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歌剧巡礼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l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表现主义音乐出现于20世纪初,随之兴起的十二音序列,不协和音乐的运用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勋伯格作为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歌剧作品《摩西与亚纶》的创作中所蕴含的意义和音乐表现形式还有无调性风格是20世纪歌剧中值得关注的,打破传统的束缚,为作曲家们提供了新思路,也为20世纪音乐做出不可忽视的贡献。
  【关键词】勋伯格;表现主义音乐;《摩西与亚纶》
  谈到歌剧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擅用长线条表现音乐普契尼,可能是充斥戏剧性色彩风格的威尔第。维也纳时期的歌剧是通过悦耳动听的旋律片段深的人心。在传统音乐审美与创作思维定势的环境下,20世纪的表现主义音乐的出现是标新立异的一种音乐风格,受众群体对这种风格接纳程度甚低。在表现主义音乐出现前人们的欣赏习惯与审美要求是以“美”为衡量标准日渐提高,20世纪后的音乐背道而驰,对音乐的审美要求由主动接受变为被动接受,作曲家基本在强行灌输给听众自己的创作想法,使得听众站在作曲家的主观视角下欣赏艺术,但在现实上是是不可被理解的。首先,能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养,这样就加大了欣赏难度。
  表现主义音乐与“印象主义”音乐的发展过程是一样的,“表现主义”这一词最先来源于画画。在绘画上秉承“不重视可见的,而是创造可见的”这一理念,绘画是为了抒发个人内心情感的手段,所以印象派绘画、表现主义音乐都是将重心放在人物主观内心感受上,戏剧性,不稳定性,支离破碎的旋律,常用怪诞的音组表示特殊的音响效果,不协和音程还有在探索中的“十二音体系”给音乐呈现一种不安、紧张、诡异的心理反射。我们大多数人都不能很顺畅的欣赏表现主义音乐,没有可记忆性的旋律支撑,对普通人来说接受起来像是一种折磨。这样风格的音乐在历史长河中,持久了二三十年。
  勋伯格有歌剧作品《摩西与亚纶》、《日复一日》,追求类似像转瞬即逝带来的感觉,歌剧选段有些很长,有些则只有几十秒,通过这样的音乐形式给人没有安全感的内心波动,不确定性和支离破碎的旋律感,20世纪表现主义歌剧作品还有贝尔格的《璐璐》、《沃采克》。
  勋伯格真正意义上的表现主义歌剧是《摩西与亚纶》,由于整部歌剧未完成,勋伯格一度以为再生前这部歌剧没有上演的可能,在他完成歌剧前两幕,自己出演了这部歌剧的片段。这部歌剧的真正意义可能只有精通十二音序列的作曲家才能读懂,勋伯格的音乐不被古典风格约束,仅是满足专业性强的小圈子能力范围内探究。歌剧内容来自《圣经·旧约》,内容描述了摩西是最注重内心感受的,而亚纶则是沉迷于物质基础。两人在接受戒律约束时,亚纶让群众脱下身上的所有值钱饰品熔铸成金牛让大家膜拜,而摩西看到这一切非常愤怒,熔毁了金牛让群众与上帝进行精神忏悔。故事带来的启示很是具有哲学思辨意义,但在歌剧表现中缺乏愉悦感而且过于严肃和枯燥。瓦格纳时期歌剧的冲刷使得人们不在完全沉迷于歌剧风格中的爱情体裁带来的娱乐性,而是对于精神世界的思考以及理性方面的深思。在某种意义上,瓦格纳歌剧把大众从沉迷于爱情题材的故事情节中拉出来。大都数人认为勋伯格的这部歌剧是对于自身精神世界的表达,用《摩西与亚纶》表达出个人想法,拥有才华的尖端人才被忽视,而得到重视的往往是一些平凡且伪善的说教者。
  20世纪表现音乐的代表人物是勋伯格与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的创作手法是追随瓦格纳风格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歌剧,勋伯格对于传统技法十分排斥,但对于领袖地位还是比较追求的,而斯特拉文斯基是古典主义的裂变。勋伯格的道路十分坎坷,但这并不影响他坚持下去。
  音乐的本意是情感的交叉得到共鸣还是通过一种普遍的音乐交流方式来进行沟通,这就是在20世纪表现主义音乐作曲家所遇到的最瓶颈的问题。歌剧《摩西与亚纶》不管是不是大众能接受的音乐形式,深入了解这部歌剧的创作意义还是必不可缺的。通过勋伯格在文本、布景、音乐主题、调式调性的探索上,利用不同于以往的表现方式超脱了传统音乐的技法,在歌剧作品中不放过小细节,勋伯格这部作品最音乐怪诞的诠释无人能真正切身体会,只为让我们通过夸张的手法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复杂矛盾情感。这部作品冲击了人物内心的感受,耳目一新的创作手法使得这部具有表现主义风格的歌剧作品在音乐发展道路上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从20世纪表现主义音乐形式的歌剧中,體会到这部极端主义的歌剧中人对于艺术的执着,人对艺术的创造力是随着时代进步而进步的,艺术理论的概念也是可以随着主观体系更改,艺术也没有统一的概念,独立存在,就是由于个体独立性的存在更的音乐艺术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 1 ] <美>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里斯卡.西方音乐史 [ M ]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 ( 1 ) :766.
