三老爷,八百里河套葬祖先。千年黄河水不清,跑口外跑了几代人。千年的黄河滚泥沙,走了大人走娃娃。娃娃走成朽老汉,老汉走成穷光蛋。辈辈坟里不埋男,穷骨头撒在土墨川。寡妇上坟泪长流,谁人留下走西口。”
  古老的民歌,在苍凉浑厚的土地上盘旋,把走西口的苦况,走西口的凄惶,走西口的苍凉,抛给白云听,可白云悠悠地飘远了;唱给大山听,大山亘古如斯,从不动容;唱给九曲十八弯的黄河水听,黄河水却承载着千年的洪荒,向远方滚滚而去了。
  只有山歌,在这块荒凉的大地上流浪。只有一匹匹骡马,和一个个晃动的黑点,在天边晃动,一直走出我们的视野,走向历史深处。
  一、走西口!走西口!谁人留下个走西口?
  山西民歌极盛,唱走西口的更多。在巷闾间行走,在黄土地上徘徊,突然就会响起一声粗哑、雄浑的唱腔,让人一时驻足。侧耳倾听,保不准唱的就是走西口。
  民谚道:“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有一首民歌明明白白地唱出了走西口的原因:“咸丰正五年,山西它遭年限(灾年)。二姑舅捎来一封信,他说西口外好收成。”一句话,走西口,是生活的逼迫。山西北部,环境恶劣,地瘠民贫,干旱频仍,百姓耕种多,收成少。要找一条生路,只有走口外。
  除了灾荒歉收外,走西口,还有以下原因。
  首先,人口激增,土地锐减。清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口随之暴涨,形成人地之间的尖锐矛盾。乾隆十八年(1753年),全国人口约18000万人,民田约70811万亩,人均占地约4亩;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人口约为20983万人,耕地约74144万亩,人均耕地约3.53亩。人口相对过剩,耕地相对锐减,百姓无田可耕,于是把目光投向了地旷人稀的内蒙地区。
  其次,蒙古生产方式单一,需要改革。游牧民族经济单一,且极不稳定,只是游牧,不会耕作。为此,蒙古地方官向清政府“乞发边内汉人与蒙古一同耕种”。因此,靠近内蒙古中西部的山西、陕西等地贫农就来到口外,一方面维持了自己生计,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蒙地农业开发。
  再次,国家一统,天下一家。建国初,清廷严禁中原百姓出关;大一统后,为了促进蒙古发展,也为了减轻中原土地压力,政府采取“借地养民”和“放垦政策”。雍正年间,明确规定,内地灾民,可以往口外蒙地开垦谋生,并指出其意义:“惟开垦一事,于百姓最有裨益。嗣后各省,凡有可耕之处,听民相度地宜,自垦自报,地方官不得勒索。”清政府的鼓励,无疑对走西口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到乾嘉时期,“出口垦荒者,动辄以千万记”。
  走西口,究竟走向哪儿,我想,开始的时候,大概就是找一处能吃口饱饭的地方。那时候,地旷人稀的口外,也就是蒙古,是谋生的山西人首选之地。
  于是,“走咧——”随着一声悠长而又无奈的吆喝,山西人挎上褡裢,赶着骡马,走向了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地。
  今天,历史的风烟已经淡定,岁月的尘灰覆盖了走西口的人们的脚印和骡马的铃声,只有走西口的山歌,还偶尔地在山梁上、山沟里响起。我们不禁要问,西口究竟在哪儿?山西人是怎么走西口的?
