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说课案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65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说教材
  《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诗不长,仅三节。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轻柔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1.把握感情基调,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词句含义。2.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语言。3.感悟秋天,热爱秋天,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诗歌描绘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对秋天的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教学感悟詩句的含义,领悟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三、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讲授法,激趣法、诵读法、联想想象法。
  学法:朗读法,美图欣赏法,画面联想法。
  四、说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是按“引秋——诵秋——品秋——绘秋——唱秋”进行教学的。其中我把教学重点突出在“诵秋”环节;在“品秋”环节中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引秋)
  采用音乐、图片、解说词相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把学生带进一个诗情画意的秋天!由此引入课题《秋天》。
  设计意图:轻松愉悦的心情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诵秋)
  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并正音。
  2.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课文。
  3.同学们齐读后方法点拨
  4.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读,梦见了什么
  5.同学们看读,欣赏画面,模仿朗诵
  设计意图:使学生入景、入情的感知课文内容,同时也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品读课文,整体把握——(品秋)
  1.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试一试,给每一幅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2.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引导为辅,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
  (四)画图描绘,研读赏析——(绘秋)
  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或画笔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
  设计意图:这是对本课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描绘的图景,了解到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程度,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使学生感悟到诗的意境美,以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
  (五)秋天在哪里——(唱秋)
  1.歌曲欣赏《春天在哪里》
  2.我来填词《秋天在哪里》
  3.唱响秋天《秋天在哪里》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学生不仅要寻找有代表性的秋词,还要注意演唱时上口,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六)教师寄语
  设计意图:倡导学生养成一种关注自然、体验自然和发现自然美的习惯,也可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思想观念。
  (七)作业布置
  设置了四个作业,作业布置灵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第一个是必选,2-4题任选一个写在你们的作文本上。
  设计意图:学生在试背过程中,脑海中要浮现那些优美的秋景图进行背诵,这是一种理解记忆的方法。 在写秋时,要抓住秋的特点进行描绘,尽可能丰富语言,才能勾勒出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天,这也是对教学知识的巩固和重难点的突破训练。
  五、亮点展示
  1.引秋部分,展示一组满带秋色的图片,播放《秋日私语》背景音乐,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走进秋的世界。
  2.诵秋部分,播放音频和视频,让学生不仅把握朗读节奏,还能引导学生联想,想象秋的美丽风韵。
  3.寻秋部分,从歌曲《春天在哪里》入手,再改写歌词,把绘秋和诵秋相结合,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有语文素养、有语文能力的人才,而在短短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当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获取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呢?答案是不能局限于课内,更多的还是应该在课外。在课外,学生可以进行自由、自主的阅读和写作实践。因此,语文教育是不能限定在语文课本里,而是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下面就如何具体指导学生写课外阅读笔记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赏读。 
期刊
老师站在讲桌边,手中拿着一个红彤彤的大苹果。  这样的情景,我们真是头一回遇到。看到那个苹果,同学们不禁议论纷纷。老师是个非常讲究的人,从来没有在课堂上吃过水果之类的。不过今天这水果倒也确实诱人,那颜色,真是美得让我惊叹,通体粉红,越往顶处,越是红得漂亮。一个如此漂亮的苹果,这对于已经上了四节课,肚子早已咕咕叫的我们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诱惑。不曾想到,一个苹果会是那么诱人,大家议论纷纷,不知老师用意
期刊
我是一只流浪犬,有一天,捕狗人趁我尿得欢,一网把我抓去,把我带入了一个黑漆漆的地方。不得已我吹出了特殊的哨声,果然外面一会儿就有狗叫,我趁乱逃了出去。  刚逃出不久,有一辆车从我左侧驶来,“呯”一声闷响,我就没有了知觉。“呜……”我缓缓睁开眼,却发现自己不在马路上,而是在一个五彩的房间中。小金毛?醒了啊?”在我面前出现一张苍老的脸,嘴上泛着微笑,对我说:“我看见你倒在血泊之中,奄奄一息,幸好俺懂一
期刊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以及主
期刊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媒体,正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人的思想,对人们思想政治意识、价值尺度、道德观念的形成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影响。新媒体作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新媒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点  1.时效性强。  新媒体接受和发布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信息迅速,可以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传
期刊
时至初秋,风儿吹过高原上五彩斑斓的旌旗如雾如云,细碎的阳光透过浓厚的层云映耀了大地。幽紫的马兰花搖曳娉婷,绯红氤氲的霞光漫布天际,万物无不绽放着勃勃生机。  在那纷纷扬扬的枯叶飘落大地之际,尘土下掩埋的是来年春天的种子,在不断汲取营养之后肆意成长,只待蜕变成春回大地之时的繁花似锦。世间人事,无不要历经艰难困苦,方能在这风清月朗的一方间安然伫立。  即使岁月催人老,人们总是被琐事缠绕。我们也依旧要用
期刊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初期到今天“一带一路”的伟大设想,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用勇气和智慧书写了一个个史诗般的辉煌篇章,铭刻下一段段彪炳千古的不朽传奇。  改革开放40年,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17岁的我虽未经历过这完整的改革年代,但我仍从长辈们的只言片语中勾勒出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一个大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是该学科授课的重要模式,在该授课环节中,教师应当还原学生的主体性,采用科学性路径增加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兴趣度,在授课中,教师应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度,通过该方法增加对学生状况的掌控度,并根据相关状况对授课路径进行调整,从而使小学语文授课有效性增加。在小学语文授课中,教师应当增加授课中师生互动的着重度,从而使授课互动得以落实。在本文中,笔者对提升师生互动率的科学性方法进行介绍
期刊
我的妈妈十分多变,她在不同的时间都有不同的表现,这是为什么呢?  1.寒假里。  就说上一个寒假,妈妈很少逼我去学习或写作业,反而老是让我去运动。我十分疑惑,感觉妈妈像变了个人似的。有一天,我问媽妈:“你不是经常让我去学习,这个寒假为什么不催促我了呢?”妈妈却胸有成竹地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总不能逼你一辈子吧。”我恍然大悟:原来妈妈是想锻炼我自主学习的能力啊,是想让我养成自觉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好的、高效的课堂导入也对一堂英语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堂英语课若有良好高效的导入便能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乐于去学,享受整个课堂过程,也能减少学生语言学习的枯燥,并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十分有利。通过实践调查,较为高效且适合小学英语课堂的导入方式如下:  一、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又叫“f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