  [ 2 ] 钟子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 [ M ]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6 ( 1 ) :91
  指导教师:李丛慧
其他文献
【摘要】一个地区造就一种文化,成就一种地域美术语境。云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胜地,西双版纳作为云南的典型“花鸟园林”,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催生了其独有的艺术生态,使得云南花鸟画创作远近闻名。云南的花鸟作品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征,有着其余地区所不具备的意境和美感。本文就云南地域美术语境下对云南花鸟画创作进行研究探索,寻求云南花鸟画创作的特色和格调。  【关键词】地域美术语境;云南花鸟画;创作 
期刊
【摘要】现如今,书法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其中还掺杂很多无法回避的现代化问题,值得相关专业研究人员深思。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当代书法现代性创变的必要性以及创变背景进行总结,并从当代书法现代性创变中的早期试验、“艺术书法”和“文化书法”的出现、形式与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统一三方面,论述了当代书法现代性创变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形式与意义;当代书法;现代性创变  前言:  现代性在当今文化界以及思
期刊
【摘要】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20世纪重要的音乐形式之一,是中西方音乐文化碰撞出的艺术瑰宝,在当今的实践和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简单概述,来分析《钗头凤》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艺术探析  1、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简单概述  中国艺术歌曲深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在上世纪20到40年代,是我国音乐艺术发展最快速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艺术歌
期刊
【摘要】《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理论巨著,一出世即引起巨大反响,直至现在依然为各位学者所推崇和喜爱,而其中一篇《隐秀》因其中间所缺部分而更加引人注目,关于补文真伪辩论者络绎不绝。《隐秀》自“而澜表方圆”后至“朔风动秋草”之“朔”字共1页400字原阙,因此对于补文的真伪讨论异常激烈。本文将通过版本流传,用词不类,以及称谓,上下句的对应方面来考辩补文的真伪。  【关键词】文心雕龙;隐秀;补文;版本流传 
期刊
【摘要】色彩作为影片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影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影片中,色彩运用以及其象征意义也有所不同。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和《两个人的芭蕾》都对色彩进行了充分的运用。本文将对两部影片在色彩运用和象征意义上的异同进行分析。  【关键词】色彩;象征意义;异同  一、《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色彩和象征意义  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和《两个人的芭蕾》都对色彩进行了充分的运用。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
期刊
【摘要】中国画目前在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两种方式,首先是中西结合发展,使国画有了西方写实与中方的传统特色的特点;其次是主张在传统之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上这两种方式都使得我国现代中国化得到发展,影响了新世界中国画的创作方向。  【关键词】中国画;国画改良;中西融合;传统与创新  艺术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语言的拓展和重构。艺术生命的魅力也在于此。西方艺术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的演变,再到今天各种流
期刊
【摘要】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党的执政根基和人心向背,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政治问题,但是目前基层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围绕国有企业的中心任务,针对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履行好监督责任,减少和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是当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企业基层;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及对策  中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
期刊
【摘要】“壁饰”是墙壁与装饰的结合,即采用各种工艺手段制作完成的,能够与墙面融为一体的墙上艺术品。现代壁饰以其呈现强烈的视觉形式美、材料肌理美、色彩艺术美、环境和谐美而备受人们的青睐。本文通过论述现代壁饰的美感,我认为现代壁饰在某种程度上对建筑环境起到了缓冲作用,增强了环境的美感。  【关键词】壁饰;装饰;美感  壁饰是一种涉及多类学科的系统设计的综合艺术,大多采用雕刻、编织、锻造等多种形式和工艺
期刊
【摘要】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一生中创造了许多经典音乐作品,而在研究莫扎特音乐作品风格或演唱技巧前,对于莫扎特生平的了解是不可缺少的,早期与大主教、父亲、爱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他的创作风格、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就莫扎特一生的经历进行概述。  【关键词】莫扎特;音乐创作  一、莫扎特早期(1756年-1773年)  1756年1月27日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教会,利奥波德·莫扎特和
期刊
【摘要】《芳华》的讲述既有对那个时代的怀念,也有对那个时代的批判。刘峰和何小萍的遭遇令我们惋惜,同样他们的青春也值得我们缅怀。音乐在影片中既有民乐团等演奏的画内音乐,也有想要表现人物形象,导演思想的画外音乐。还利用了声画蒙太奇的方式,声音与画面的紧密结合,将影片的叙事,人物塑造等展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表现手法;叙事功能;人物塑造;音乐  影片《芳华》改编自严歌苓同名长篇小说,由冯小刚导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