  山西人走口外,大致有两条古道: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另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再进入蒙古。所以,当时有言:“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走西口,则指杀虎口。
  杀虎口,位于晋蒙两省交界处,属山西省,自古是军事重镇,清《朔平府志》云:“杀虎口乃直北之要冲也,扼三关而控五原,自古称为险要。”历史上,这儿曾阻击过瓦剌,打败过蒙古俺答汗之子辛爱,是两个民族冲突的紧要关口,也是民族和好后,进行贸易的关口。原名杀胡口,后来,蒙汉两族和好,改名杀虎口。
  山西人,就是从这儿走出去,从中原走到关东,走到关外。
  山西北部,有座小城,叫河曲,和内蒙古隔河相望。这儿至今有一个风俗,每年七月十五日,要在黄河上放365盏麻纸灯。365盏麻纸灯,是河曲人在招魂呢,放灯的人希望那些漂泊异乡的孤魂,能随着灯光回乡。
  二、走口外,是一段艰辛的历程,然而,在这段艰辛的旅程中,晋商崛起了
  中国人热爱故土,安土重迁,走西口,一定是一场悲伤的迁徙,是一种无奈的流浪,是一次辛酸的漂泊。人们无奈之下,远离故乡,心里充满了忧伤和凄凉——“苦菜花开点点黄,提起走西口好凄惶。十月的狐子冰滩上卧,提起走西口心里难过。”但不走不行。不走,就无法生存。
  走出西口,有的人流落异乡,成为游子;有的人,倒在路上;也有一部分人,走出一路风采,走出一路发达,成了后世所称的“晋商”。
  山西人走西口,开始于500年前。晋商称雄商场,大概也有500年之久吧,中国从而形成了一种文化奇观——晋商文化。
  晋商的成功,我认为,首先在于他们的吃苦精神和不懈的毅力。走口外,是一段艰辛的历程,无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无论在心理上和感情上,都是如此,真像走西口的民歌中唱的那样:“人人都说走西口好,走西口的苦难谁知道。人人都说走西口好,一有闪失就把命丢了。”但是,他们仍然走出去了,义无反顾,沿着黄沙古道,沿着岁月云烟,沿着历史的荒凉,一路铃声,一路艰辛,一路血汗。
  晋商的成功,还在于他们的精明。500年前,他们就意识到商品交易存在着巨大发展空间,抛弃了轻商的儒家观念,牵着骡马一路走来。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晋商;哪里有交易,哪里就有晋商的声音。他们贩盐,收茶,甚至放牧。
  清人著名的笔记文集《清稗类钞》中,列举了15家晋商,以郝氏为例,贩过山参、茶叶,积攒起一份雄厚的家业。
  记载中说,郝氏,榆次王村人,起家明末清初。早年,东北贩参。雍正五年(1727年)《恰克图条约》签订,郝家瞅准商机,出口茶叶,与俄罗斯人交易,商号遍及北京、天津、张家口、归化(今呼和浩特)、太原、包头、西安、汉口、上海、四川、江浙和两湖。
  郝家除输出茶叶外,还出口中国特制的绸缎、绫罗、绢纱等,同时,又从俄国输入皮毛、呢子、毛毯、哔叽、钟表、五金、玻璃器具等。郝家“万胜通”和“万胜高”以销售俄国货为主,人称“羌货庄”。由此可见,晋商经营灵活,不拘守一样。   晋商成功,还在于他们守信义,重承诺,尚读书,性淡泊。从《乔家大院》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晋商身上折射出许多闪光点,乔致庸其实就是晋商的一个缩影。他首先是诚信。衡量一个经商者是“良贾”还是“劣商”,首要是看他经商是否讲究信誉和诚实。“经营信为本,买卖礼当先”,是晋商信守的商谚。二是坚韧。电视剧里,乔致庸不怕风险,去江南贩茶,去北疆送货,以生命做筹码,力挽狂澜。这正是晋商为实现既定目标百折不挠、奋斗不止的品质的写照。三是谦和。谦和对待客户,谦和对待经营合作者,谦和对待商业竞争者。四是稳健。谨慎不保守,做生意,尤其做大生意,不能如赌徒,要么发大财,要么遭大难。晋商的稳健其实是一种进取。五是节俭。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勤俭,是晋商经商的黄金原则。
  其实,翻开地方志,历史上的乔致庸也和电视中刻画的乔致庸没有多大出入。
  晋商还有一个最优秀的品质,发家之后,不忘国家。历史的真实记载中,乔致庸,这个山西票号的龙头老大,还是当时左宗棠筹措军费的东家。左宗棠西征时,乔家出了好几百万两银子,清军到达新疆后,乔家派一个票号跟随经营后勤,为军队筹办粮草,负责汇兑朝廷军饷。军费急缺时,乔家票号还为左宗棠借支透支。所以,左宗棠对乔致庸充满感激,回京途中,特意拜访乔致庸,见到乔致庸的第一句话就是:“亮大哥,久仰了。”并为乔致庸大门前百寿图题一副联:损人欲以复天理,蓄道德而能文章。
