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w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的转变时期,他们在阅读作品时往往热衷于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如情节曲折离奇,故事一波三折等作品,往往冷落了一些有极高的真正意义的作品。针对此种情况,我们要正确引导,切不可盲目灌输和强行限制学生的阅读内容,而是要告知学生切不可“厚此薄彼”。
  关键词:语文 阅读 前提
  
  就目前语文教学改革、测试改革的角度来说,课外阅读尤为重要。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有过这样的阐述:“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抓得好,对学生写作帮助很大,文章写得好的同时恐怕多半得力于课外阅读。”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该如何培养其课外阅读能力呢?
  一、培养兴趣是课外阅读成功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产生学习动力,激发主体意识的前提,对阅读有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的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因为有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就不感到负担过重,这是一种积极的减负措施,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的培养是成功的前提。但在农村中学,我们常感到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淡泊,常常是为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而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难道真的是我们的学生不愿意进行课外阅读吗?其实是我们的学生平时功课多,任务重。素质教育挂在嘴边而私下还是摆脱不掉传统的素质教育那套,教师喊苦,学生叫累。大多数学生连起码的看报、看电视新闻的习惯都未养成,更谈不上课外阅读了。因此,我们如何让学生来感受阅读的乐趣呢?一是内容选择要浅显,要贴近学生生活;二是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发展学生个性特长,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另外,我们的教育得从学生的长远考虑,放远目光,发挥教师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受之以趣。尽可能多的给学生自由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阅读水准,拟定课外阅读计划,对自己提出一定阅读目标和要求,教师及时做好点拨、疏导、点评工作,做学生的知心服务者,坚持下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的看待每个学生,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进步。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享受,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就一定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就一定会在课外阅读中尝到那份喜悦的滋味。
  二、正确引导是课外阅读成功的基础
  中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的转变时期,他们在阅读作品时往往热衷于自己感兴趣的作品,如情节曲折离奇,故事一波三折等作品,往往冷落了一些有极高的真正意义的作品。针对此种情况,我们要正确引导,切不可盲目灌输和强行限制学生的阅读内容,而是要告知学生切不可“厚此薄彼”。因为他们正是寻求知识的时候,要想全面提高自身的能力,就必须采“百家之长”,广泛吸收。同时,阅读不能走马观花,一定要认真,要逐渐学会圈、点、勾、划及批注,并不断注意知识的积累,如摘录、记笔记、作点评、做卡片、设疑问等。课外阅读要善于动脑筋并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以避免知识的遗忘。这一点我们应该向毛泽东主席学習,他总爱一边读书,一边批注、摘抄、写笔记、评论等。对精彩的段落、警句,总要摘录下来。他这种学习方法,对于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很有帮助,是值得我们效仿的。否则花了时间,看了许多东西,到头来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实为可叹。
  三、讲究方法是课外阅读的关键
  (一)速读法。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科技腾飞,知识更新爆炸的时代。为了适应这个时代,在有效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只能通过快速阅读法。就中学生而言,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不能速读,那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提倡速读,即要求动眼、动脑、不动唇、不出声、不回视、不指读,力争做到“一目十行”,其目的是让学生感知文章的整体内容,以达到完美的理解。如阅读我国古代文学的四大名著《西游记》、《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及世界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著作时,教师可提供如下阅读提示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1、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用精读的方法阅读精彩片断,评析作品中的人物的典型意义,理解作品的艺术价值,品味作品的语言特点。
  2、通过读出版说明和后记了解出版意图,掌握阅读线索。
  3、根据阅读需要,参阅附录的资料和课外及网上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想和重要内容。
  4、结合观看电视连续剧,将剧中人物形象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
  5、一边读,一边摘录,加批注,写心得。
  (二)探究质疑法。“学贵有疑”,人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而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必然前提,阅读也不例外,能抓住要点,抓住关键提问,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一种能力表现,这种能力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新课程标准强调探究性阅读,即开放性阅读,它的阅读渠道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要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确定阅读主题,体现阅读的组织、途径、方法及阅读结果的总结及整体。是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探究的综合实践过程;它要求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才能完成阅读。这种探究质疑法反映了新的教学理念:即面向未来社会,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不理解心中仍然是白茫茫一片,那是毫无意义的。
  总之,一句话,认真对待课外阅读,引导学生开展自立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提高学生能力以及整体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它明确写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为了实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目标,必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引用材料是我们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新课程教学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引用材料应注意以下
期刊
兴趣使个人的潜在智商得以充分开发与展现,张衡、陈景润、钱学森、牛顿、爱因斯坦等正是从小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好,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浓厚的兴趣爱好对于求知者来讲,有着非凡的意义。兴趣爱好是推动人类寻找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我们的学生,不是缺少智商,而是缺少积极兴趣爱好的引导与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教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
期刊
摘 要: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  关键词:数学 启发 结合    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启发"主要是教学的表现形式艺术,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对于这一点,《学记》给予了更深刻的具体说明:"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
期刊
现代教学艺术理论与实践本身就告诉我们既要努力學习理论又要努力去实践,不能只讲空头理论,也不能一味地埋头苦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正如我们学游泳,不能只讲理论,不下水实践。也不能只管闷头游泳,不让人指导。两只手都要硬,缺哪一项都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做到事倍功半。我们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就生产力”。世界冠军为什么都有教练呢?那不是因为他们需要先进的科学理论
期刊
摘 要: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学体育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学体 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育 理论课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学体育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
期刊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
期刊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如何解决作文教学中这一难题呢?  大纲指出,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是“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即认识事物的能力。简言之,小学生作文就是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认识水平”的体现,作文教学应促进这两种能力的和谐发展。据此,小学作文教学要从培养写作
期刊
记得那一年,我刚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工作特别上进,教学特别认真,指导学生阅读现代文和写作文,都得心应手,而在文言文教学上,却出现了难堪。  我讲《十则》时采用串讲式,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讲来,不仅讲词义、句意,还有所发挥,讲解哪条是关于学习方法的,哪条又是关于修身做人的,自我陶醉,而学生却听得恹恹欲睡。看此情景,一时间,本人面对学生火冒三丈,你们连两千年前的孔圣人也无动于衷?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过
期刊
“阅读——交流——感悟”教学模式探究课题是济宁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自2007年9月开题研究,历经三年的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顺利通过济宁市教育科学规划办组织的专家鉴定。研究使我深深体会到:历史教学要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转变教育理念,构建以学生亲身参与体验与感悟、以学生为主体的多维互动的“阅读——交流——感悟”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独创性与思变性。让学生真正进入历史,
期刊
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小学生年龄小,道理懂得少,各种心理过程常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兴趣不是先天的东西,它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觉得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