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二的学生没有初一对中学生活的新奇,也没有初三面临升学的压力,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非常容易陷入懒散、迷茫的境地。在这“分水岭”的关键时期,作为班主任该如何激起他们的斗志呢?对此,我举行了一次“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主题班会课。
感受“一点点”的力量
班会课一开始,我让学生们看一道数学题:
求算:1.01365,1365,0.99365的值,并比较数值的相对大小。
结果:1.01365=37.78343433289 >1;
1365=1;
0.99365=0.02551796445229<1.
面对计算结果,我和学生们一起感受“一点点”的力量:1.01=1+0.01,表示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后,你将远远超过别人;1是指原地踏步,一年后你还是原地踏步;0.99=1-0.01,表示每天退步一点点,一年后,你将远远被人抛在后面,终将“1”事无成。所以,0.99的人生是可悲的,1的人生是可惜的,1.01的人生是可敬的。
认识“一点点”的概念
撑杆跳高王子布勃卡,35次打破男子撑杆跳的世界纪录,是田径史上打破世界纪录次数最多的人。布勃卡通常每次都将世界纪录提高1厘米,因此有人称他为“一厘米先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布勃卡的纪录是一厘米、一厘米升高的。
紧接着我再让学生们计算:如果你每天落后别人半步,一年后你将会比别人落后多少步?那十年呢?相反的话又会怎样?学生们很惊讶:发现一年落后一百八十步,十年后可能就是十万八千里;如果你每天比别人快半步,那十年后,别人与你的差距可能就是十万八千里了。
进步“一点点”的法宝
在班会的这个过程中,我通过展示小故事,让学生自己感悟,自己发言。
法宝之一:积极心态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副黑漆漆的棺材,两个秀才心里同时“咯噔”一下。一个秀才心想:完了,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了倒霉的棺材。另一个秀才心想:棺材,噢,那不是有“官”又有“才”?请你猜猜两位秀才的结果,并说说你的启示。
学生A:第一个秀才走进考场,一定会被“黑漆漆的棺材”影响,结果文思枯竭,名落孙山。第二个秀才总想着他今天要鸿运当头了,于是心里十分兴奋,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一举高中。这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时候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
法宝之二:明确目标
在一望无际的非洲拉马河畔,一只非洲豹向一群羚羊扑去,羚羊拼命地四散奔逃。非洲豹的眼睛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穷追不舍。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挨得很近的惊恐观望的羚羊。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挣扎着倒在了血泊中。
学生B:我们一定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一直前行,终究会赢得成功。
法宝之三:分割目标
美国一位名叫罗伯·舒乐的博士,在自己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却立志要在加州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这座教堂的预算造价为700万美元。舒乐博士首先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奇特计划: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就这样,他1万美元1万美元地募捐,一点一滴地筹集,历时12年,一座最终造价2 000万美元,可容纳1万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了。
学生C:一些大目标看似难以实现,但是把它分割成无数个小目标,实现起来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法宝之最:坚持不懈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有什么做不到的?一个月后,90%的学生坚持下来了;两个月后,80%的学生坚持下来了;一年后,只剩一位同学坚持下来了。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学生D:坚持不懈就是成功的法宝!
在班会课即将结束之时,我送学生们一段话: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做不到,但铆足一股劲做好一件事能做到;一下成为天才做不到,但每天进步一点点能做到。
班会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歌声中结束。
责任编辑:刘启明
感受“一点点”的力量
班会课一开始,我让学生们看一道数学题:
求算:1.01365,1365,0.99365的值,并比较数值的相对大小。
结果:1.01365=37.78343433289 >1;
1365=1;
0.99365=0.02551796445229<1.
面对计算结果,我和学生们一起感受“一点点”的力量:1.01=1+0.01,表示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后,你将远远超过别人;1是指原地踏步,一年后你还是原地踏步;0.99=1-0.01,表示每天退步一点点,一年后,你将远远被人抛在后面,终将“1”事无成。所以,0.99的人生是可悲的,1的人生是可惜的,1.01的人生是可敬的。
认识“一点点”的概念
撑杆跳高王子布勃卡,35次打破男子撑杆跳的世界纪录,是田径史上打破世界纪录次数最多的人。布勃卡通常每次都将世界纪录提高1厘米,因此有人称他为“一厘米先生”。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布勃卡的纪录是一厘米、一厘米升高的。
紧接着我再让学生们计算:如果你每天落后别人半步,一年后你将会比别人落后多少步?那十年呢?相反的话又会怎样?学生们很惊讶:发现一年落后一百八十步,十年后可能就是十万八千里;如果你每天比别人快半步,那十年后,别人与你的差距可能就是十万八千里了。
进步“一点点”的法宝
在班会的这个过程中,我通过展示小故事,让学生自己感悟,自己发言。
法宝之一:积极心态
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副黑漆漆的棺材,两个秀才心里同时“咯噔”一下。一个秀才心想:完了,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了倒霉的棺材。另一个秀才心想:棺材,噢,那不是有“官”又有“才”?请你猜猜两位秀才的结果,并说说你的启示。
学生A:第一个秀才走进考场,一定会被“黑漆漆的棺材”影响,结果文思枯竭,名落孙山。第二个秀才总想着他今天要鸿运当头了,于是心里十分兴奋,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一举高中。这故事告诉我们不管什么时候积极的心态非常重要。
法宝之二:明确目标
在一望无际的非洲拉马河畔,一只非洲豹向一群羚羊扑去,羚羊拼命地四散奔逃。非洲豹的眼睛盯着一只未成年的羚羊,穷追不舍。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挨得很近的惊恐观望的羚羊。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挣扎着倒在了血泊中。
学生B:我们一定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一直前行,终究会赢得成功。
法宝之三:分割目标
美国一位名叫罗伯·舒乐的博士,在自己身无分文的情况下,却立志要在加州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这座教堂的预算造价为700万美元。舒乐博士首先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奇特计划:寻找1笔7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笔10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14笔50万美元的捐款……寻找700笔1万美元的捐款。就这样,他1万美元1万美元地募捐,一点一滴地筹集,历时12年,一座最终造价2 000万美元,可容纳1万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了。
学生C:一些大目标看似难以实现,但是把它分割成无数个小目标,实现起来就不再是什么难事了。
法宝之最:坚持不懈
开学第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每个人把胳膊尽量都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有什么做不到的?一个月后,90%的学生坚持下来了;两个月后,80%的学生坚持下来了;一年后,只剩一位同学坚持下来了。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学生D:坚持不懈就是成功的法宝!
在班会课即将结束之时,我送学生们一段话: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做不到,但铆足一股劲做好一件事能做到;一下成为天才做不到,但每天进步一点点能做到。
班会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歌声中结束。
责任编辑:刘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