  三、走西口,有着巨大的历史作用
  走西口,是有着巨大的历史作用的。
  走西口,使蒙地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走西口的出现,使蒙地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过去的草原,一变为沃野一片,谷田连畴。牧民们也放弃了单一的生产方式,垦草屯田,蓄水种禾,有的地方甚至可以养蚕。马背上的人们,也开始放弃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察哈尔更是出现了定居小村落,归化城(今呼和浩特)的蒙民大多开始种田。蒙地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走西口,促进蒙地商业发展,加快市场繁荣。走西口,走来大量商人,即“旅蒙商”。他们进入蒙地,贩卖绸缎、布帛、烟茶,又收购蒙民马匹、皮张。
  中俄边境的恰克图,成为通商口岸。是晋商成就了恰克图,也是恰克图成就了晋商。清人笔记载,当年这儿“万货云囤,居然以都会也”。
  塞上有一个地方叫隆盛庄。据记载,当年这儿沃土广衍,沟渠相通,水草丰美,是名声显赫的商镇。而今,你仍然能够不时看到中原的建筑,对开的大门,斑驳的黑漆,仿佛还在回忆着久远的过去。
  黄河从托克托缓缓流过,这儿是当年晋商的重要渡口。只在这儿一个地方,晋商就运走鄂尔多斯地区的甘草250万公斤。
  锡林郭勒盟的多伦县,至今伫立着一座山西会馆。它建于乾隆十年,会馆规模宏大,布局合理,以砖木为主,木刻、石刻环纹精巧,栩栩如生。它在风雨和战火中保存了几百年,证明着走西口的辉煌。
  走西口,更走活了一些著名的城市。呼和浩特就是一例。今天这颗塞上明珠,在清初仅仅是一个集镇,随着走西口的出现,人口逐渐集中,成为塞外名城。包头,在明末清初还是一个小村子,康熙亲征葛尔丹时,包头是汉、蒙、回杂居的大村镇。雍正乾隆间,晋商开设“永合成”商号,专门运输粮食、杂货,换取皮毛、牲畜。光绪年间,包头先后兴起了“三义堂”、“福和藏”、“广丰公”、“万兴玉”、“万盛玉”等生皮庄,到此时,包头发展成为塞外皮毛的集散重镇,一个城市,从此屹然耸立。
  走西口是一种精神,一种永远进取的精神,一种敢于突围的精神,一种在困境中充满理想的精神,一种在失败中从不屈服的精神,更是一种永不言弃的精神。从这个方面说,走西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远向前的象征。
其他文献
玩收藏的人都有一些通病,闲来总喜欢翻看各种拍卖年鉴、拍场图录,小女子也是如此。某日在一本拍卖图录上看到一枚宣统元年一百元面值的大清银行兑换券样币,上面的“李鸿章”头像和“DOLLAR”英文标识顿时引发了我的兴趣。  这枚大清银行兑换券一面为中文,一面为英文,正面是“大清银行兑换券”、“壹佰圆”字样,仔细看看纸币背面的英文,竟然明白无误地印着“ONE HUNDRED DOLLARS”。现在中美交流日
期刊
1911年(农历辛亥年)2月24日,梁启超偕女儿梁令娴、好友汤觉顿登上“笠户丸”,开始了宝岛台湾之行。  25日,阴云低垂。瑟瑟寒风中,“笠户丸”驶入马关码头。17年前,正是在这里,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让台澎列岛成为日本殖民地;梁启超在京与康有为等众多举人发动“公车上书”,涕泣请命,反对割让国土。触景生情,梁启超不禁悲从中来,留下一首凄婉之作:“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
期刊
一、“故书雅记,有益于国际交涉如此!”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近两个月来,黄岩岛逐渐成为媒体聚焦的热点,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同时也牵动着国人的神经。面对菲方持续的无端寻衅,近日翻读史书,读到了这样一段史料,不仅豁然开朗,同时也感到底气十足。  这是清末民初著名学者陈庆年于己酉年(1909年)三月二十一日上端陶帅(端方)书一封,收于他的文集《横山乡人类稿》卷十,特抄录如下:  “近谈
期刊
