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wi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下面,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教育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又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我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3分米,宽2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教师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同学们能说出它的面积有没有变化吗?学生1回答:它的面积不变,还是6平方分米。学生2回答:它的面积变了,比6平方分米小。此刻,教师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这两位学生的回答,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得呢?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他们一定会探索其中的缘由,而教师就应该给学生创没这种情境,放手让学生自已动手动脑去探索,自己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求知欲望就被有力地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现成公式要好得多。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覺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 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现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竽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是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五、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
  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普及,“研究性学习”引起了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研究性学习”教育模式的核心教育观念就在于“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新课程 研究性学习 创新精神
期刊
青少年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常常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逆反心理就是其中的一种。当代青少年学生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的不断丰富,经验的不断积累,思想非常活跃,很容易用批判的甚至否定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也就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正确对待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是目前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普遍性问题。在青少年时期常见的逆反心理及其行为经过合理的调节和教育疏导,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健
期刊
摘 要:英语是拼音文字,只有先会说,才能记得牢,才能学得好英语。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读英语,说英语。每次英语晨读时,教师要让学生大声朗读,要旁若无人地大声朗读,为了激励学生大声朗读英语,我经常在教室里和学生一起朗读。  关键词:英语 习惯 书写    笔者从事英语教学多年来,期间接触过众多学生家长,每每谈到英语学习时,家长们说出的几乎是同一句话,“挺聪明的孩子,怎么就学不好英语呢?”看着家
期刊
摘 要:阅读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和需要,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作用。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花的时间和所费的精力也往往最多。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整个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然而在传统语文教育观念中,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没有得到相应重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应该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并且依据相应因素从学校、教师、家庭等方面相互配合制定具体实施。  关键词:阅读兴趣
期刊
《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强调:“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这就为我们上高中音乐课指明了力向,高中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苏霍姆林斯基)音乐鉴赏是使学生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感受美
期刊
联系生活实际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它明确写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为了实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目标,必须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其中,引用材料是我们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结合新课程教学的工作实践,我认为引用材料应注意以下
期刊
兴趣使个人的潜在智商得以充分开发与展现,张衡、陈景润、钱学森、牛顿、爱因斯坦等正是从小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好,最终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浓厚的兴趣爱好对于求知者来讲,有着非凡的意义。兴趣爱好是推动人类寻找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我们的学生,不是缺少智商,而是缺少积极兴趣爱好的引导与培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教如何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
期刊
摘 要: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  关键词:数学 启发 结合    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启发"主要是教学的表现形式艺术,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对于这一点,《学记》给予了更深刻的具体说明:"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意思是,
期刊
现代教学艺术理论与实践本身就告诉我们既要努力學习理论又要努力去实践,不能只讲空头理论,也不能一味地埋头苦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教科书。正如我们学游泳,不能只讲理论,不下水实践。也不能只管闷头游泳,不让人指导。两只手都要硬,缺哪一项都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做到事倍功半。我们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说过:“科学技术就生产力”。世界冠军为什么都有教练呢?那不是因为他们需要先进的科学理论
期刊
摘 要: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学体育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出的教育任务之一,就是要教育学生自觉地参加体育锻炼,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学体 育目的和任务”一章中明确指出;“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不能理解为仅仅是运动技术的传授,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育 理论课    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学体育教育是基础中的基础,中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