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建议及方法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37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七条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是语文课程中及其重要的学习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品德修养、语言素养、知识水平、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的提升。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关于语文阅读教学的建议和方法,希望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帮助。
  一、培养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阅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减轻疲劳感,产生源源不断的阅读动力,就会始终保持着对知识主动学习的姿态,尤其是对于一些阅读能力和水平稍差的学生,兴趣更是他们学习语文的最好的老师。教师的阅读教学就应立足在这个层面上,先从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入手,培养学生参与阅读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識,使他们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
  二、要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初中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备课的同时更要备学生。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计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主动获取语文知识,不断培养学生们在语文学科上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处于“导”的配角地位,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
  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1.教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材料。高效率的阅读教学,得力于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恰当的阅读材料。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科幻读物、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或人物传记等,并让学生阅读部分经典的传统著作。在学生阅读书籍的源头把好关,学生慢慢就会养成阅读中“雅俗共赏”,真正“博览群书”的习惯。
  2.教学生学会用圈点批注的方法。阅读时边思考边动笔,可以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注重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和作批注的习惯。“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再次教学生学会朗读、精读、略读、默读、浏览等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以及阅读的目的,应该选择相应的阅读方法。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能够大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也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四、养成阅读习惯阅读教学
  要提高效率,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关键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最重要的是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学校、家庭应注意营造阅读氛围,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建议他们找时间读书,每天抽出一小段时间来读书,哪怕就读那么几页,坚持下来就是一本了,也可做做读书笔记,还要养成到图书馆借书看的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升,可以帮助学生从接受性阅读开始走向创造性阅读。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方式方法很多,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随时贯穿学生能力培养的方方面面,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是该学科授课的重要模式,在该授课环节中,教师应当还原学生的主体性,采用科学性路径增加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兴趣度,在授课中,教师应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度,通过该方法增加对学生状况的掌控度,并根据相关状况对授课路径进行调整,从而使小学语文授课有效性增加。在小学语文授课中,教师应当增加授课中师生互动的着重度,从而使授课互动得以落实。在本文中,笔者对提升师生互动率的科学性方法进行介绍
期刊
我的妈妈十分多变,她在不同的时间都有不同的表现,这是为什么呢?  1.寒假里。  就说上一个寒假,妈妈很少逼我去学习或写作业,反而老是让我去运动。我十分疑惑,感觉妈妈像变了个人似的。有一天,我问媽妈:“你不是经常让我去学习,这个寒假为什么不催促我了呢?”妈妈却胸有成竹地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总不能逼你一辈子吧。”我恍然大悟:原来妈妈是想锻炼我自主学习的能力啊,是想让我养成自觉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好的、高效的课堂导入也对一堂英语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堂英语课若有良好高效的导入便能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乐于去学,享受整个课堂过程,也能减少学生语言学习的枯燥,并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十分有利。通过实践调查,较为高效且适合小学英语课堂的导入方式如下:  一、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又叫“fr
期刊
一、说教材  《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诗不长,仅三节。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轻柔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
期刊
小学语文的教育意义,不单单是学生领悟到教师的语文文化知识,更多的是要利用语文这门课程,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积极鼓励学生投身于语文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习兴趣,使得小学语文的课堂学习气氛更加浓烈。小学语文在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奠定了基础性的作用。
期刊
人与人的情感沟通,需要语言的交流。一年级学生刚刚跨进学校,由于受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而且有些孩子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语言造成了障碍。因此,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以激发学生的说话情趣,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学会说话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刚入学的孩子,由于胆怯,自卑,怕生等情绪的影响,往往在课上不能表达清楚自
期刊
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最终营造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  一、有创新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了想象力对他的发明创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看来,为人师者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应当
期刊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想要做到有效的师生互动,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1.更新师生理念,更换互动意识  长期
期刊
自主学习过程是主动、自愿的,它是一种内在建构的过程,是源自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的学习,或是基于内心需求的学习。它不完全是依赖教师的教,而是学生自我阅读、思考和探究来进行的。这种学习过程是学生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任何高明的老师也不能越俎代庖,代办学生的探究体验,代替学生的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自悟自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在质疑中自
期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有客观的认识自己,才能有进步的空间。在教学中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只有经过不断的反思。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我在这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总结了几点反思的经验,我也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  一、反思课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及时反思课堂中的不足,能促使我们的备课更加仔细、周全。  1.对导语进行反思。有时候上课前设计几种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