一、陈诚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将领    蒋介石有一句口头禅,叫“中正不可一日无辞修”。中正,说的是蒋介石自己,而这个辞修,就是国民党高级将领陈诚,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的干女婿。  陈诚,字辞修,1898年生于浙江省青田县高市镇一个贫寒的耕读之家,父亲以务农、教书为业。  1918年,读过师范的陈诚考进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他在黄埔军校当教官,结识了校长蒋介石,逐渐成为蒋介石的爱将和最信任的人。  蒋介石
期刊
常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话一点不假。  由于爱读唐诗的缘故,每打算去一个地方时,我总是事先把这些地方的唐诗再温习一遍,以期这些古诗词能对自己的旅游有所帮助。  去年“十一”前夕,与友人去了一趟山西的鹳雀楼。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总共有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它与武昌的黄鹤楼、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南昌的滕王阁一起,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
期刊
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龙年的大雨一场比一场惊心动魄,从“东方威尼斯”到处处“危泥湿”,一时之间舆论哗然,纷纷问责城市排水系统。  下水道是一种城市公共设施,潮湿昏暗而充满未知,最早见于古罗马,近代下水道的雏形则源于法国巴黎。国外大片《肖申克的救赎》以及《越狱》里通过下水道逃跑的桥段最早出自小说《悲惨世界》,主人公冉·阿让利用巴黎城下密如蛛网的下水道,避开警察的追捕。当然,这一切都要源于国外的下水
期刊
军邮,即军事邮政,其任务是传递军队内部及军内外互寄的函件、报刊、图书以及办理包裹、汇兑业务等。一般使用单独的军事邮票或加盖“军事邮政”的戳记,实行免费或减费寄送。  “军用邮票”,是指专供服役军人免费或减费交寄邮件贴用的邮票,又称“军用免费邮票”。  自古以来,军邮作为军事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障了军队的公文书信传递,也见证了中国军事史上一些重大事件。  一、步递、马递与急递铺  早在西周时期
期刊
在建军85周年到来之际,作为在空军部队战斗生活多年的退役老兵,那些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又一次让我打开了记忆的闸门,特别是我亲身经历的当年击落美蒋U-2高空侦察机的战斗情景,至今让我历历在目,宛如昨日。  据我所知,在20世纪60年代的国土防空中,我地空导弹部队共击落5架美蒋U-2型高空侦察机,这在世界防空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由于中美关系的改善,美国政府承诺,今后不再派U-
期刊
众所周知,发生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件,是中国近代史上难忘的国耻。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下属的川岛中队,由河本末守中尉率领数名士兵,摸到沈阳北大营以南约800米处的柳条湖附近,借口中国军队破坏了日本的铁路,引爆炸毁南满铁路一段的路轨。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随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起了进攻。  战斗打到次日晨4时许,日军又派援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方向急速赶到
期刊
刘叉?  你一定很诧异,这个人何以要起这样一个奇怪的名字。凡长辈给孩子起名,或是自己起名改名,必求读来朗朗上口,思来意蕴深深——温庭筠,斯文有礼;李商隐,隐忍有风度;李白,大有滔滔不绝告白天下古今多少事的气势……可刘叉,读来鲁莽,望文粗野。  想必是他自己任性而为,意气用事。真的可能是这样,因为他生活在我国诗歌成就达到鼎盛时期的巍巍大唐,那时国富民强,个性张扬。加之刘叉也是个吟诗诵词之人,后来以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