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

来源 :中学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os_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主观幸福感是指教师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以及情绪体验,是衡量教师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国内近十年研究为基础,对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工具与方法、现状研究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同时也对以后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定的展望。
  【关键词】教师 主观幸福感 心理健康
  教师主观幸福感是衡量教师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影响到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整个心理健康水平。关注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可以缓解教师在工作中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从而促进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工具与方法
  综合国内近十年的关于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发现,目前主要存在质性研究、实证研究与干预研究三个方面,而在研究中使用的工具主要有问卷、量表、访谈记录、观察记录等,与研究工具相匹配的研究方法则包括问卷调查法、自陈量表法、访谈法、观察法等。
  二、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现状研究
  目前关于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已越来越多,目前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大致在中等及中等以上水平。谢鞅(2006),陈美荣等(2011)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在中等水平。杨宏飞(2002)在教师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概念测评中表明小学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呈右偏态分布趋势。
  三、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的影响因素
  1.人口统计学变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地区与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集中认为农村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普遍高于城市教师主观幸福感水平,如郭英,谢鞅(2007)研究结果表明城乡初中教师的主观幸福痔有着显著盖异,农村教师比城镇教师有着更强的主观幸福感。
  教龄与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据已有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教龄对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大,如郭英(2010)的研究表明教龄因素对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大;第二种则是教龄越大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越低,如毛晋平(2012)研究发现教龄越长其主观幸福感水平较低。
  2.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良好的社会支持是教师健康发张的坚强后盾。姚桂招(2012)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田荷梅,秦启文(2007)研究得出中学教师的主观支持、支持的利用度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与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以及幸福感指数都呈正相关。
  3.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人格对教师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陈美容(2007)研究表明人格特征维度中的精神质、情绪性与教师教学效能感均呈负相关,外倾性与教师教学效能感呈正相关。李加强(2009)研究得出重庆高校青年教师的EPQ人格特征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
  4.心理健康水平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对教师的主观幸福感造成一定的影响。杨宏飞(2002)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是影响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因素之一。郑红渠等(2011)研究发现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及主观幸福感现状不容乐观,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强弱。
  5.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应对方式是压力和健康的中介机制。张长英(2010)探讨发现成熟型应对方式有助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提升和心理健康的维护,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则相反。邱秀芳(2010)研究也表明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助于教师主观幸福感和良好心理健康的展。
  四、研究不足与展望
  1.加强教师主观幸福感测量工具的本土化研究。中国大量的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工具及理论基础都是引自于国外。调查工具几乎都是直接引用Diener等人1985年编制的整体主观幸福感量表(SWB),而SWB量表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于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测量。
  2.加强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追踪性研究。已有研究大部分集中于横向研究,而追踪性研究则相对较少。为深刻全面的了解而教师主观幸福感的发现现状、存在问题、演变历程,综合运用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的方法是好的选择。
  3.加强对提高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策略性研究。大量关于教师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影响因素及相关性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以后做出提高教师主观幸福感措施提供理论支持与事实依据。但就已有的研究来看,对于如何提高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探讨还相对比较的少。
  参考文献:
  [1]陈美容.中小学教师的人格特征、教学效能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2]陈美荣,曾晓青.农村中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11.
  [3]郭英,谢鞅.不同教龄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
  [4]郭英,谢鞅.城乡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
  [5]李加强.重庆高校青年教师应对方式、EPQ人格特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J].西南大学.2009.
  [6]毛晋平,文芳.长沙地区四所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调查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2.
其他文献
在思想政治学科的考试中,主观题因其能比较全面,准确地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以及综合运用能力而一直长期使用,并且占有相当大的分值(52分)。但往往有些考生在这方面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有:照抄照搬书本知识,没有联系背景材料;审题不明确,答题不到位;无法联系教材,进行知识迁移;组织答案不规范,缺乏条理性等等。事实上,要答好这类题型,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寻找它的解题方法。  
期刊
笔者从事高专韩国语教学数十年,近日应外语系统一要求,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充分了解各类学生的特点,在小学开设了一堂以四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的韩国语“下水课”。对于从来没有接触过小学生的专业教师来说,第一次给小学生上课让人心里难免紧张。在教学时会遇到什么样的学生、班级整体学习氛围是活跃还是内敛、怎样把握整个课堂教学环节、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韩语,怎样让他们既能主动参与,又能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学到
期刊
【摘要】职教学生情况特殊,教师要因学制宜,因势利导,采取适当的方法,从多方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职高三年学到有用的、实用的数学知识,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职高数学老师教学的成果。  【关键词】职高数学 学习兴趣 学习效率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各个领域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和发展,对技工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职业教育正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所以国家对职业高中教育重程度越
期刊
【摘要】针对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认真讲解、学生专心听讲,下次碰到同类题、或稍做变化,学生中出现“想不到怎么做或者犯同样错误”这一纠结现象,结合近几年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说”题意、“说”思路 、“说”困惑、“说”变式、“说”反思等方面开展“说”的活动,“让学生先说,以学生的思维引导课堂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数学教学的科学化。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需求的变化,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多,职业技术型学校面临机遇与挑战的双重考验。相对于普通高中生而言,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为扭转职业学校学生的消极心理状态,帮助学生设定合理的奋斗目标,不断强化学生取得成就的正向激励,构筑和谐的班级环境,努力为学生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生活氛围,从而使他们走上正常的学习生活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这些职教教师,在困难面前
期刊
【摘要】化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主渠道。化学课堂教学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向学生介绍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等各方面的联系,让学生了解化学就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化学教学应该根据学科特点,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实验教学优势,注重创新教育,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面向全体 创造力 化学课堂  在化学
期刊
【摘要】传统式数学教学的讲授与听课效果并不明显,数学知识本身是枯燥的数字和图形组合,只是从表层的兴趣教学引导和处理是不够的,如何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从数学到科学世界的认同才是根本。而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分组研究时对培养科学思维有着积极作用的。  【关键词】科学思维 数学 分组 研究  科学思维,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是真理在认
期刊
【摘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发展个性的土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创建一种愉悦、宽松、平等、合作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激活 英语课堂积极 和谐 课堂氛围  教育部新颁布的《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要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激活英语课堂气氛,
期刊
【摘要】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早已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近几年来,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关注。在圣洁的校园里,教师体罚和虐待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缺乏职业道德之外,绝大多数体罚是因为教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心理问题所带来的。  【关键词】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心理不健康的教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更新观念,改革教法,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创新精神 个性发展 健全人格  通读语文新课标,站在历史与时代的制高点俯瞰新时期的语文教学,使人感到语文教师责任重大,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重任。新课标重点提出了“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等观点,这对指导当前乃至将来的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