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影片《芳华》中音乐表现手法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he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芳华》的讲述既有对那个时代的怀念,也有对那个时代的批判。刘峰和何小萍的遭遇令我们惋惜,同样他们的青春也值得我们缅怀。音乐在影片中既有民乐团等演奏的画内音乐,也有想要表现人物形象,导演思想的画外音乐。还利用了声画蒙太奇的方式,声音与画面的紧密结合,将影片的叙事,人物塑造等展现的淋漓尽致。
  【关键词】表现手法;叙事功能;人物塑造;音乐
  影片《芳华》改编自严歌苓同名长篇小说,由冯小刚导演,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部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年轻人的故事,同时在时代变革中主人翁各自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命运。音乐成为了这部影片的重要线索,在叙事功能、人物塑造有着重要影响。
  一、影片中音乐的叙事功能
  《芳华》这部影片的基础色调是昏黄色的,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氛围,突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包括演员的服装、造型都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产物,但这部影片的时代背景不仅仅依靠于画面的色调,人物的造型上,在音乐方面也富有时代性。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音乐,不同时代产生的音乐作品无不深深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影片中有很多音乐,例如《草原女民兵》、《沂蒙颂》、《英雄赞歌》、《驼铃》、《绒花》等。这些歌曲,包括歌舞剧,都在讴歌那个时代下的英雄。而随着文工团一次次的排练,歌曲的演绎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音乐作为叙事功能,开篇段落便通过《草原女民兵》这段音乐,刻画了身着蒙古族服装的女民兵在草原上训练和巡逻的勃勃英姿,而舞蹈则具有蒙古族舞蹈、芭蕾等多重元素相交融的特点,展现了文工团里女兵排练时的英姿飒爽。民乐团的演奏,加上女兵们柔美的动作,美丽的曲线,为初来乍到的何小萍埋下了期待以后生活的伏笔。
  影片中最突出的一种叙事方式便是萧穗子的画外音,她的旁白交代了整个故事发展的脉络,也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她仿佛是一个局外人,但却感同身受。从当初的时代贯穿到现在,她平静而不乏味的讲述了一代人的芳华。对于时间的逝世,人物命运的转变,从她的言语中透漏出诸多无奈与惋惜。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
  当陈灿以砖头录音机放送出邓丽君的《侬情万缕》歌曲时,这群深夜里不曾捅破爱慕薄纸的青春男女,在灯外蒙上一圈红纱布,让整间营房变得具有了浪漫情调。这段画内音乐,利用声画统一的原则,歌曲的演唱与画面的情绪相一致,渲染了一种青涩男女之间的萌发出的暧昧气氛。在那个年代,“文革”的影响下青年男女们的懵懂爱情是被压制的,不可冲破的,而这首《侬情万缕》把这群男女的心都俘获了,平常被遮掩的爱恋情感蠢蠢欲动了,燃烧着甚至想要烧毁所遇的任何障碍,直到激化成不惜一切代价向苦恋情人表白的强烈欲望,导致了陈灿与穗子和小郝,以及刘峰与林丁丁的结局,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音乐对人物塑造的影响
  这部影片中有很多鲜活的人物形象,被诬陷的“活雷锋”刘峰、受人排挤命运多舛的何小萍、打抱不平的萧穗子等,不仅演员的表演有张力,在音乐上也对他们的形象塑造具有深刻的影响。
  《沂蒙颂》这部芭蕾舞剧,融入了山东民间民俗风味和象征现代革命力量的符号化的现代舞意味,又带有现代革命民族芭蕾舞的鲜明特征,在《芳华》中出现多次。有画外音乐版与画内音乐版。当民乐团的演奏与舞蹈队的排练交织在一起,这段场景音乐形成了声画统一。而何小萍在这段芭蕾舞剧中的心境也是起承转折。当男演员朱克以何小萍有汗臭而拒绝为其伴舞时,当年的这种当众拒绝就等于当众羞辱,而刘峰的主动替换以及之后两人的排练托举,这无疑给了孤立无援的何小萍以极大的情感慰藉,像一颗救命稻草一般,令她重新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当时的《沂蒙颂》是通过民乐团演奏的方式呈现的,是画内音乐,加强了画面的真实感。而影片后半段何小萍精神失常时独自跑出剧场在月下独舞的场面,也是出自此舞剧的动作。这段画外音乐出现在了两个画面中,一个是屋内文工团正在慰问演出的场景,一个是何小萍在草坪上独自一人翩翩起舞的景象,用声音转场的方式将两个画面连接。这段交叉时空音乐蒙太奇,体现出刻画人物内心变化的重要功能:代表了何小萍对刘峰的深深感激和深情爱慕的情感触发点,这也成为了她生命的舞台。何小萍完全沉溺在这段舞蹈里,与她之前在文工团的排练形成了反差,充满了强烈的荒诞性和讽刺意味。这段《沂蒙颂》高度概括了何小萍的最内在的心理体验,以及微妙丰富的情感状态,用音乐抒发了她的内心感受。
  当刘峰被下放连队时,何小萍在大门口送他,这时无声源音乐《送别》响起,这是一段场景音乐,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导演用景深镜头描绘了刘峰走后,何小萍矗立目送着刘峰离开的画面,刻画了小萍的依依不舍。而刘峰的头也不回,也表现了对文工团的失望与无奈。导演用这一场戏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人与人之间交往问题,当时的人们都认为“活雷锋”不该有七情六欲,一旦冲破了障礙就会被人们认作“坏人”、“魔鬼”。社会的认知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刘峰这个真正善良的人被下放,他的感情不被理解,就算做了再多的好事,一旦被人们发现有错便一无所有,他从英雄领域一下跌入了尘埃中。他的义无反顾的不回头也体现了他对这个社会的绝望与讽刺。
  越战那一场戏,是一场一气呵成的六分钟的长镜头。这段画外音乐起伏转折,随着枪林弹雨节奏感逐渐加强,但激烈的音乐中还加有一丝丝的悲哀与痛苦。导演利用这段场景音乐刻画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凸显了战争的激烈性以及战士们的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导演运用顺时空音乐蒙太奇,将这段音乐与画面连接。后在救护站加入秒表的声音,既表现了时间的紧迫性,又预示了危险即将来临。刘峰和何小萍的英勇无畏,以及面对牺牲战友的悲痛,都通过音乐渲染出来。
  结语:
  时间将淘尽一切的浮沤和泥沙,但却抚不平人们对于“芳华”的创伤。影片大量的音乐使观众走进那个既让人怀念,又让人惋惜的时代。用音乐表情感,内心的苦痛与苦乐交融在一起,是对于芳华的缅怀。走出时代的禁锢,平静的回忆,也让年轻人从前辈的经历中吸取深刻的历史教训,“芳华”已不再,把握现在。
