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立学”践行“真学”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jlzp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壶口瀑布》教学设计为例,探讨“立学课堂”理念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操作方略:设计“慧学”方案,自主先学;设计“适学”课堂,学导相融;搭建“共学”平台,互慧共生。
  【关键词】立学课堂;学习行为;课例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其他文献
【摘 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春耕秋收”实践活动创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连接的形式,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促进了学生探究、组织、交往、合作、信息处理等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实践活动;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5-0045-03  【作者简介】陶健美,浙江省武义县泉溪镇中心
“人生的目的是什么?”“磨炼自己的灵魂。”“带着比出生时略为美好,略为高贵的灵魂死去,这就是人生的目的。”……翻开《坚守底线》,与享誉世界的学习会“盛和塾”创办人稻盛和夫近距离接触,在那里,有散溢成功的沁香,更有跋涉坎坷的辛酸苦辣……林立在深深浅浅的文字间,散溢独有的教育魅力。  一、正气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气”是能量;“正气”是“正能量”。稻盛认为,在充满矛盾变化的现代社会,
【摘 要】在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存在着“关键事件”。“关键事件”为转变“问题学生”带来了难得的契机。基于“非连续性教育”的微关怀就是指教师在“危机”性质的“问题学生”教育“关键事件”中,通过唤醒、激励、告诫和召唤等方式触动学生的内心,从而改变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  【关键词】非连续性教育;微关怀;关键事件;“问题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
【关键词】儒家文化经典;任务;体学并举;专题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3-0064-02  【作者简介】李方顺,江苏省宿迁市马陵中学(江苏宿迁,223800)教师发展中心主任,高级教师,宿迁市学科带头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年版课标”)提出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
主持人语  “班主任核心素养”,单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班主任之所以成为一名班主任,并使自己获得专业发展的必备素养”。那么,哪些素养是班主任必备的、有利于其专业发展的核心素养呢?  李亚娟博士在文章中指出,因为班主任个体的差异性,工作对象的差异性,所处教育生态的差异性,班主任工作中所需要的核心素养,以及在实践中展现出的核心素养也存在差异。所以,李亚娟博士认为教养是班主任教师和学生共同的核心素养;钱淑
由《江苏教育》编辑部和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共同组织的品牌活动——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今年已是第13届。“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指导思想,积极提倡教师创新教学理念,以生为本,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发挥自身优势,形成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最大特点是“有主题”。围绕展评主题,《江苏教育》中学
【摘 要】结合试卷讲评课的现状和多年来的思考、实践,以一节试卷讲评课为例,论述基于网络技术的测试分析进行试卷讲评,以期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优化学生的学习。  【关键词】网络技术;测试分析;自主学习;教学实践;试卷讲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03-0070-02  【作者简介】高敏,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江苏常州,213161
呼宝珍,河南省扶沟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師,高级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首届最具影响力十佳班主任。在《人民教育》《江苏教育》《北京教育》《新班主任》《中国教师报》等报刊发表教育教学类文章70多篇,在全国各地开设班主任工作讲座400多场。  教育,是用生命润泽生命,以智慧启迪智慧。班主任应放低自我,以“一个人”的真诚和爱心陪伴“一群人”的成长。  ——呼宝珍 
【关键词】学科本质;认识物质;乙醇;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54-0115-04  【作者简介】项佳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學(南京,210003)教师。  一、设计背景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并未将“有机化学”单独列为一个主题,而是将其融合在“主题3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之中,只要求学生了解甲烷、乙烯、苯等的
一、征文主题   坚持立德树人,深化课程改革,推进适合的教育,提高办学和育人品质。   二、参赛对象   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和特殊教育工作者(教师、管理工作者、教科研人员),年龄不限。   三、奖项设置   1.本次征文竞赛设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   2.本次征文竞赛另设先进集体奖、年度新人奖、杰出水手奖、优秀团队奖和感动人物獎等奖项。   四、稿件要求   1.角度自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