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中成长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有客观的认识自己,才能有进步的空间。在教学中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只有经过不断的反思。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我在这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总结了几点反思的经验,我也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
  一、反思课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及时反思课堂中的不足,能促使我们的备课更加仔细、周全。
  1.对导语进行反思。有时候上课前设计几种导语,上完课后,反思哪种导语更适合我们的学生。例如讲《祝福》是我设计了两个导语。其一是用陆洋的《我读鲁迅》中的个别片段“这里有许多我们今天依然存在的国民劣根性,有许多我们今天依旧需要的生命的品质,更有许多对当前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性温厚、心灵慰藉很重要的启示。‘永远新的旧故事’,值得我们反复阅读,深入思考。” 其一是用汪峰的《怒放的生命》导入。我在课上做了对比,虽然歌曲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对于本文来说还是第一种导入更能让学生进入情境。陆洋的文章本身就揭示了国民劣根性,学生自然也想读一读什么样的国民劣根性能让人民如此冷漠,也想思考一下造成这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自然的学生读了进去,学生思考了进去,学生也
  2.过程环节更需反思。在我第一次講解《祝福》时我按部就班的按照小说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慷慨激昂的讲解,以为这样就是讲课了。可是课上下来却有些失落,本来是一篇有趣且伤感的小说,让我讲的学生“波澜不惊”,失败之余开始反思,怎么能让我的课堂吸引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时电视热播的《野百合也有春天》,那像祥林嫂这样的人是否也有春天呢?于是我给这节课设计了一个主题“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样可以把祥林嫂的人生经历联系起来,同时分析她的肖像描写,还可以把怎样造成她没有春天的根源道出,浑然天成。在后来的教学中,屡试不爽。这一次反思的成功,这的让我欣喜,我也更加坚定了教学真的需要反思。在教学《寒风吹彻》时,自己读了几遍真的是有些晦涩,讲解的时候也只是把晦涩的东西给同学们理清了,可是对于文本真的没有更深的理解。通过反思,我运用的问题链的形式,把晦涩的文本解读的简单清晰,学生真正地理解了寒风——自然的严寒、生活的贫寒、心境的凄寒、生命的冬寒。
  3.对板书的反思。板书是一堂课内容最精炼的体现,有时我们的板书太啰唆,学生难以识记。
  二、反思学生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学生,所以每堂课后我都要反思学生的情况。
  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达到几何?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是否简洁准确?学生思路是否打开?有无创新性的思考与质疑?这些都是我需要反思的内容。通过这些反思可以知道学生“惑”在哪里,才能有针对性的解惑。
  三、反思自己
  冯艳玲老师《教学反思的作用和方法》中认为:应该反思自己的态度。老师真诚的表扬和夸奖是打开学生心锁的钥匙,让学生们能快乐的学习。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一直以耐心细心爱心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一有空就围着我说话谈心。多沟通是我和学生关心融洽的主要原因。很多学生常常把一些心里话说给我听,或通过周记的方式写给我看。记得有人说过最好的朋友是那个最擅长聆听你说话的人,我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私底下他们不叫我老师,而是亲切地喊我“梅姐”。
  记得我带的一年毕业班的学生XX在偷偷塞给我的纸条上写着:“梅姐,是你的微笑与鼓励装点了我的青春,你的微笑给了我鼓舞和力量,你的微笑让我在高三里没有了疲惫,我在努力地成为你的骄傲。”我那时才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在这之后更加注重我在课堂中的态度,在反思中我不断地成长,我相信我能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梅姐”。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的这几年,自己是在反思中成长起来的。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很可能成为名师。”通过反思真正弄明白不足的地方,进而更新和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形成自己对教学的独到见解。所以,反思是我进步的阶梯。
其他文献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初期到今天“一带一路”的伟大设想,中国人民凭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凭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用勇气和智慧书写了一个个史诗般的辉煌篇章,铭刻下一段段彪炳千古的不朽传奇。  改革开放40年,创造了世人瞩目的“中国奇迹”。17岁的我虽未经历过这完整的改革年代,但我仍从长辈们的只言片语中勾勒出改革开放前中国的一个大
期刊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互动是该学科授课的重要模式,在该授课环节中,教师应当还原学生的主体性,采用科学性路径增加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兴趣度,在授课中,教师应当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度,通过该方法增加对学生状况的掌控度,并根据相关状况对授课路径进行调整,从而使小学语文授课有效性增加。在小学语文授课中,教师应当增加授课中师生互动的着重度,从而使授课互动得以落实。在本文中,笔者对提升师生互动率的科学性方法进行介绍
期刊
我的妈妈十分多变,她在不同的时间都有不同的表现,这是为什么呢?  1.寒假里。  就说上一个寒假,妈妈很少逼我去学习或写作业,反而老是让我去运动。我十分疑惑,感觉妈妈像变了个人似的。有一天,我问媽妈:“你不是经常让我去学习,这个寒假为什么不催促我了呢?”妈妈却胸有成竹地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总不能逼你一辈子吧。”我恍然大悟:原来妈妈是想锻炼我自主学习的能力啊,是想让我养成自觉
期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一个好的、高效的课堂导入也对一堂英语课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堂英语课若有良好高效的导入便能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英语,乐于去学,享受整个课堂过程,也能减少学生语言学习的枯燥,并且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的形成十分有利。通过实践调查,较为高效且适合小学英语课堂的导入方式如下:  一、问题导入法  问题导入法又叫“fr
期刊
一、说教材  《秋天》是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20岁时所作。诗不长,仅三节。很精粹,但容量大,而且画面感很强。以“秋天”为“经线”,以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诸般景致为“纬线”,为我们编织了三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它们具有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清静、清远、清甜、轻柔的特点;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本诗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
期刊
小学语文的教育意义,不单单是学生领悟到教师的语文文化知识,更多的是要利用语文这门课程,有效的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积极鼓励学生投身于语文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中,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学习兴趣,使得小学语文的课堂学习气氛更加浓烈。小学语文在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奠定了基础性的作用。
期刊
人与人的情感沟通,需要语言的交流。一年级学生刚刚跨进学校,由于受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而且有些孩子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语言造成了障碍。因此,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以激发学生的说话情趣,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信心,让学生学会说话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刚入学的孩子,由于胆怯,自卑,怕生等情绪的影响,往往在课上不能表达清楚自
期刊
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一堂优秀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最终营造出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语文课堂。  一、有创新  爱因斯坦说:“没有想象力的灵魂,就像没有望远镜的天文台。”爱因斯坦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了想象力对他的发明创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看来,为人师者没有理由将文本看死,应当
期刊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想要做到有效的师生互动,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1.更新师生理念,更换互动意识  长期
期刊
自主学习过程是主动、自愿的,它是一种内在建构的过程,是源自学生的兴趣和情感的学习,或是基于内心需求的学习。它不完全是依赖教师的教,而是学生自我阅读、思考和探究来进行的。这种学习过程是学生的思维过程,也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必须靠学生自己来完成,任何高明的老师也不能越俎代庖,代办学生的探究体验,代替学生的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读感悟、自悟自得,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在质疑中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