  作者简介:马瑶函(1996-),女,回族,山东济宁人,本科,工作单位:天津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戏剧影视文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在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生存环境空间,然而城市空间环境的營造也成为人们生活中必然的趋势。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是指的正是在这种城市环境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公共艺术的开放性特质对城市空间环境品质有着一定的影响。壁画艺术以其公共性和开放性成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共艺术的大力发展需要
期刊
【摘要】一个地区造就一种文化,成就一种地域美术语境。云南是我国著名的旅游风景胜地,西双版纳作为云南的典型“花鸟园林”,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催生了其独有的艺术生态,使得云南花鸟画创作远近闻名。云南的花鸟作品具有其独特的地域特征,有着其余地区所不具备的意境和美感。本文就云南地域美术语境下对云南花鸟画创作进行研究探索,寻求云南花鸟画创作的特色和格调。  【关键词】地域美术语境;云南花鸟画;创作 
期刊
【摘要】现如今,书法环境出现了巨大变化,其中还掺杂很多无法回避的现代化问题,值得相关专业研究人员深思。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当代书法现代性创变的必要性以及创变背景进行总结,并从当代书法现代性创变中的早期试验、“艺术书法”和“文化书法”的出现、形式与意义在现实生活中的统一三方面,论述了当代书法现代性创变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形式与意义;当代书法;现代性创变  前言:  现代性在当今文化界以及思
期刊
【摘要】古诗词艺术歌曲是我国20世纪重要的音乐形式之一,是中西方音乐文化碰撞出的艺术瑰宝,在当今的实践和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简单概述,来分析《钗头凤》的艺术特点。  【关键词】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艺术探析  1、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的简单概述  中国艺术歌曲深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影响,在上世纪20到40年代,是我国音乐艺术发展最快速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艺术歌
期刊
【摘要】《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理论巨著,一出世即引起巨大反响,直至现在依然为各位学者所推崇和喜爱,而其中一篇《隐秀》因其中间所缺部分而更加引人注目,关于补文真伪辩论者络绎不绝。《隐秀》自“而澜表方圆”后至“朔风动秋草”之“朔”字共1页400字原阙,因此对于补文的真伪讨论异常激烈。本文将通过版本流传,用词不类,以及称谓,上下句的对应方面来考辩补文的真伪。  【关键词】文心雕龙;隐秀;补文;版本流传 
期刊
【摘要】色彩作为影片的一个重要元素,在影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影片中,色彩运用以及其象征意义也有所不同。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和《两个人的芭蕾》都对色彩进行了充分的运用。本文将对两部影片在色彩运用和象征意义上的异同进行分析。  【关键词】色彩;象征意义;异同  一、《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色彩和象征意义  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和《两个人的芭蕾》都对色彩进行了充分的运用。二者既有相同点又有不
期刊
【摘要】中国画目前在现代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两种方式,首先是中西结合发展,使国画有了西方写实与中方的传统特色的特点;其次是主张在传统之中进行变革与创新。以上这两种方式都使得我国现代中国化得到发展,影响了新世界中国画的创作方向。  【关键词】中国画;国画改良;中西融合;传统与创新  艺术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语言的拓展和重构。艺术生命的魅力也在于此。西方艺术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的演变,再到今天各种流
期刊
【摘要】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党的执政根基和人心向背,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政治问题,但是目前基层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围绕国有企业的中心任务,针对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有效措施,履行好监督责任,减少和杜绝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是当前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企业基层;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问题及对策  中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
期刊
【摘要】“壁饰”是墙壁与装饰的结合,即采用各种工艺手段制作完成的,能够与墙面融为一体的墙上艺术品。现代壁饰以其呈现强烈的视觉形式美、材料肌理美、色彩艺术美、环境和谐美而备受人们的青睐。本文通过论述现代壁饰的美感,我认为现代壁饰在某种程度上对建筑环境起到了缓冲作用,增强了环境的美感。  【关键词】壁饰;装饰;美感  壁饰是一种涉及多类学科的系统设计的综合艺术,大多采用雕刻、编织、锻造等多种形式和工艺
期刊
【摘要】莫扎特是古典主义时期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一生中创造了许多经典音乐作品,而在研究莫扎特音乐作品风格或演唱技巧前,对于莫扎特生平的了解是不可缺少的,早期与大主教、父亲、爱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他的创作风格、态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就莫扎特一生的经历进行概述。  【关键词】莫扎特;音乐创作  一、莫扎特早期(1756年-1773年)  1756年1月27日在奥地利萨尔茨堡教会,利奥波德·莫扎特和
期刊